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信息模型

编 辑:石健卿

彭友们好,我是老彭啊。你是不是以为我今天又要分享《华为数据之道》?哼,老彭岂是那种天天炒冷饭的人?

就算是要讲,也得讲出点花来。

我之前跟大家分享过华为数据之道的由来,他们的数据经验根本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成功者的回望”,而是一路探索的艰辛

这两天,我跟华为数据管理部的石总唠嗑,他感触非常深。

石老师给我看了一份2006年“生产”的PPT,题为“信息模型与数据模型的差别探讨”。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信息模型_02

这份讨论的PPT背景介绍中写道:

“PBI目前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IT系统(主数据管理系统),而是需要设计一个业务对象集合(含彼此之间关系)以满足当前业务运作的需要。”

在产品基本信息(PBI)项目中,强调需要业务主导输出产品主数据的业务方案,并试图引导项目组业务专家按照数据专业方法的输出。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_03


2006年,华为通过顾问公司引入了西方的数据管理方法论。分层分级的数据模型承载了数据管理框架中的关键工作方法。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模型_04

数据模型对于业务人员来说无疑是新鲜事物,即使从事软件开发的程序员(那时候还没有码农的称呼)也不一定都熟悉。因此,寻找业界最佳实践、“引经据典”是初入行的数据人的日常工作。

漂亮国是华为学习的榜样。同时不得不说,人家确实在信息技术方面“底子厚”。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_05

其中的IDEF1,是“is used to produce an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represents the  structure of informaiton needed to support the functions of manufacturing system or environment"。

并进一步引用了NIST,证明信息模型不仅仅服务于IT系统,也同样服务于业务流程。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信息模型_06

NIST定义了关于信息模型和数据模型的差别: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_07

与此同时,西方“友商”也是华为学习的对象。在某个阶段,友商实践的权威性超过了各种标准,毕竟前者是经过同行实践证明可行的。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_08

绕了一个“大弯”,回到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基于业界实践(不是华为自己想出来的),证明信息模型应该由业务人员来负责定义输出。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_09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数据_10

读过《​​信息架构方法篇:破译通往数字世界的罗塞塔石碑​​》的朋友知道,

向业务部门“推销”数据模型并没有成功。

终提出“数据资产目录”的概念,让业务部门相对容易理解和接受。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信息模型_11

资料来自《华为数据之道》

16年过去了,看到这份有些“发黄”的材料,老彭顿时感慨万分。尽管只有短短几页,却是过去为数据工作“布道”的一个片段。

大家从网络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华为在数据管理的成功之处。与此同时,从事数据治理工作的朋友们也体会到数据治理工作在自己企业落地之艰难

不免误以为,华为的员工就是“觉悟高”,数据意识强,由此不免对自己的工作丧失信心。哪里知道,华为的这些“觉悟”,其实都是无数次碰壁后产生的“生理反应”罢了。

石老师最近两年来也开始协助其他企业开展数据治理体系建设工作,老彭我是实在羡慕这些企业,甚至想跟石老师一起去做项目。

客观地说,大部分企业都还处于数据意识形成阶段,还没有碰过壁,没有失败过,甚至有一种无知者的“大无畏精神”,甚至以为数据治理这件事情很容易。

岂不知,强大如华为,也是学习、失败、再学习、再失败,循环往复十数年之后,才有一本《华为数据之道》啊!

数字革命尚未成功,数据同志仍需努力!期待要数据圈内的彭友们不断地去努力“布道”。

加油,奥利给

数据体系建设:华为的学习和失败经验_信息模型_12

排版 | 老彭

审校  主编 | 石健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