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lassfish配置了数据库连接池,之后又想在tomcat7下配置mysql的,琢磨了2个小时遇到点挫折总算弄好了经验分享如下:一、首先配置连接池1、tomcat下配置连接池在conf/server.xml中的GlobalNamingResources加入一下代码<Resource name="jdbc/webtest" auth="Container" type="
原创 2013-09-17 17:24:00
1479阅读
项目部署在tomcat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报错 开始以为是数据库事务级别过高,后来发现是每隔一天没操作便会丢失链接,于是找到原因 于是简单的修改了mysql的设置 但是这样改动的话wait_timeout太大了,会保留太多的无效链接,于是就从连接池上采取改动。在spring 连接池配置中加入定时检测,
转载 2018-11-19 21:25:00
336阅读
2评论
tomcat7默认就是线程,默认最小10,最大是200;配置Connector参数:(1)maxThreads:tomcat可用于请求处理的最大线程数(2)minSpareThreads:线程的最小空闲线程数(3)maxIdleTime:超过最小空闲线程数时,多的线程会等待这个时间长度,然后关闭minSpareThreads:tomcat初始线程数,即最小空闲线程数(4)maxSpareThr
原创 2017-06-07 18:59:31
3551阅读
Java不像DotNet那样内置了连接池,所以用jdbc写程序时DB连接性能是非常差的,其实Tomcat自身就支持连接池,用法也远比第三方组件简单。(真想不明白这么重要的一个功能java为什么不给集成到api里) 先修改tomcat的配置文件server.xml,在配置应用的时候增加点东西: <Context docBase="XXX" path=
原创 2012-02-09 17:10:11
1395阅读
SpringBoot默认使用Tomcat作为Web容器,但默认的连接池配置在高并发场景下会成为瓶颈。 默认配置下,Tomcat的最大连接数只有200,最大线程数也只有200。这意味着当并 发请求超过200时,后续请求就会排队等待。在生产环境中,这个配置明显不够用。 java1234 2025年07月26日 00:02 江苏 2025/8/5 11:33 这些SpringBoot默认配置不改,迟早踩
SpringBoot默认使用Tomcat作为Web容器,但默认的连接池配置在高并发场景下会成为瓶颈。 默认配置下,Tomcat的最大连接数只有200,最大线程数也只有200。这意味着当并 发请求超过200时,后续请求就会排队等待。在生产环境中,这个配置明显不够用。 java1234 2025年07月26日 00:02 江苏 2025/8/5 11:33 这些SpringBoot默认配置不改,迟早踩
一.设计测试用的数据库1.新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testmysql;2.新建一个用户信息数据表create table test(username varchar(20) primary key,password varchar(20));3.给新表插入数据信息insert into test values('keivn','123456'); 二. 设计局
原创 2016-02-25 01:06:24
1528阅读
tomcat的JDBC连接池org.apache.tomcat.jdbc.pool更换或替代吗Apache Commons DBCP连接池。 为什么我们须要一个新的连接池? 这里有几个原因: 1.DBCP 1.x是单线程的。 为了成为线程安全的 共享锁整个在短时间内在两个对象 分配和对象返回。 注
转载 2017-04-16 19:27:00
64阅读
2评论
# 实现 redission 连接池 连接的步骤及代码示例 ## 1. 简介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Redisson 和连接池的概念。Redisson 是一个用于 Java 的 Redis 客户端,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易于使用的 API,方便我们与 Redis 进行交互。而连接池是为了提高 Redis 连接的复用率和性能,通过创建一定数量的连接并将其管理起来,从而减少连接的创建和销毁的
原创 2024-01-01 04:05:33
184阅读
前几章我们分别利用spring rmi、httpinvoker、httpclient、webservice技术实现不同服务器间的远程访问。本章我将通过spring jms和activemq实现单Web项目服务器间异步访问和多Web项目服务器间异步访问。一.  简介1.      什么是Apache ActiveMqAp
