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2vector总结与理解1. 目前成熟的Word2Vector1.1. English Pre-trained word embeddings1.2 Chinese Pre-trained word embeddings2. one_hot编码2.1. 简单对比2.2.优势分析:2.3. 缺点分析:3. 什么是word2vector?4. word2vector怎么做4.1. Skip-            
                
         
            
            
            
            目录前言1、背景知识1.1、词向量1.2、one-hot模型1.3、word2vec模型1.3.1、单个单词到单个单词的例子1.3.2、单个单词到单个单词的推导2、CBOW模型3、skim-gram模型4、Hierarchical Softmax4.1、CBOW中的Hierarchical Softmax4.2、CBOW中的梯度计算5、Negative Sampling5.1、Negative S            
                
         
            
            
            
            对于一句话,我喜欢吃XX,因为非常可口。判断一个词(苹果)是否应该初现在XX的位置,以前是根据神经网络来进行一个分类任务。但是分类的话,都是中文,计算机无法理解,然后研究人员将其转换到实值空间内。即对每一个词都进行独热编码成向量的形式,编码向量的维度及词汇表大小。然后根据概率模型,使得p(苹果|我,喜欢,吃)的概率最大。这种方式输入和输出标签都是独热编码的形式,只是要拟合神经网络的参数。采用独热编            
                
                    
                        
                                                            
                                                                        
                                                                                        转载
                                                                                    
                            2024-09-29 11:25:55
                            
                                21阅读
                            
                                                                             
                 
                
                             
         
            
            
            
            Word2Vec在上个视频中你已经见到了如何学习一个神经语言模型来得到更好的词嵌入,在本视频中你会见到 Word2Vec算法,这是一种简单而且计算时更加高效的方式来学习这种类型的嵌入,让我们来看看。 本视频中的大多数的想法来源于Tomas Mikolov,Kai Chen,Greg Corrado 和 Jeff Dean。(Mikolov T, Chen K, Corrado G, et al.            
                
                    
                        
                                                            
                                                                        
                                                                                        转载
                                                                                    
                            2024-10-08 09:21:57
                            
                                33阅读
                            
                                                                             
                 
                
                             
         
            
            
            
            三体链接下载三体文件,将其从命名为santi.txt 将其放在程序的统一目录下#!/usr/bin/env python3# -*- coding: utf-8 -*-"""Created on Wed Aug  1 10:13:28 2018@author: luogan"""#!/bin/bash# -*-coding=utf-8-*-import jiebaim..            
                
                    
                        
                                                            
                                                                        
                                                                                        原创
                                                                                    
                            2023-01-26 14:05:11
                            
                                107阅读
                            
                                                                             
                 
                
                             
         
            
            
            
            from gensim.test.utils import common_texts, get_tmpfilefrom gensim.models import Word2Vecpath = get_tmpfilt=1, worker...            
                
                    
                        
                                                            
                                                                        
                                                                                        原创
                                                                                    
                            2023-01-13 00:10:55
                            
                                96阅读
                            
                                                                             
                 
                
                             
         
            
            
            
            前言  尽管gensim里的word2vec已经非常好用,但用别人的模型始终难以直接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去搜有没有直接能用的Keras版,找到了两版,分别为:版本1:keras训练word2vec代码
版本2:【不可思议的Word2Vec】6. Keras版的Word2Vec
  两位写的都很好,版本1代码上可以直接上手,版本2框架更清晰,但两位大佬的数据集都是基于多篇文章的,版本1是从微信接口里            
                
         
            
            
            
            word2vec的初心是什么,为什么使用负采样技术。后面看论文过程经常遇到负采样,如mepath2vec等等,对这个知识点不了解清楚,论文很多精华部分理解就会有偏差了。看了很多博客和B站视频讲解,还是没有讲解清楚。 1 用负采样带来的问题参数更新慢其一 我们每次只对窗口中出现的几个单词参数进行更新,但是在计算梯度的过程中,是对整个参数矩阵进行运算,这样参数矩阵中的大部分值都是0。计算开销            
                
                    
                        
                                                            
                                                                        
                                                                                        转载
                                                                                    
                            2024-09-14 09:26:28
                            
                                54阅读
                            
                                                                             
                 
                
                                
                     
                                    
                             
         
            
            
            
            探索Antiplag:一款高效、智能的文本相似度检测工具  是一个强大的开源项目,旨在帮助用户检测和防止抄袭行为。该项目采用了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为教育、写作、出版等领域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案。技术解析Antiplag的核心是一个高效的文本相似度计算引擎,它基于TF-IDF(词频-逆文档频率)和Jaccard相似度等经典信息检索方法,并结合了深度学习模型如BERT,以            
                
         
            
            
            
            1.什么是word2vector?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句子 " the dog bark at the mailman"。 假如用向量来表示每个单词,我们最先想到的是用one hot 编码的方式来表达每个单词,具体来说。 the 可以表示为 [1,0,0,0,0] dog 可以表示为 [            
                
                    
                        
                                                            
                                                                        
                                                                                        转载
                                                                                    
                            2018-08-31 17:22:00
                            
                                94阅读
                            
                                                                                    
                                2评论
                            
                                                 
                 
                
                             
         
            
            
            
