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网络分层模型1、协议的分层在OSI网络分层模型中,每个分层都接收由它下一层所提供的特定服务,并且负责为自己的上一层提供特定的服务。上下层之间进行交互时所遵循的约定叫做接口;同一层之间的交互所遵循的约定叫做协议2、OSI参考模型 第七层: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并规定应用程序中通信相关的细节。包括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协议 第六层:表示层,将应用处理的信息转换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格式            
                
                    
                        
                                                            
                                                                        
                                                                                        转载
                                                                                    
                            2024-08-03 16:25:22
                            
                                346阅读
                            
                                                                             
                 
                
                                
                     
                                    
                             
         
            
            
            
            ① 七层→应用层:OSI 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为应用层序提供网络服务;
② 六层→表示层:提供各种用于应用层数据的变法和转换功能,确保仪的系统的应用层发送的数据能够被另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识别。(数据表示、加密,图片、文档、文字);
③ 五层→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表示层实体之间的通信回话,该层的通信有不同设备中的应用程序之间的服务和请求相应。(通信设备可能存在多个会话);
④ 四层→传            
                
         
            
            
            
            架构 └── demo ├── sscheduler | ├── context	# 环境层 | ├── transaction            
                
                    
                        
                                                            
                                                                        
                                                                                        原创
                                                                                    
                            2022-10-02 00:00:37
                            
                                59阅读
                            
                                                                             
                 
                
                             
         
            
            
            
            一、概述音频是几乎是任何一个机器都是必备的一项功能,从早起的单纯发声的录音机,到后来的MP3,以及到现在的手机,它一直陪伴在我们的生活中,功能不变,形式却一直在变,包括它的架构也在变化。从早期的OSS到现在的ALSA,这个介绍在上篇文档是有介绍的,这里我们就着重说一下ALSA。首先高通的音频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应用层,主要使用音频的用户主体架构层(framework),这一层主要是为应用层提供了            
                
                    
                        
                                                            
                                                                        
                                                                                        转载
                                                                                    
                            2023-10-14 07:47:36
                            
                                808阅读
                            
                                                        
                                点赞
                            
                                                                             
                 
                
                                
                     
                                    
                             
         
            
            
            
            文章目录前言什么是三层架构?为什么要用三层架构?优缺点:怎么用三层架构?实例演练: 前言当看到一个陌生的名词时你会怎么想?what?way?how? 现在就按照这个思维框架走进“三层架构”。什么是三层架构?在软件体系架构设计中,分层式结构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微软推荐的分层式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从下至上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又或称为领域层)、表示层。1、表示层(UI):通俗讲就            
                
                    
                        
                                                            
                                                                        
                                                                                        转载
                                                                                    
                            2024-06-11 15:06:35
                            
                                71阅读
                            
                                                                             
                 
                
                                
                     
                                    
                             
         
            
            
            
            # Android 应用层 485通信初探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485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通信协议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介绍如何在Android应用层实现485通信,提供实际的代码示例,并展示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 什么是485通信?
485通信是一种差分信号传输方式,常用于长距离传输和多点连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数据采集系统中。相较于其他通信方式,485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传输            
                
         
            
            
            
            QCS603/QCS605 10nm SoC是专为下一代智能相机和智能家居应用程序提供高性能、高效的边缘计算而建造的。高通qcs60x系列高性能物联网系统芯片(Socs)集成了构建高级用例包括机器学习、边缘计算、传感器处理、语音用户界面支持和集成无线连接。10 nm qcs605x soc被设计用于提供强大的计算功能,用于设备上的相机处理和机器学习,具有非凡的功率和热效率,适用于广泛的物            
                
                    
                        
                                                            
                                                                        
                                                                                        转载
                                                                                    
                            2023-11-09 16:37:34
                            
                                155阅读
                            
                                                                             
                 
                
                             
         
            
            
            
            20169214 2016-2017-2 《网络攻防实践》第六周学习总结教材学习内容总结第五章要点总结要点1:网络安全的三个基本属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也称为安全金三角模型。后来又加入了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要点2:网络攻击的四种基本模式:截获、中断、篡改、伪造。其中除截获属于被动攻击外,其余三种都属于主动攻击。要点3:TCP/IP网络协议栈采用了分层结构:网络接口层、互联层、传输层、应用层。            
                
         
            
            
            
            # 理解“汽车六层架构哪个最难”的实现方法
汽车六层架构主要分为六个层级,分别是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服务层、数据访问层、持久层和基础设施层。本篇文章将通过一个流程的表格以及各个步骤的详细说明,帮助你理解如何判别六层架构中哪个层级最具挑战性。
## 整体流程
以下表格展示了实现“汽车六层架构哪个最难”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R15对于NB-IoT:主要集中在降低UE功耗和增强Rel-13/14 NB物联网空中接口和协议层的部分;其他新功能包括支持small cell、NB IoT独立操作模式扩展和TDD。1.1、空闲模式唤醒信号(FDD)       当UE位于DRX或eDRX状态时,它必须进行定期检查是否有寻呼消息。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消息            
                
                    
                        
                                                            
                                                                        
