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L(time-to-live):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了数据报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它指定了数据报的生存时间。TTL的初始值由源主机设置(通常为32或64),一旦经过一个处理它的路由器,它的值就减去1.当该字段的值为0时,数据报就丢弃,并发送ICMP报文通知源主机。...
原创
2023-04-11 00:31:37
250阅读
我们在解析域名时经常出现 TTL 这个字段,里面默认写的是 10 分钟。另外,有时候我们 ping 某域名或 IP 的时候,会出现 TTL= XXX。一、什么是域名的 TTL 值?TTL(Time-To-Live),就是一条域名解析记录在 DNS 服务器中的存留时间。当各地的 DNS 服务器接受到解析请求时,就会向域名指定的 NS 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从而获得解析记录;在获得这个记录之后,记录会在
转载
2024-02-20 17:59:22
319阅读
1评论
这一期我们来分析一下U-Boot中TTL串口输出是怎么实现的,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分析U-Boot的源文件。
TTL的电气原理是这样的:发送数据时,CPU将并行数据写入UART,UART按照一定的格式在一根电线上串行发出;接收数据时,UART检测另一根电线上的信号,串行收集然
转载
2023-06-25 16:52:31
455阅读
TTL:(TimeToLive)生存时间--转TTL:(TimeToLive)生存时间,就是说这个ping的数据包能在网络上存在多少时间。当对网络上的主机进行ping操作的时候,本地机器会发出一个数据包,数据包经过一定数量的路由器传送到目的主机,但是由于很多的原因,一些数据包不能正常传送到目的主机,那如果不给这些数据包一个生存时间的话,这些数据包会一直在网络上传送,导致网络开销的增大。当数据包传送
转载
精选
2013-09-27 11:23:34
563阅读
TTL
转载
2019-04-02 23:00:00
134阅读
2评论
状态生存时间(TTL)一个时间的生存期(TTL)可以被分配给任何类型的被Keys化状态。如果配置了TTL并且状态值已过期,则将尽力清除存储的值,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所有状态集合类型都支持每个条目的TTL。这意味着列表数据元和映射条目将独立过期。为了使用状态TTL,必须首先构建StateTtlConfig配置对象。然后,可以通过传递配置在任何状态描述符中启用TTL函数:
转载
2024-04-04 20:18:02
555阅读
UNIX 255
LINUX 64
WIN2K/NT 128
WINDOWS 32用这个值减去 ttl, 就是经过的路由网关个数。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1900号金桃大厦1-2层(源深体育场北)
原创
2014-08-27 11:29:30
513阅读
TTL是 Time To Live的缩写,该字段指定IP包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最大网段数量。TTL是IPv4包头的一个8 bit字段。在IPv4包头中TTL是一个8 bit字段,它位于IPv4包的第9个字节。如下图所示,每一行表示 32 bit(4字节),位从0开始编号,即0~31。
ipv4报文头部的TTL字段 TTL的作用是限制IP数据包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的时间。TTL的最大值是
转载
2024-05-21 06:45:47
59阅读
如果只看一个芯片的外观,是无法区分TTL和CMOS的。因为它们是按照芯片的制作工艺来分类的。CMOS内部集成的是MOS管,而TTL内部集成的是三极管。
原创
2023-04-16 09:54:21
521阅读
概述我们说到广播风暴,通常都是指交换机因为环路而产生的二层广播风暴,很少听说在三层网络中也有广播风暴的。其实三层网络也有环路,也有风暴存在,只是我们很少见到。因为三层网络中自带一个二层网络没有的防环利器:TTL,它减低了风暴的影响,所以我们平常感觉不到三层风暴的存在。今天我们就有意构造一个环路,来验证一个TTL的防环功能,让大家感受一下。不过再此之前,我们先普及一下TTL的基本工作原理。TTL原理
转载
2024-06-24 01:01:23
105阅读
1、string 数据类型 string 是Redis的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理解为与 Memcached 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 对应一个 value。string 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 Redis 的 string 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一个 redis 中字符串 value 最多可以是 512M。 ①、相关命令介绍 str
转载
