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S是Maxitum Segment Size 最大分段大小的缩写,意为TCP数据包每次能够传输的最大数据分段,是TCP协议里面的一个概念。MSS值所表示的是TCP报文的净载荷数据大小。通过设置其大小可以达到与设置MTU值一样的效果,都是为了避免主机发送的数据包大小超过网络链路MTU值而造成数据包被丢弃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该MSS值在TCP协议中实现的时候往往
转载 4月前
17阅读
在介绍MSS之前我们必须要理解下面的几个重要的概念。 MTU: Maxitum Transmission Unit 最大传输单元 MSS: Maxitum Segment Size 最大分段大小 PPPoE: PPP Over Ethernet(在以太网上承载PPP协议),就是因为这个协议的出现我们才有必要修改我们的MSS或者是MTU值。 MTU最大传输单元,这个最大传输单元实际上和链路层
转载 2024-02-22 12:25:52
55阅读
Linux TCP timestamps(Linux TCP时间戳)是指在Linux操作系统中实现的一项网络协议功能,用于在传输过程中记录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时间。通过TCP timestamps,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数据包的传输延迟和网络状况,从而提高网络性能和稳定性。 TCP timestamps的实现原理是在TCP选项字段中加入一个32位的时间戳数值,该数值代表发送或接收数据包的时间,单位为毫
原创 2024-04-01 10:18:00
243阅读
第14章 TCP/IP工具连通问题最常见的网络连接问题,通常属于下列4种之一:Ø         协议功能障碍或配置错误Ø         线路问题Ø       &n
Linux操作系统中的TCP时间戳(tcp_timestamps)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准确地跟踪数据包的传输时间,并确保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系统中,TCP时间戳功能可以通过配置内核参数来启用或禁用,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的需求。 TCP时间戳通过在TCP协议头部中添加一个时间戳选项,使得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系统
原创 2024-04-07 10:19:36
101阅读
设置成TIME_WAIT的时刻:四次挥手释放连接的时候,客户端收到FIN,关闭读通道,并将自己状态设置成TIME_WAIT,发送一个ACK给服务器。 主动关闭的Socket端会进入TIME_WAIT状态,并且持续2MSL时间长度,MSL就是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最大分节生命期),这是一个IP数据包能在互联网上生存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将在网络中消失。MSL在RFC
转载 2024-06-28 07:21:48
69阅读
1.assert宏 #include<assert.h> void assert(int expressio); 禁用assert宏 #define NDEBUG 2.预编译 _LINE_,_FILE_宏 _LINE_,为int型行号。 _FILE_,为char*型文件名。 _FUNCTION_,为当前函数的名字,属于GNU C扩展。 3.标准库函数 stdlib.h vo
转载 9月前
18阅读
公告: 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部分内容已经删除,感谢读者理解。话题:计算器怎么调成音乐键回答:型号看不清,难以确定是否有音乐模式呵如果有,按音量键打开语音(如果语音已开省略此步骤),按日期/时间进入时间模式,然后按+、-、x、÷和数字键就可以音乐。参考回答:要那种有电琴功能的计算器,首先把声音调开,再按两下时间调到年月日模式,再按数字和四则运算符号就可以了,试试看吧,我家是这样的话题:这个计算器怎么
时间戳选项发送方在每个报文段中放置一个时间戳值。接收方在确认中返回这个数值,从而允许发送方为每一个收到的ACK计算RTT(我们必须说“每一个收到的ACK”而不是“每一个收到的报文段”,是因为TCP通常用一个ACK来确认多个报文段)。我们提到过目前很多实现为每个窗口值计算一个RTT,对于包含8个报文段的窗口而言这是正确的。然而,较大的窗口大小则需要进行更好的RTT计算;时间戳是一个单调递增的值。由于
转载 2023-10-22 08:07:16
68阅读
 概念:(1)TCP 虽然是面向字节流的,但 TCP 传送的数据单元却是报文段。(2)一个 TCP 报文段分为首部和数据两部分,而 TCP 的全部功能都体现在它首部中各字段的作用。(3)TCP 报文段首部的前 20 个字节是固定的,后面有 4n 字节是根据需要而增加的选项 (n 是整数)。注意:TCP 首部的最小长度是 20 字节。而UDP是28字节。 图例 TCP
转载 2024-10-18 08:39:22
97阅读
