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指纹特征提取,这里采用纹理特征,计算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然后利用矩阵的一些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灰度共生矩阵:1概念 由于纹理是由灰度分布在空间位置上反复出现而形成的,因而在图像空间中相隔某距离的两象素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灰度关系,即图像中灰度的空间相关特性。灰度共生矩阵就是一种通过研究灰度的 空间相关特性来描述纹理的常用方法。 2灰度共生矩
指纹特征提取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安防、金融等领域。运用Python语言进行指纹特征提取,不仅能够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还能灵活调整算法,实现更好的识别率。下面就来讲讲在Python环境下如何实现指纹特征提取的全过程,包括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排错指南以及生态扩展。 ## 环境准备 首先,为了确保本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相应的开发环境。以下是推荐的环境配置: -
原创 5月前
29阅读
## Python指纹特征提取 指纹特征提取是一种将指纹图像转化为可供计算机识别和比对的数字化特征的过程。在生物识别、安全验证等领域,指纹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Python作为一种灵活且功能强大的编程语言,也可以用来实现指纹特征提取的功能。 ### 指纹图像处理库 在Python中,有一些常用的指纹图像处理库,如OpenCV、PIL等,可以帮助我们处理图像,提取指纹特征。下面我们以OpenCV为
原创 2024-07-10 05:57:19
175阅读
文章目录0 前言1 课题背景2 效果展示3 具体实现3.1 图像对比过滤3.2 图像二值化3.3 图像侵蚀细化3.4 图像增强3.5 特征点检测4 OpenCV5 最后 0 前言? 这两年开始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的要求和难度不断提升,传统的毕设题目缺少创新和亮点,往往达不到毕业答辩的要求,这两年不断有学弟学妹告诉学长自己做的项目系统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为了大家能够顺利以及最少的精力通过毕设,学长分享
摘要:SCA(Software Composition Analysis)软件成分分析,指通过对软件源码、二进制软件包等的静态分析,挖掘其所存在的开源合规、已知漏洞等安全合规风险,是一种业界常见的安全测试手段 华为云DevCloud软件开发平台在2022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重磅推出了4大新能力,其中的二进制成分分析安全检测能力,能够实现对开源软件漏洞的全面排查、快速精准定位问题、并迅速响应
1 内容介绍一 指纹增强采用Lin Hong等人提出的基于Gabor滤波的方法进行指纹增强,可分为以下步骤:标准化:标准化是把图像的平均灰度和方差调整到预定的级别上,以减少脊线上的灰度差异,方便后续处理。方向估计:将图像分成的不相交块,对每一块求块内脊线的主方向。如对tr2.BMP求方向图:图1 左侧为原图 右侧围方向图用MATLAB函数blkproc对图像分块时还将求出图像的
目录背景文本分词N-gram特征统计N-gram中的概率计算N-gram的用途N-gram中N的确定参考关于作者 背景因为平时建模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文本类的特征,所以整理了下该怎样处理文本特征,以及怎样做文本特征类的衍生,涉及到NLP的内容很浅显。 如果想深入学习NLP,请移步到大神微博…文本分词利用python中的jieba、中科院、清华、哈工大的一些分词工具来进行分词处理。在处理词类时一般关注
# 指纹特征提取算法的探索与实现 指纹特征提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识别技术,在安全系统中应用广泛。通过提取指纹中的特征点(如脊线、分叉点和核心点),可以进行指纹的身份验证和比对。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指纹特征提取算法,并提供相应的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技术。 ## 指纹特征提取的基本流程 指纹特征提取的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图像采集**:获取指纹图像
原创 9月前
401阅读
  特征选择(亦即降维)是数据预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于分类来说,特征选择可以从众多的特征中选择对分类最重要的那些特征,去除原数据中的噪音。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是两种最常用的特征选择算法。关于PCA的介绍,可以见我的另一篇博文。这里主要介绍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主要基于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with Kernals[
