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算法中文名为k均值算法,首先我们在二的特殊条件下讨论其实现的过程,方便大家理解。第一步.随机生成质心由于这是一个无监督学习的算法,因此我们首先在一个二的坐标轴下随机给定一堆点,并随即给定两个质心,我们这个算法的目的就是将这一堆点根据它们自身的坐标特征分为两,因此选取了两个质心,什么时候这一堆点能够根据这两个质心分为两堆就对了。如下图所示:第二步.根据距离进行分类红色和蓝色的点代表了我
k-means算法是一种算法,所谓,即根据相似性原则,将具有较高相似度的数据对象划分至同一簇,将具有较高相异度的数据对象划分至不同类簇。与分类最大的区别在于,过程为无监督过程,即待处理数据对象没有任何先验知识,而分类过程为有监督过程,即存在有先验知识的训练数据集。k-means算法中的k代表簇个数,means代表簇内数据对象的均值(这种均值是一种对簇中心的描述),因此,k-
k-均值:将训练集分成k个靠近彼此的不同样本。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该算法提供了k-的one-hot编码向量h以表示输入x。当x属于i时,有hi=1,h的其它项为零。k-均值提供的one-hot编码也是一种稀疏表示,因为每个输入的表示中大部分元素为零。one-hot编码是稀疏表示的一个极端示例,丢失了很多分布式表示的优点。one-hot编码仍然有一些统计优点(自然地传达了相同聚中的
概述算法是无监督学习的代表算法之一,也叫“无监督分类”。目的是将数据分为若干有意义或有用的组,通常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划分。可以用于降维和矢量量化(vectorquantization),可以将高维特征压缩到一列当中,常常用于图像,声音,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可以大幅度压缩数据量。核心是将数据分为多个组,探索每个组的数据是否有联系。KMeans的工作原理簇与质心KMeans将数据划分称若干个无
转载 2024-03-06 00:00:15
272阅读
# PythonK-means实现 ## 引言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相似的数据样本分组成簇。K-means是算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之一。本文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一K-means算法。 ## K-means算法简介 K-means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将n个数据样本划分为k个簇。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迭代,将样本点划分
原创 2024-01-25 08:19:59
305阅读
1.k均值简介k均值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当数据量小,数据维度低时,具有简单、快速、方便的优点,但是当数据量较大时,其速度较慢,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2. 步骤和以前一样,kMeans的原理在网上有很多讲解,所以这里不在赘述,直接给出步骤,而通过伪代码将是一个描述步骤的不错选择:随机初始化k个中心 while 有样本所属的中心发生改变时: for 每个样本i: 初始化所有簇
python实现kmeanskmeans++方法 一.kmeans:基本方法流程1.首先随机初始化k个中心点2.将每个实例分配到与其最近的中心点,开成k个3.更新中心点,计算每个的平均中心点4.直到中心点不再变化或变化不大或达到迭代次数优缺点:该方法简单,执行速度较快。但其对于离群点处理不是很好,这是可以去除离群点。kmeans的主要缺点是
转载 2023-06-27 10:36:22
194阅读
算法简介kmeans算法是无监督学习算法,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把相似的类别规到一中,虽然它和knn算法都是以k开头,但是knn却是一种监督学习算法.那我们怎样去区分样本间的相似性呢?其实计算相似性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欧示距离。算法的实现原理假设我们有个样本点,这个样本点有个分类,首先我们随机选取个样本点作为质心,我们遍历个样本点,计算与每个质心的距离,找与哪一个质心的距离最小,那么就
使用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前言数据Waveform数据来自该链接:https://archive.ics.uci.edu/ml/machine-learning-databases/waveform/ 其中每条数据已经进行了分类,分为了0,1,2,这些标签位于每一条数据的最后。 图片数据来源网络。目标使用kmeans算法对waveform数据进行。 使用kmeans算法对图片进行
转载 2023-09-28 14:31:50
186阅读
概念聚类分析:是按照个体的特征将它们分类,让同一个类别内的个体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不同类别之间具有较大差异性无分类目标变量(Y)——无监督学习K-Means划分法、DBSCAN密度法、层次法 1、导入数据  1 import pandas 2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3 from sklearn.decomposi