            针对产业级分类场景中任务多样、数据稀缺、标签迁移难度大等挑战,百度提出了一个大一统的通用文本分类技术UTC(Universal Text Classfication)。UTC在ZeroCLUE和FewCLUE两个榜单上均位居榜首,证明了其优异的零样本和小样本学习能力。飞桨PaddleNLP结合文心大模型中的知识增强NLP大模型文心ERNIE,开源了首个面向通用文本分类的产业级技术方案,仅三行代码即            
                
         
            
            
            
            原文标题Supervised and Semi-Supervised Text Categorization using LSTM for Region EmbeddingsIntro初始文本分类使用线性分类模型,输入为词袋或n-gram词袋向量CNN原理在卷积层内,小region的文本被转换为保存了信息的低维向量(使用embedding 函数)以one hot为例,首先将一篇文章表示成one-h            
                
         
            
            
            
            Word2Vec是什么?Word2Vec 即 Word to vector,词汇转向量。2013年,Google开源了一款用于词向量计算的工具——word2vec,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首先,word2vec可以在百万数量级的词典和上亿的数据集上进行高效地训练;其次,该工具得到的训练结果——词向量(word embedding),可以很好地度量词与词之间的相似性。 为什么使用Wor            
                
         
            
            
            
            词向量:用一个向量的形式表示一个词词向量的一种表示方式是one-hot的表示形式:首先,统计出语料中的所有词汇,然后对每个词汇编号,针对每个词建立V维的向量,向量的每个维度表示一个词,所以,对应编号位置上的维度数值为1,其他维度全为0。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并且引发新的质疑:1)无法衡量相关词之间的距离 词向量获取方式:1)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方法a、单词-文档矩阵    &n            
                
                    
                        
                                                            
                                                                        
                                                                                        转载
                                                                                    
                            2023-08-09 16:36:49
                            
                                86阅读
                            
                                                                             
                 
                
                                
                     
                                    
                             
         
            
            
            
            目录1 索引模式1.1 创建索引模式1.2 管理模式字段2. 发现文档2.1 数据发现界面结构2.2 使用时间过滤文档2.3 自定义过滤器3. 使用查询语言4. 文档展示与字段过滤4.1 柱状图4.2 文档展示4.3 添加过滤器5. 文档的可视化5.1 创建面积图5.2 指标叠加5.3 仪表盘 Kibana安装与配置Kibana 在整个 Elastic Stack 家族中起到数据可视化的作用,也            
                
                    
                        
                                                            
                                                                        
                                                                                        转载
                                                                                    
                            2024-07-18 22:21:38
                            
                                17阅读
                            
                                                                             
                 
                
                                
                     
                                    
                             
         
            
            
            
            原始论文:Efficient Estimation of Word Representations in Vector Space原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301.3781v31.介绍2013年,Google开源了一款用于词向量计算的工具——word2vec,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首先,word2vec可以在百万数量级的词典和上亿的数据集上进行高效地训练;其次,该工具得到的训练结果——词向量(word embedding),可以很好地度量词与词之间的相似性。            
                
                    
                        
                                                            
                                                                        
                                                                                        原创
                                                                                    
                            2021-11-26 11:43:49
                            
                                857阅读
                            
                                                                             
                 
                
                             
         
            
            
            
            # 用 Word2Vec 实现文本相似度的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中的文本相似度任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Word2Vec 是一种流行的词嵌入模型,能够将词汇映射到高维空间,以便进行语义分析。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Word2Vec 实现文本相似度的过程。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机器学习文本相似度的步骤:
| 步骤             | 说明            
                
                    
                        
                                                            
                                                                        
                                                                                        原创
                                                                                    
                            2024-09-22 06:54:48
                            
                                56阅读
                            
                                                                             
                 
                
                             
         
            
            
            
            已经成为NLP领域的基石算法。作为一名AI 从业...            
                
                    
                        
                                                            
                                                                        
                                                                                        转载
                                                                                    
                            2022-08-23 21:18:12
                            
                                254阅读
                            
                                                                             
                 
                
                                
                     
                                    
                             
         
            
            
            
            介绍在之前我们介绍和使用了 BERT 预训练模型和 GPT-2 预训练模型,分别进行了文本分类和文本生成次。我们将介绍 XLNet 预训练模型,并使用其进行命名实体识别次。知识点XLNet 在 BERT 和 GPT-2 上的改进XLNet 模型结构使用 XLNet 进行命名实体识别次谷歌的团队继 BERT 模型之后,在 2019 年中旬又 提出了 XLNet 模型。XLNet 在多达 2            
                
                    
                        
                                                            
                                                                        
                                                                                        转载
                                                                                    
                            2024-08-08 17:06:30
                            
                                26阅读
                            
                                                                             
                 
                
                                
                     
                                    
                             
         
            
            
            
            text2vec, chinese text to vetor.(文本向量化表示工具,包括词向量化、句子向量化)AI项目体验地址 https://loveai.techFeature文本向量表示字词粒度,通过腾讯AI Lab开源的大规模高质量中文词向量数据(800万中文词),获取字词的word2vec向量表示。https://ai.tencent.com/ailab/nlp/embedding.h            
                
                    
                        
                                                            
                                                                        
                                                                                        转载
                                                                                    
                            2023-09-09 23:04:14
                            
                                179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