转载 2024-01-13 22:43:19
363阅读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在pycharm中安装好python_speech_features和librosa两个包。建议先安装anaconda,然后在anaconda中创建一个虚拟环境,用于安装Pycharm的所有需要的包,然后再在pycharm中导入在anaconda中创建的虚拟环境即可。(同时使用conda命令安装pycharm包比使用pip命令安装成功率更高)。这样可以在任意一台电脑上在pychar
转载 2023-06-27 17:25:46
280阅读
文章目录1 定义2. 字典特征提取API3. 字典特征提取案例:1.实现效果:2.实现代
概述上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学习了GCN网络,它的作用是提取特征点和描述子,用于匹配得到位姿。本次我们一起学习它的改进版GCNv2,改进版在速度上大幅度提升,精度上和原网络性能相当。并且改进版所提取特征点具有和ORB一样的格式,因此作者把它在ORB-SLAM中替换掉了ORB特征,也就是GCN-SLAM。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902.11046v1代码链接
经由图像的预处理,原始的指纹图像已经被转化成细化图。在细化图中,脊线为一个像素宽度,像素点的强度值为0和1,即二值化的图像。在细化图中,指纹特征点的提取就变得简单。本文涉及到的特征点为细节点特征,包括端点和分叉点。 指纹特征端点是指纹纹线的两头末点,或起点或终点。如图a。在像素模型的九点图中,如果A是端点,那么去掉A后,九点图中只剩下一个黑色方块,该黑点上下左右相邻的白点只有两个。指纹的分叉点是
转载 2023-12-14 02:51:52
126阅读
今天在阮一峰的博客上看到了这篇《相似图片搜索原理》博客,于是就有了研究一下指纹识别和图像识别的想法。本篇博客大部分内容引用了它博客的内容。 根据Neal Krawetz博士的解释,实现相似图片搜素的关键技术叫做"感知哈希算法"(Perceptualhash algorithm),它的作用是对每张图片生成一个"指纹"(fingerprint)字符串,然后比较不同图片的指纹。结果越接近,就说明图片越相
类别可分离性判据特征提取与选择的共同任务是找到一组对分类最有效的特征,有时需要一定的定量准则(或称判据)来衡量特征对分类系统(分类器)分类的有效性。换言之,在从高维的测量空间到低维的特征空间的映射变换中,存在多种可能性,到底哪一种映射变换对分类最有效,需要一个比较标准。此外,选出低维特征后,其组合的可能性也不是唯一的,故还需要一个比较准则来评定哪一种组合最有利于分类。 1.可分离性判据满足的条件 从理论上讲,可以用分类系统的错误概率作为判据,选取分类系统错误(概)率最小的一组特征作为最佳特征。但在实践中;由于类条件分布密度经常是未知的,且即使已知其分布但难于用计算机实现。因此,要研究实用的判据
转载 2012-03-11 22:30:00
705阅读
2评论
文章目录一、简述SIFT特征提取与检索二、SIFT特征提取与检索原理三、实验要求四、实验代码1.特征点展示 sift1.py2.描述子算法 sift2.py3.检索匹配算法 sift3.py4.局部描述子进行匹配 sift4.py5.可视化连接图像 sift5.py五、实验结果及分析六、总结 一、简述SIFT特征提取与检索1999年David G.Lowe教授总结了基于特征不变技术的检测方法,在
转载 2023-12-07 07:23:16
317阅读
HOGHOG 特征, histogram of oriented gradient, 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 作为提取基于梯度的特征, HOG 采用了统计的方式(直方图)进行提取. 其基本思路是将图像局部的梯度统计特征拼接起来作为总特征. 局部特征在这里指的是将图像划分为多个Block, 每个Block内的特征进行联合以形成最终的特征.1.将图像分块: 以Block 为单位, 每个Block以一定的
  4.1 Feature Extractorclass radiomics.featureextractor.RadiomicsFeaturesExtractor(*args, **kwargs)特征抽取器是一个封装的类,用于计算影像组学特征。大量设置可用于个性化特征抽取,包括:需要抽取的特征类别及其对应特征;需要使用的图像类别(原始图像/或衍生图像);需要进行什么样的预处理
什么是特征提取呢?      1.1 定义将任意数据(如文本或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机器学习的数字特征注:特征值化是为了计算机更好的去理解数据特征提取分类: 字典特征提取(特征离散化)文本特征提取图像特征提取(深度学习将介绍)1.2 特征提取API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1.1 定义将任意数据(如文本或图像)转换为
转载 2024-01-05 16:10:58
280阅读
titching模块中对特征提取的封装解析(以ORB特性为例)      OpenCV中Stitching模块(图像拼接模块)的拼接过程可以用PipeLine来进行描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征提取是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OpenCV发展到了3.X以后,Stitching模块的相关函数进行了重新封装,所以对于学习研究造成了一定困难。这里通过解析代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