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微服务架构在这几年被广泛传播, 变得非常火热, 以至于关于微服务架构相关的开源框架和工具都变得越来越活跃,比如: Net和xOSS、 Dubbo、 Apache T加ft 等。Spring Cloud 也因为 Spring 社区在企业应用领域的广泛知名度和强大影响力, 受到了广大架构师与开发者的高度关注。从接触 Spring Cloud 开始, 我除了被其庞大的项目结构霞撼之外, 还被
转载 2023-11-21 21:29:06
59阅读
# 如何实现微服务架构 PDF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拆分为多个小服务的设计模式。这些服务通常独立部署、独立扩展,并且通过 API 进行通信。以下将为你介绍如何实现微服务架构,并生成 PDF。例如,我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10-04 03:27:14
36阅读
编者按 有了前面Spring、SpringBoot的学习基础之后,再接触Spring Cloud分布式的架构时能够比较快速地理解一些概念。以下整理一些学习笔记,以备日后回顾。欢迎指正。(一)微服务架构[1]将传统web开发方式与微服务架构放在一起比较,会对这两个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注释中链接地址的博客文章,非常通俗易懂地解释了微服务框架,记录下来分享。传统web开发方式采用单体式,将所
SpringCloud 微服务架构基础详解)微服务架构的概念SpringCloud微服务更新SpringCloud微服务架构项目搭建注意事项RestTemplate微服务注册中心Eureka(停更)ZookeeperConsulNacos负载均衡服务调用Ribbon负载均衡服务调用OpenFeign服务接口调用服务降级、熔断、限流、隔离Hystrix(停更)服务网关SpringCloud Ga
第1章认识微服务架构 一.预习笔记1.为什么需要微服务架构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都是模块化的设计逻辑,易于开发和调试,也易于部署。但是随着用户量的增加,就无法满足系统的负载,虽然也可以进行单体架构的拓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体架构拓展也带来了许多不足,例如应用变得庞大而复杂,不利于技术更新等,但是大部分企业也可以通过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转载 2024-08-19 14:28:57
34阅读
微服务基础架构》(Spring Boot + Spring Cloud + Docker)读书笔记读书背景:近2年来,测试工作中经常听到微服务这个词,但一直没有深入的了解这个概念,所以想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微服务基础架构用到的技术、微服务架构与传统架构区别、微服务架构对测试的影响与改变。前言:微服务一次逐渐地进入了技术人员的视野,已经成为当下最火的技术名词之一,其实微服务是一个理念,并逐渐发展出一
转载 2023-09-13 22:11:06
44阅读
# Dubbo微服务架构概述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微服务架构逐渐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其中,Dubbo作为一款高性能的Java RPC框架,广泛应用于微服务项目中。它的设计理念是将系统拆分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服务,使得服务之间可以灵活组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本文将探讨Dubbo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一些代码示例来展示其使用方式。 ## 1. Dubbo的基本概念 Dubbo是一个高性能
原创 9月前
31阅读
# 实现微服务架构学习PDF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指导你如何实现“微服务架构学习PDF”这一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告诉你整个流程,并为每个步骤提供详细的指导和代码示例。 ## 流程图 ```mermaid gantt title 微服务架构学习PDF实现流程 section 任务分解 学习需求分析 :a1, 2022-01-01
原创 2024-07-08 04:22:11
38阅读
作者:老刘 8.3 微服务之Spring Cloud8.3.1 什么是Spring cloud构建分布式系统不需要复杂和容易出错。Spring Cloud 为最常见的分布式系统模式提供了一种简单且易于接受的编程模型,帮助开发人员构建有弹性的、可靠的、协调的应用程序。Spring Cloud 构建于 Spring Boot 之上,使得开发者很容易入手并快速应用于生产中。官方果然官方,介绍都
微服务架构什么是微服务微服务是一种系统架构上的设计风格,它的主旨是架构将一个原本独立的系统拆分成多个小型的服务,每个服务都在各自的进程中运行(可以在不同物理机器上),每个小型服务可以独立部署运行,服务之间通过基于HTTP的RESTful API进行通信协作. 每个服务都是基于业务场景中一些耦合度业务而构建的。由于是轻量级的通信协作,这些微服务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例如一个电商平台,其中用户中
