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并发情况下查询的负载比较大,对于数据库有很多中优化方法,可以分库分表,读写分离,建立主从,部署多个节点分摊压力,也可以用如Elasticsearch,solr等其它方式。不过这主要是运维的层面去解决问题,如果开发时没有做好优化,那就只能以空间换时间,所以最原始的还是需要先把自身进行优化。首先需要具备基本的概念mysql的存储引擎,常用的几种 各种引擎有各自的特点,需要合理的使用然后就是
转载 2023-08-22 18:44:56
97阅读
MySQL在两个层面的并发控制。服务器层存储引擎层无论何时,只要有多个查询需要在同一时刻修改数据,都会产生并发控制的问题。MySQL是如何控制并发读写的呢?在处理并发读或者时,可以通过实现一个由两种类型的锁组成的锁系统来解决问题。这两种类型的锁,通常被称为共享锁(shared lock)和排他锁(exclusive lock),或者读锁(read lock)和锁(write lock)。数据库
转载 2023-08-11 11:36:37
57阅读
为了提高写入速度,我们主要从数据库日志和数据写入开始,可以将下面配置参数初始化到my.cnf 中去innodb_log_buffer_size事务日志所使用的缓冲区。InnoDB在事务日志的时候,为了提高性能,先将信息写入Innodb Log Buffer 中,当满足innodb_flush_log_trx_commit 参数所设置的相应条件(或者日志缓冲区满)时, 再将日志写到文件
目录1 导出函数shell1.1 条件1.2 导出函数:outfile 和 dumpfile1.3 shell演示2 日志shell2.1 条件2.2 mysql日志2.3 演示3 读文件函数读文件3.1 条件3.2 读文件函数:load_file()3.3 演示4 导入语句load data infile()读文件4.1 条件4.2 load data infile()5 参考1 导出函数
转载 2023-09-10 15:21:40
491阅读
一 序      本文属于《MYSQL运维内参》第九章读书笔记,因为INNODB的三大特性:插入缓存,两次,自适应hash,还是觉得作者先介绍插入缓存会更有助于理解。      为啥会有两次?必要了解partial page write 问题 :         InnoDB 的Pag
转载 2023-08-10 06:28:22
88阅读
写在前面,最近比较忙没时间去,这不,清明放假了,也没有办法回老家,才得以写点东西类型myisammemoryinnodb用途快读内存数据完整的事务与支持锁全表锁全表锁多种隔离级别的行锁持久性基于表恢复磁盘I/O,无持久性基于日志恢复事务特征不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索引B-tree/FullText/R-treeHash/B-treeHash/B-treeMySQL在高并发下的性能瓶颈很明显,主要原因
转载 2023-08-11 22:54:29
65阅读
 昔日庖丁解牛,未见全牛,所赖者是其对牛内部骨架结构的了解,对于MySQL亦是如此,只有更加全面地了解SQL语句执行的每个过程,才能更好的进行SQL的设计和优化。 当希望MySQL能够以更高的性能运行查询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弄清楚MySQL是如何优化和执行查询的。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很多查询优化工作实际上就是遵循一些原则能够按照预想的合理的方式运行。 如下图所示,当向MySQL发送一个请求的
参考文章:基于Redo Log和Undo Log的MySQL崩溃恢复流程MySQL的Double Write并不难理解 答疑文章(一):日志和索引相关问题《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作用double write(两次)使数据页更可靠。当InnoDB存储引擎正在向磁盘写入数据页时(16KB的数据页只写入了前4KB),这时发生宕机,这种情况称为部分失效(partial p
转载 2023-09-06 20:19:59
309阅读
MySQL和读MySQL中有两个重要的动作,就是write和read,本篇文章就来介绍一下MySQL数据库具体是怎么实现读和的,读的操作是比些操作复杂的操作。1.MySQLMySQL操作主要是指在MySQL中的数据经过变更(update,delete,insert)之后发生的后继操作。我们知道当数据库发生update,delete,insert操作后数据首先发生的变化是在buffer
转载 2023-06-22 12:19:51
89阅读
Mysql数据库、数据库表、数据基础操作笔记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一、数据库操作1.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db name[数据库选项];tip:语句要求使用语句结束符";"来结束服务。标识符(数据库名)命名规则:大小写取决于当前操作系统。见名知意,推荐使用下划线法。标识符的字符:使用任意字符,数字,甚至中文。但是一些特殊的组合,例如纯数字组合,特殊符号等需使用标识
SELECT语句的完整语法为: (7) SELECT (8) DISTINCT <select_list> (1) FROM <left_table> (3) <join_type> JOIN <right_table> (2) ON <join_condition> (4) WHERE <where_co
