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one-hot编码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连续值的离散化为什么会提升模型的非线性能力?   简单的说,使用连续变量的LR模型,模型表示为公式(1),而使用了one-hot或变量编码后的模型表示为公式(2)     式中表示连续型特征,、、分别是离散化后在使用one-hot或变量编码后的若干个特征表示。这时我们发现使用连续值的LR模型用一个权值去管理该特征,而one-hot后有三个权
编码(One-Hot):是一种将非数值型的特征值(或称为属性)转换为数值型的数据的编码方法。一般是将类别数据编码成为对应的数值数据以供后续的算法使用。使用编码保证了两两类别(假设类别间相互独立)间的空间距离是相等的,这样避免了人为引入额外的类别差异性,进而有利于后续(比如loss函数)的计算。 描述过程为:假设某个变量的取值有k个(也即变量具有k个特征值或者说k个属性),如果对这些特征值用1到
1 概念1.1 定类型变量 定类类型就是纯分类,不排序,没有逻辑关系. 当某特征具有k个属性值,那么: a 变量(虚拟变量)—— 具有k-1个二进制特征,基准类别将被忽略,若基准类别选择不合理,仍存在共线性,建议众数的类别为基准类别。 b 独热编码——具有k个特征二进制特征。 1.2 定序型变量 标签编码——用自定义的数字对原始特征进行打标签,只有1个特征,适用于有序的分类变量。姓名年纪年级小明
一、导语       在机器学习问题中,我们通过训练数据集学习得到的其实就是一组模型的参数,然后通过学习得到的参数确定模型的表示,最后用这个模型再去进行我们后续的预测分类等工作。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我们会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抽象、抽取大量特征,这些特征中有离散型特征也有连续型特征。若此时你使用的模型是简单模型(如LR),那么通常我们会对连续型特征进行离散化操作,然
# 使用Python实现变量和独热编码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类别数据的处理至关重要。变量(Dummy Variables)和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是将类别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的两个常见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Python实现变量和独热编码,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处理过程的整体步骤,使用Markdown表格进行展示: | 步骤 |
原创 7月前
106阅读
     在机器学习中,大多数算法,譬如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SVM,k近邻算法等都只能够处理数值型数据,不能处理文字,在sklearn当中,除了专用来处理文字的算法,其他算法在fit的时候全部要求输入数组或矩阵,也不能够导入文字型数据(其实手写决策树和普斯贝叶斯可以处理文字,但是sklearn中规定必须导入数值型)。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标签和特征在数据收集完毕的时候,都不是以数字来表现的。
原创 2021-01-02 11:26:29
3222阅读
1.前言 ——————————————————————————————————————在机器学习算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类特征,例如:人的性别有男女,祖国有中国,美国,法国等。这些特征值并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无序的。通常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特征数字化。那什么是特征数字化呢?例子如下:性别特征:["男","女"]祖国特征:["中国","美国,"法国"]运动特征:["足球","篮球","羽毛球","乒
如何选择算术类型?当明确知晓数值不可能为负的时候,选用无符号类型;不要使用char和bool,对于不大的整数,明确指定signed char或unsigned char;使用int执行整数运算(而非short和long),太大的数值选用long long;执行浮点运算选用double,因为float通常精度不够,且两者运算代价相差不大;   unsigned char c =
数学名词   离散化和面元划分 :就是分组,进行相应的计算       对于数据进行离散化和面元划分的前提条件是:连续变化的数据   例如下面是一组人的年龄数据,现在要按照年龄划分为不同年龄的4组(即把数据拆分为4个面元),   分别为“18到25”、“25到35”、“35到60”及“60以上。为了实现分组,需要使用pandas的cut函数:   pandas返回的是一个特殊的Cate
转载 2023-06-24 23:48:51
191阅读
1. EXTERNAL 声明外部函数的名称  是不是在整个程序当中都能用?怎么用?在其他子程序中可以直接call吗?这个不清楚你想表达什么意思?比如我自己写了一个外部函数,叫 sqrt,因为 Fortran 内置了 sqrt,但我希望我的程序用我自己写的这个,这个时候就需要用 external sqrt 来声明。在每个调用该函数的程序/子程序中都应该这样声明。2. INTENT