2023-09-20 16:35:51
240阅读
TTLTTL key以秒为单位,返回给定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 live)。可用版本:>= 1.0.0时间复杂度:O(1)返回值:当 key -2 。当 key -1 。否则,以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在 Redis 2.8 以前,当 ke
转载
2023-07-06 15:59:36
486阅读
TTL
先大概介绍一下TTL(Time To Live)吧! TTL翻译过来就是网络生存时间,说的是一个网络数据包,它在网络设备中转发的跳数(网络设备这里一般指的是路由器),默认值为64,也有很多设置为了128,或者可以设置为255以下,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TTL值大于64也不用惊讶。每经过一次路由,一般TTL值就会-1,比如原来是64,经过一层路由
转载
2023-10-29 16:38:14
1157阅读
1、固定集合 MongoDB可以创建固定长度的集合,可以设置最大的集合空间或最大的集合数。创建集合的语法如下: db.createCollection("collection-name", { option对象 }); # option都为可选对象,可选项如下:可选参数类型说明cappedboolean默认为false则为正常的集合,当设置为tr
转载
2024-02-02 10:50:30
55阅读
微机系统中存在两种通信方式,同步和异步通信。同步通信是指数据节一起传输,速度比较快,但是有几个数据就要有几根数据线,因此占用的资源比较多。但是串行通信是一个一个数据(按二进制,低位在前顺序发送)地发送,最少只需要一个数据线,因此适用于距离远对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景。串口通信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同步串行通信方式和异步串行通信方式。同步串行是指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
转载
2023-11-01 22:56:00
679阅读
redis默认创建16个数据库,通过select语句可以切换数据库,如select 2可用通过expire命令或者pexpire命令,以秒或毫秒精度为数据库中的某个键设置生存时间,到期后服务器自动删除键set key value expire key 5TTL命令和PTTL命令返回一个键的生存时间TTL keyPERSIST命令可以移除一个键的生存时间PERSIST key过期删除策略有三种
转载
2023-08-16 13:21:20
149阅读
1.过期数据处理redis作为一个高效缓存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是放在内存中的。内存总会满的,随着加到内存中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库性能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对于过期的数据进行清理就显得相对重要了。redis为此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生存时间功能2.生存时间相关命令set命令可以直接带一个生存时间例如:set a 1 ex 10 a的生存时间为10s,10s后自动删除。或者先设值,set a 1然后使用exp
转载
2023-06-13 10:33:17
402阅读
目录一、RegionServer的核心模块1.1RegionServer内部结构1.2HLog1.3 MemStore1.3.1 MemStore的GC问题1.3.2 MSLAB内存管理方式1.3.3 MemStore Chunk Pool1.4 HFile1.4.1 HFile中与布隆过滤器相关的Block1.5 BlockCache1.5.1
转载
2024-04-11 11:54:07
44阅读
注意:http://redisdoc.com/ 如果想要了解redis各个数据类型具体的用法,可以参考此地址也可以参考如下地址:https://www.runoob.com/redis/redis-sets.html 下面这个图是对redis五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基本操作进行的总结,参考文章链接在本文最后 通用方法总结:1. redis默认一共有16个库,编号分别为0-15 默认为
转载
2023-08-02 16:37:51
364阅读
HBase客户端API提供了Write Buffer的方式,即批量提交一批Put对象到HBase服务端。本文将结合HBase相关源码,对其进行深入介绍,分析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合理设置和使用它。1. 什么时候需要Write Buffer?默认情况下,一次Put操作即要与Region Server执行一次RPC操作,其执行过程可以被拆分为以下三个部分:T1:RTT(Round-Trip Time),即
转载
2023-11-16 19:24:56
11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