                                                                                        转载
                                                                                    
                            2024-07-17 12:12:49
                            
                                187阅读
                            
                                                                             
                 
                
                                
                     
                                    
                             
         
            
            
            
            高通sensor架构HAL层分析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任务,涉及到多个层面的理解与解析。本文将详细探讨高通sensor架构的HAL层,包括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逐步分析,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高通的sensor架构。
### 背景描述
在现代移动设备中,传感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通提供的sensor架构是实现这一功能的核心。该架构的HAL(硬件抽象层)负            
                
         
            
            
            
            1. OSI七层模型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连系统参考模型。如下图。 分层是为了隔离和复用,每一层实现各自的功能和协议,并完成与相邻层的接口通信。OSI的服务定义详细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某一层的服务就是该层及其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接口提供给更高一层。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与这些服务是怎么实现的无关 。各层含义(1            
                
                    
                        
                                                            
                                                                        
                                                                                        转载
                                                                                    
                            2024-05-29 10:51:52
                            
                                70阅读
                            
                                                                             
                 
                
                                
                     
                                    
                             
         
            
            
            
             物联网技术矩阵的“六层、两域”结构 参照物联网技术的自然组成结构,以及信息产业格局和物联网商业视角的分层架构,物联网的技术矩阵可分成六个层次。从下至上为:元素层、器件层、终端和节点层、(信息)资源汇聚层、平台服务层、应用层。 技术矩阵分成两个“域”:“边缘域”、“云端域”,两“域”的边界主要体现在终端和节点层、资源汇聚层、应用层。       物联网的六层技术1、元素层            
                
                    
                        
                                                            
                                                                        
                                                                                        转载
                                                                                    
                            2024-01-22 20:32:16
                            
                                37阅读
                            
                                                                             
                 
                
                             
         
            
            
            
            # 控制台 MVVM 六层架构实现指南
## 1. 什么是 MVVM 六层架构?
MVVM(Model-View-ViewModel)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常用于开发符合分层设计的应用程序。六层架构进一步将 MVVM 拓展为多个层次,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读性。我们在这里将实现一个基于控制台的 MVVM 六层架构。
## 2.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控制台 MVVM 六层架构的流程,分为步骤和            
                
         
            
            
            
            1.Transformer的“前世今生”transformer最开始是在一篇为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首先提出来的。那么为什么作者会想要提出这样一种新的机制呢,作者到底想要进一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那Transformer起到什么优化效果了呢?那我们一起简单说一下Transformer的“前世今生”吧。最开始引入transformer是应用在机器翻译上。最初,在机器翻译上            
                
                    
                        
                                                            
                                                                        
                                                                                        转载
                                                                                    
                            2024-07-08 06:55:15
                            
                                79阅读
                            
                                                                             
                 
                
                                
                     
                                    
                             
         
            
            
            
            # 微信财付通系统架构实现指南
在当今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时代,实现一个支付系统,比如微信财付通,不仅需要准确的技术,还需要合理的系统架构。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刚入行的小白详细说明微信财付通系统的实现流程、核心代码以及应用架构图。
## 一、系统架构流程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实现微信财付通系统的基本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需求分析与系统            
                
         
            
            
            
            2020年9月27日下午,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339)(下称润和软件)与华为在润和软件南京总部联合举行了主题为“风雨同舟、10年见证”的鲲鹏解决方案发布会。江苏省工信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张巍处长、江苏鑫合易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伟奇、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余宣杰、恒丰银行南京分行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光耀、紫金农商行常务副行长孔小祥、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赵剑锋、国电南            
                
                    
                        
                                                            
                                                                        
                                                                                        转载
                                                                                    
                            2024-07-15 14:45:24
                            
                                608阅读
                            
                                                                             
                 
                
                                
                     
                                    
                             
         
            
            
            
            # 使用Python实现485通信架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使用Python实现485通信架构的基本过程。我们将借助GitHub上的相关项目,以下是我们将覆盖的内容:
1. 理解485通信的基本概念
2. 搭建Python开发环境
3. 下载并配置485通信库
4. 编写485通信代码
5. 实验及调试485通信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485通信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信通院数据安全治理架构解析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安全保障变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通院)提出了数据安全治理架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安全治理理念和实施方案。本文将对该架构进行详细解析,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实现数据保护。
## 数据安全治理架构概述
数据安全治理架构的核心目标是保障数据在存储、传输以及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该架构主要包括            
                
                    
                        
                                                            
                                                                        
                                                                                        原创
                                                                                    
                            2024-08-12 03:45:18
                            
                                138阅读
                            
                                                                             
                 
                
                             
         
            
            
            
            1.分层的体系结构:对等协议:每一层都是一些明确定义的相互作用的集合接口协议:层之间的界限是另外一些相互作用的集合2.用户与远程应用程序通信的过程:终端用户->协议转换->会话管理->寻址,路由,分组->数据链路控制->调制和解调->本地交换,多路复用->公共载波传输,交换,多路复用->本地交换,多路复用->调制和解调->数据链路控制-&            
                
                    
                        
                                                            
                                                                        
                                                                                        转载
                                                                                    
                            2023-12-31 21:38:36
                            
                                6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