转载 2024-03-26 20:50:48
81阅读
在机器学习问题中,我们通过训练数据集学习得到的其实就是一组模型的参数,然后通过学习得到的参数确定模型的表示,最后用这个模型再去进行我们后续的预测分类等工作。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我们会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抽象、抽取大量特征,这些特征中有离散型特征也有连续型特征。若此时你使用的模型是简单模型(如LR),那么通常我们会对连续型特征进行离散化操作,然后再对离散的特征,进行one-hot编码变量编码。这样
转载 2024-04-03 13:57:30
106阅读
Get_dummies变量处理变量也叫虚拟变量,通常取值为0或1。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客户编号': [1, 2, 3], '性别': ['男', '女', '男']}) print(df) df = pd.get_dummies(df, columns=['性别']) # 第1个参数为表格名称,第2个参数为需要处理的列的名称 pri
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又称虚设变量、名义变量或变量,是量化了的质变量,通常取值为0或1。引入变量可使线形回归模型变得更复杂,但对问题描述更简明。        名义变量引入回归分析,必须进行数量化。如,职业有工人、农民、教师,分别赋值0,1,2。但是0,1,2代表的实际意义又不是由小到大的关系。所以这在回归分析中直
变量处理 pd.get_dummies(table,columns=['column1',''...]) pd.get_dummies(combined_data_table,columns=["星座",'学科'],drop_first=True) # drop_first 星座有5种,设置为True后,会删掉一种。统计学里头自由度为n-1,最后一种是多余的。
转载 2023-05-28 10:48:34
161阅读
变量与逻辑回归数据部分数据:admit,gre,gpa,rank 0,380,3.61,3 1,660,3.67,3 1,800,4,1 1,640,3.19,4 0,520,2.93,4 1,760,3,2 1,560,2.98,1 0,400,3.08,2 1,540,3.39,3 0,700,3.92,2 0,800,4,4 0,440,3.22,1 1,760,4,1 0,700,3.0
1、变量定义 变量(DummyVariable),也叫虚拟变量,引入变量的目的是,将不能够定量处理的变量量化,在线性回归分析中引入变量的目的是,可以考察定性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 它是人为虚设的变量,通常取值为0或1,来反映某个变量的不同属性。对于有n个分类属性的自变量,通常需要选取1个分类作
转载 2019-06-26 11:11:00
1050阅读
2评论
# Python的变量 在编程语言中,变量是存储数据的容器。在Python中,我们可以创建不同类型的变量来存储不同的数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类型的变量,称为“变量”(Dummy Variable)。 ## 什么是变量? 变量是一个二进制变量,只有两个取值0和1。它用于表示某个特征的存在或不存在。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中,变量经常被用于处理分类数据和创建虚拟特
原创 2023-07-20 08:33:40
285阅读
### Python变量 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分析中,处理分类变量是一个常见的任务。分类变量是指数据的取值是离散的,而不是连续的。而在一些算法中,我们需要将分类变量转换为数字变量,以便进行计算和建模。变量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将分类变量转换为二进制的数字变量。本文将介绍Python中如何使用变量编码来处理分类变量,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 #### 什么是变量编码变量编码,也称为独
原创 2023-11-15 06:49:50
102阅读
# MySQL 表:理解与应用 ## 什么是表 在数据库设计中,特别是使用 MySQL 时,表(Dummy Table)是指那些没有实际数据显示的表。它们通常用于存储临时、测试或者占位信息。表对数据表的设计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提供数据结构的依据,或者供开发者进行调试。 ## 表的设计与实现 设计一个表并不会占用太多资源,且可以帮助开发者在数据库设计的阶段进行测试。下面是创建
原创 9月前
26阅读
  在机器学习问题中,我们通过训练数据集学习得到的其实就是一组模型的参数,然后通过学习得到的参数确定模型的表示,最后用这个模型再去进行我们后续的预测分类等工作。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我们会对训练数据集进行抽象、抽取大量特征,这些特征中有离散型特征也有连续型特征。若此时你使用的模型是简单模型(如LR),那么通常我们会对连续型特征进行离散化操作,然后再对离散的特征,进行one-hot编码变量编码。这样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