转载 2024-08-22 14:12:03
92阅读
作者 | 泳鱼一、简介Clustering ()是常见的unsupervised learning (无监督学习)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相似的数据样本分到一组(簇),的过程,我们并不清楚某一是什么(通常无标签信息),需要实现的目标只是把相似的样本到一起,即只是利用样本数据本身的分布规律。算法可以大致分为传统算法以及深度算法:传统算法主要是根据原特征+基于划分/密度/层
转载 2024-04-22 20:10:30
34阅读
算法优缺点:优点:容易实现缺点:可能收敛到局部最小值,在大规模数据集上收敛较慢使用数据类型:数值型数据算法思想k-means算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不同样本间的距离来判断他们的相近关系的,相近的就会放到同一个类别中去。1.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k值,也就是我们希望把数据分成多少,这里k值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很大,Ng的课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一种是elbow method,简单的说就是根据的结果和k的
我的配制IDE:PyCharm环境:AnacondaPython包:sklearn、numpy、matplotlib一、导入需要的Python包1. K-means在sklearn.cluster中,用到K-means时,我们只需: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K-means在Python的三方库中的定义是这样的: class skle
转载 2024-02-01 21:37:43
508阅读
所谓聚类分析,就是给定一个元素集合D,其中每个元素具有n个观测属性,对这些属性使用某种算法将D划分成K个子集,要求每个子集内部的元素之间相似度尽可能高,而不同子集的元素相似度尽可能低。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的观察式学习方法,在前可以不知道类别甚至不用给定类别数量。目前广泛应用于统计学、生物学、数据库技术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算法有很多种,如K-means(K均值)、K中心、密度
Kmeans算法1 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 K-means算法是最为经典的基于划分的方法,是十大经典数据挖掘算法之一。K-means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空间中k个点为中心进行,对最靠近他们的对象归类。通过迭代的方法,逐次更新各中心的值,直至得到最好的结果。假设要把样本集分为k个类别,算法描述如下:  (1)适当选择k个的初始中心,最初一般为随机选取;  (2)在每次迭
转载 2023-08-12 15:14:24
111阅读
之前一直用R,现在开始学python之后就来尝试用Python来实现Kmeans。之前用R来实现kmeans的博客:笔记︱多种常见模型以及分群质量评估(注意事项、使用技巧)聚类分析在客户细分中极为重要。有三比较常见的模型,K-mean、层次(系统)、最大期望EM算法。在模型建立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评价结果如何,会用一些指标来评价。.一、scikit-lea
K-means算法的优点是:首先,算法能根据较少的已知样本的类别对树进行剪枝确定部分样本的分类;其次,为克服少量样本的不准确性,该算法本身具有优化迭代功能,在已经求得的上再次进行迭代修正剪枝确定部分样本的,优化了初始监督学习样本分类不合理的地方;第三,由于只是针对部分小样本可以降低总的时间复杂度。K-means算法的缺点是:首先,在 K-means 算法中 K 是事先给定的,这
最近在学K-Means算法,感觉挺有意思。要说K-Means,得先说说什么是类聚是无监督(标签)学习,不依赖于预定义的类别和标签的训练实例。在进行前甚至可能不知道要样本要分几类,类别是什么。所以说,与预先样本定义好类别(如:学生 -1,老师 +1)的分类来说,是一种无监督学习。K-MeansK-Means是一种算法,据说是最简单的算法(没有之一)。 算法的目标:给定一个元素
理论Python实现
原创 2022-11-02 09:43:44
191阅读
Kmeans算法及简单案例Kmeans算法流程选择的个数k.任意产生k个,然后确定聚中心,或者直接生成k个中心。对每个点确定其中心点。再计算其新中心。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满足收敛要求。(通常就是确定的中心点不再改变。)Kmeans算法流程案例将下列数据点用K-means方法进行(这里使用欧式距离作为度量,K取值为2) P1~P15这15个数据点的二坐标图如下:指定P1、P2为初
转载 2023-08-25 16:25:56
16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