以往Tomcat5.0的连接池配置是在http://localhost:8080/admin/下进行的非常方便,可是5.0以后的版本里面Tomcat就没有把admin集成到程序中了。Tomcat5.5的admin可以在apache官方网站上下到,也可以通过admin里面的提示信息进行配置。可是Tomcat6.0和7.0以后就没有admin管理界面了。这个时候配置连接池就必须手动配置了。以前很多都是在server.xml中配置的,现在分离出了一个context.xml下面说一下,在Tomcat6和7下如何配置连接池第一步:首先要把jdbc驱动文件拷贝到Tomcat安装目录的lib文件夹下由于是使
转载 2013-03-15 11:22:00
52阅读
2评论
http://tomcat.apache.org/tomcat-7.0-doc/logging.html http://tomcat.apache.org/catalina[kætə'li:nə]  就是Tomcat服务器使用的 Apache实现的servlet容器的 名字。Catalina是太平洋中靠近洛杉矶的一个小岛。因为其风景秀丽而著名。最近曾被评为全美最漂亮的小岛。 &n
原创 2017-04-06 22:19:28
1413阅读
连接池出现的背景:数据库连接是一种关键的、有限的、昂贵的资源,这一点在多用户的网页应用程序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对数据库连接的管理能显著影响到整个应用程序的伸缩性和健壮性,影响到程序的性能指标。数据库连接池正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数据量少的情况:每一次web请求都要建立一次数据库连接。建立连接是一个费时的活动,每次都得花费0.05s~1s的时间,而且系统还要分配内存资源。这个时间对于一次或几次数据库
将 ojdbc6.jar tomcat-jdbc-7.0.37.jar 拷贝到工程的WEB-INF\lib 下面一、在Tomcat的配置文件Tomcat7.0\conf\context.xml中添加信息:?1234567891011 注意这里的driverClassName写的是o...
转载 2014-05-19 11:44:00
63阅读
2评论
Tomcat 连接池
原创 2009-12-09 12:14:06
450阅读
在Linux操作系统中,Tomcat连接池扮演着连接数据库的关键角色。连接池是一个保存数据库连接的缓冲,它可以提高数据库操作的效率和性能。在Tomcat服务器中配置连接池可以有效管理数据库连接,避免频繁地打开和关闭连接,从而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配置Tomcat连接池之前,首先需要在Linux系统上安装Tomcat服务器。Tomcat是一个开源的Java Servlet容器,可用于托管
原创 2024-05-28 10:29:01
82阅读
先说一下,Redis 为什么是单线程的?因为 CPU 不是 Redis 的瓶颈。Redis 的瓶颈最有可能是机器内存或者网络带宽。(以上主要来自官方 FAQ)既然单线程容易实现,而且 CPU 不会成为瓶颈,那就顺理成章地采用单线程的方案了。关于 redis 的性能,官方网站也有,普通笔记本轻松处理每秒几十万的请求,为什么使用连接池?Redis 是单进程单线程的,它利用队列技术将并发访问变为串行访问
转载 2023-06-09 22:17:12
93阅读
废话不多说了~tomcat MySql 连接池的配置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tomcat:5.5.28 MySql:5.1 MySql驱动程序:5.1.7 修改tomcat/cong/context.xml:(就该前做备份) <Context reloadable="true">     <!-- Default set
原创 2010-09-05 08:40:44
651阅读
在现代的企业级应用中,数据库连接池的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使用 MySQL 的 Druid 连接池时,连接问题常常会给业务的稳定性与性能带来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解决 MySQL Druid 连接池中的连接问题。 ## 背景定位 在业务场景中,连接可能导致数据库资源的浪费、连接泄漏以及应用性能的下降。特别是在高并发的环境下,连接不仅影响响应速度,还可能导致数据库的连接数达到上限,从而
原创 5月前
27阅读
# MySQL连接池连接 在使用MySQL数据库时,连接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每次需要与数据库交互时打开一个数据库连接,操作完成后再关闭连接。然而,频繁的连接和关闭操作会对数据库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并发场景下,连接的创建和销毁会成为系统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连接池连接的方式来管理数据库连接。 ## 连接池 连接池是一种数据库连接的缓存机制,它
原创 2023-12-25 03:47:02
6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