 不同时开启tcp_timestampstcp_tw_recycle的场景描述FULL NAT下FULL NAT  在client请求VIP 时,不仅替换了package 的dst ip,还替换了package的 src ip;但VIP 返回给client时也替换了src iplvs后端为web服务器。假如web服务器开启了tcptcp_timestampstcp_tw_
HUB没通电,或是机器后面的网线没插上的情况下,OS 会自动在任务栏上显示一个“网线断开”的图标,并且将该网卡的所有协议层退出,这时你PING网卡的IP将无回应。这个功能叫做网卡的“媒介探测(Media Sense)”,你需要关掉它。  这样,即使网线断开,OS仍然会显示一个断开的图标,但网卡的协议仍然处于绑定状态,也就是说PING网卡的IP仍然能通。为防止网络适配
一、 什么是timewait?Timewait是TCP连接中,四次挥手时出现的一个状态,在主动关闭方发出最后一个ACK后,就会进入timewait状态,并等待2MSL时间后,进入CLOSE状态。  二、 MSL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报文最大生存时间,他是任何报文在网络上存在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报文将被丢弃。在linux操作系统中,是30
转载 2024-03-17 11:38:47
1008阅读
近来线上陆续出现了一些connect失败的问题,经过分析试验,最终确认和proc参数tcp_tw_recycle/tcp_timestamps相关;1. 现象    第一个现象:模块A通过NAT网关访问服务S成功,而模块B通过NAT网关访问服务S经常性出现connect失败,抓包发现:服务S端已经收到了syn包,但没有回复synack;另外,模块A关闭了tc
转载 精选 2014-10-30 16:07:56
2150阅读
TCP数据包格式:要想对TCP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的话,那TCP的包格式是一定要了解,有了结构的清楚认识才能真正的理解它的工作过程和各种机制的原理,以下就是TCP的结构图: TCP数据包可分为TCP包头和来自应用层的数据两部分 TCP段格式 中间的标志位就是用于协议的一些机制的实现的比特位大家可以看到有6比特,它们依次如下:      URG、ACK、PSH、
1. vi /etc/sysctl.conf 1. #表示SYN队列的长度,默认为1024,加大队列长度,可以容纳更多等待连接的网络连接数。 2.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65536 3. 4. #每个网络接口接收数据包的速率比内核处理这些包的速率快时,允许送到队列的数据包的最大数目 5. net.core.netdev_max_backl
转载 1月前
435阅读
TCP报文段:TCP传送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段。一个TCP报文段可分为TCP首部和TCP数据两部分,整个TCP段作为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封装在IP数据报中,如下图所示。其首部的前20个字节是固定的。TCP报文段的首部最短为20字节,后面有4N字节是根据需要而增加的选项,通常长度为4字节的整数倍。 TCP报文段既可以用于运载数据,也可以用来建立、释放连接和应答。各个字段意义如下: (1) 源端口和目的
转载 2024-05-04 17:33:08
80阅读
昨天参加携程的在线笔试,遇到一题,要求写出Windows下用命令修改IP地址,所以整理一下贴出来按菜单键(win)+R,运行cmd,输入一下一行netsh interface ip set address "本地连接" static 192.168.1.100 255.255.255.0 192.168.1.1此行是修改ip地址为静态ip,三个参数分别是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enter后杀
这篇记录本来是准备和上一篇记录一起发的,但是感觉太长了。所以单独写开来了。今早来的时候主程说服务器好像有问题,给了我一张截图:我一看全是CLOSE_WAIT。就是说服务器被动关闭TCP链接。 写一下网上查到的:CLOSE_WAIT 是被动关闭 TCP 连接时产生的,如果收到另一端关闭连接的请求后,本地(Server端)不关闭相应套接字就会导致本地套接字进入这一状态。(如果对方关闭了,没有收到关闭链
转载 4月前
32阅读
TCP通信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建立TCP连接通道,传输数据,断开TCP连接通道。如图1所示,给出了TCP通信过程的示意图。上图主要包括三部分:建立连接、传输数据、断开连接。建立TCP连接很简单,通过三次握手便可建立连接。建立好连接后,开始传输数据。TCP数据传输牵涉到的概念很多:超时重传、快速重传、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等。断开连接的过程也很简单,通过四次握手完成断开连接的过程。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第一
转载 1月前
40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