由于项目需要,我写了一个初始MySQL数据库的工具;一, 思路:(1),首先读取包含mysql语句的脚本(其中有创建数据库,表,插入初始数据等!)。(2),然后替换里面的一些数据值(如guid,注释等!)。(3),把替换后的数据流重新写入mysql脚本。(4),调用MySQL命令执行相应的命令。主要思路结束!二,   现具体过程如下:1,主界面如图:2,全局代码和构造
在学习MySQL特性的时候一直有个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们都知道MySQL在进行脏页刷新的时候会先将【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中的数据刷新到【磁盘中共享表空间的doublewrite buffer】中,然后再将脏页数据刷新到【磁盘数据文件.idb】中。当系统发生故障后MySQL可以利用undo log和来完成故障恢复工作。那么如果当系统在刷新脏页数据到【磁盘中共享表空间的
二、迁移类测试策略1、概述随着业务需求或数据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往往需要进行数据库切换,这里就伴随这数据迁移。关键字: 全量数据迁移,增量数据迁移,分库分表,数据双,oracle、mysql、hbase…,新老数据兼容,数据订正2、发布方案(迁移方案)两大类:正常发布、停机发布正常发布:可以实现线上业务无缝切换,不影响用户使用,需要保证新老数据兼容,发布过程中的数据写入等。停机发布 : 优点在于可
MySQL中表的操作引言表的操作(1)创建表(2)查看表(3)删除表重点内容总结练习(practice) 引言需要操作数据库中的表时,首先要先进入数据库,然后在操作表和数据;使用方式: 进入数据库:use 数据库名; 显示当前数据库中所有表:show tables; 显示表结构:desc 表名;表的操作(1)创建表语法格式: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表名( 字段1
转载 2023-09-04 11:57:48
13阅读
创建数据库并插入数据针对Linux环境中的MySQL0.启动mysqlsudo service mysql start mysql -u root1.创建数据库 首先,我们创建一个数据库,给它一个名字,比如 mysql_test, 语句格式为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字>;,(注意不要漏掉分号 ;),前面的 CREATE DATABASE 也可以使用小写,具体命令为:
首先题主说法有点问题,mysql不是存储引擎,mysql是一个数据库应用。mysql的存储引擎有4种:MyISAM:最早的mysql存储引擎,简单快速,不支持事务,数据限制也较多。InnoDB:在线事务处理的主力存储引擎,支持事务,目前mysql的默认引擎。memory:说白了就是内存数据库,更加简单快速,不支持任何数据库高级特性。Archive:只允许写入的存储引擎,速度快,并发性能好。如果你是
关于数据库的使用方式,我来分享下自己这几年使用数据库的四个阶段和一些杂谈!1,简单的一个数据库事例:没有复杂的结构,只需要简单的连接信息,就可以使用数据库,这个时候,读写数据的性能优化,主要如下:①,使用show status查看数据库事务计数,慢查询,锁和锁的时间分布,以及警告信息等,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优化!②,优化SQL:主要是排序,where句等尽量使用索引列,少用like语句,避免使用函数作
# MySQL与单:理解数据一致性 在数据库设计和管理中,数据一致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使用 MySQL 时,常见的策略有双和单。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策略,帮助读者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单(Single Write) 单的方式是指将数据只写入一个数据源。例如,应用程序在执行数据库写入操作时,仅向主数据库进行写入,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
原创 2024-09-19 05:09:34
74阅读
# 文件快还是MySQL:深入分析与代码示例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数据存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发者面临着多个选择,包括文件系统和数据库(如MySQL)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写入文件和写入MySQL的速度差异,通过一些代码示例、序列图和状态图来帮助理解。 ## 1. 背景 数据存储的选择通常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数据的类型、规模、并发访问的需求以及后期的扩展性。在很多情况下,写入
原创 9月前
15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