随着第三方框架的逐渐完善,实施微服务架构的开发成本越来越低,分布式架构成为主流势不可挡。一个完善的架构或系统中包含了许多的知识点,而每一个知识点则又可以引出非常多的内容,过度地专注于细节反而会拖慢达成目标的步伐。为了更快地实施微服务,《微服务分布式构架开发实战》基于开源且稳定的第三方工具,介绍如何构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分布式系统,用于满足项目中的实际需求。每一个工具库为了适应更丰富的使用场景,通常都
一 前言学习微服务要从基础架构学起,首先你要有个微服务的概念才能学习对吧!!如果你都不知道啥是微服务,就一头扎进去学习,你自己也觉得自己也学不会对吧。本篇文章主要让大家快速了解基础架构分格,以便于微服务入门。二 单体架构单体架构是传统架构,其发展了几十年,我们今天任然还在用单体架构开发,存在即合理;单体架构也就是通常的表现层跟UI界面交互,业务层写业务逻辑,数据DAO层访问数据库。其部署方式也
转载 2024-05-16 03:53:55
59阅读
前言Spring cloud作为当下主流的微服务框架,让我们实现微服务架构变得更加简单快捷。Spring Cloud Ribbon是基于Netflix Ribbon实现的一套客户端负载均衡的工具。它是一个基于HTTP和TCP的客户端负载均衡器。它可以通过在客户端中配置ribbonServerList来设置服务端列表去轮询访问以达到均衡负载的作用。正文接下来为大家一份文档,文档内容包括:Spring
微服务面试题微服务,又称微服务 架构,是一种架构风格,它将应用程序构建为以业务领域为模型的小型自治服务集合 。通俗地说,你必须看到蜜蜂如何通过对齐六角形蜡细胞来构建它们的蜂窝状物。他们最初从使用各种材料的小部分开始,并继续从中构建一个大型蜂箱。这些细胞形成图案,产生坚固的结构,将蜂窝的特定部分固定在一起。这里,每个细胞独立于另一个细胞,但它也与其他细胞相关。这意味着对一个细胞的损害不会损害其他细胞
转载 2024-03-24 10:53:49
41阅读
GitHub:://github.com/JDawnF一般的服务调用流程如图: 首先服务提供者(就是提供服务的一方)按照一定格式的服务描述,向注册中心注册服务,声明自己能够提供哪些服务以及服务的地址是什么,完成服务发布。接下来服务消费者(就是调用服务的一方)请求注册中心,查询所需要调用服务的地址,然后以约定的通信协议向服务提供者发起请求,得到请求结果后再按照约定的协议解析结果。
前言微服务架构 = 80% 的 SOA 服务架构思想 + 100% 的组件化架构思想 + 80% 的领域建模思想最新项目比较忙,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刚好在项目中有做过一些分布式架构设计也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现在整理一下,对我对分布式架构设计/应用/演变的理解。先看一张图: 上图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个微服务架构解决方案脑图,仅用于阐述我自己对微服务模式构建的分布式架构的理解与实际的应用场景
一、 引入上回 Spring Cloud 理论篇 介绍了 Spring Cloud 的常见组件,让读者对 Spring Cloud 有了一个宏观认识,这是从理论层面出发的。接下来我们就进入 Spring Cloud 的实战教程,撸起袖子,真枪实弹干一场。在实战演练中感受一下 Spring Cloud 的魅力所在。在教程中,我会将 Spring Cloud 常见组件进行整合。整个过程就像搭积木一样,
流程需求介绍:在一个购物系统的模块中,之前的前后台连接用的是httpClient跨域技术,web连向后台管理、购物车或者订单等后端。具体细分其中的层:收集好的用户请求经web前端处理后,传递到后台的controller—service—mybatis,从数据库取到数据最后原路返回。微服务做法是,将业务层服务单独处理成一个独立项目,也就是微服务微服务做成分布式,优点:好定位bug,独立发布,容易扩
一、搭建一个微服务框架所需要哪些技术搭建一个微服务框架所需要哪些技术:Eureka用于服务的注册于发现Feign支持服务的调用以及均衡负载Hystrix处理服务的熔断防止故障扩散Spring Cloud Config服务集群配置中心Spring Cloud zuul提供负载均衡、反向代理、权限认证的一个API gateway二、要搞定微服务架构,先搞定架构设计吧 本书目录第1章微服务揭秘
转载 2023-11-30 23:24:59
94阅读
开篇必读:在当今的数字化经济时代,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公司业务构建的主流架构模式,代表了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时微服务也成为开发者的必备技能。本书从微服务架构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论切入,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微服务的特性、使用场景、组织流程、构建交互、部署交付等软件工程各个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既包含了具体微服务技术的源码解读、原理分析,也加入了作者在电信、金融领域积累的真实案例和实践经验。全书分为原理篇、实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