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支持向量机基本上是最好的有监督学习算法了。最开始接触SVM是去年暑假的时候,老师要求交《统计学习理论》的报告,那时去网上下了一份入门教程,里面讲的很通俗,当时只是大致了解了一些相关概念。这次斯坦福提供的学习材料,让我重新学习了一些SVM知识。我看很多正统的讲法都是从VC 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出发,然后引出SVM什么的,还有些资料上来就讲分类超平面什么的。这份材料从前几节讲的logist
SVM和Logistic回归之间的区别 SVM试图找到分隔类别的“最佳”边距(线与支撑向量之间的距离),这降低了数据出错的风险,而逻辑回归则没有,相反,它可以具有不同的权重而具有不同的决策边界 即使在最佳点附近。SVM可以很好地处理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例如文本和图像),而逻辑回归可以使用已经确定的自变量。 SVM基于数据的几何特性,而逻辑回归基于统计方法。 在SVM中,过度拟合的风险较小,而L
        之前的很多算法(SVM、朴素贝叶斯等)的学习心得都没有来的及写。由于学校一个横向项目需要(酒店需求预测)考虑使用GBDT来做回归,今天就先写GBDT的心得体会(不久前刚写了随机森林作为铺垫)。这个算法是目前我接触到的算法当中比较难的一个了,但据说效果超级好,毕竟Kaggle竞赛的必备算法哈。      同随机森林
1.概述 GBDT基于GB算法。GB算法的主要思想是,每次建立模型是在之前建立模型损失函数的梯度下降方向。损失函数是评价模型性能(一般为拟合程度+正则项),认为损失函数越小,性能越好。而让损失函数持续下降,就能使得模型不断调整提升性能,其最好的方法就是使损失函数沿着梯度方向下降。GBDT再此基础上,基于负梯度(当损失函数为均方误差的时候,可以看作是残差)做学习。 2.原理 类似于随机森林
转载 2023-07-17 12:18:52
132阅读
一、原理篇1.1 温故知新回归树是GBDT的基础,之前的一篇文章曾经讲过回归树的原理和实现。链接如下:回归树的原理及Python实现1.2 预测年龄仍然以预测同事年龄来举例,从《回归树》那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需要通过一个常量来预测同事的年龄,平均值是最佳选择之一。1.3 年龄的残差我们不妨假设同事的年龄分别为5岁、6岁、7岁,那么同事的平均年龄就是6岁。所以我们用6岁这个常量来预测同事的年龄
转载 2024-04-29 09:45:32
70阅读
LIBSVM做回归预测--终于弄通(原创) 看了网上很多帖子和博客,自己琢磨了很久到现在才弄明白怎么用libsvm来做预测。因为网上的帖子一般都是转来转去的,所以第一个人感觉这样写详细了, 之后的人不管懂不懂照搬不误,这就苦了我们笨的人啦。不过我研究了一天,终于有点眉目,写点体会,应该会比较详细吧,至少是过来人碰到的问题。  p.s.这里暂且不讨论分类问题,其实分类比预测简单,下载
第一部分:参数说明 (一)、简述 sklearn自带的ensemble模块中集成了GradientBoostingRegressor的类,参数包括: class sklearn.ensemble. GradientBoostingRegressor ( loss=’ls’ , learning_rate=0.1 , n_estimators
文章目录一、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实现线性回归1.1、添加数据分析工具1.2、使用数据分析库完成线性回归练习1.3、选择添加趋势线1.4、对200组、2000组数据的分析二、Python编程实现线性回归三、Python借助skleran库四、总结五、参考资料 一、利用Excel的数据分析实现线性回归1.1、添加数据分析工具 选择分析工具库和分析工具库-VBA,点击转到后点击确定1.2、使用数据
回归分析是一种预测性的建模技术,它研究的是因变量(目标)和自变量(预测器)之间的关系。这种技术通常用于预测分析,时间序列模型以及发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司机的鲁莽驾驶与道路交通事故数量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回归回归分析是建模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们使用曲线/线来拟合这些数据点,在这种方式下,从曲线或线到数据点的距离差异最小。我会在接下来的部分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为什么使用
# Python做回归预测的好处 ## 1. 引言 Python是一种简单易学的编程语言,拥有丰富的库和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在回归预测领域,Python具有很多优势,本文将介绍使用Python进行回归预测的流程和具体步骤,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 ## 2. 回归预测的流程 下面是回归预测的一般流程,我们可以用表格形式展示每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原创 2023-09-13 10:55:51
85阅读
文章目录基本简介模型构建与编译区别 cell state 和 hidden statekeras 中设置两种参数的讨论完整代码: 基本简介LSTM_learn 使用Keras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回归问题的LSTM实现数据 数据来自互联网,这些数据用于预测航空公司的人数,我们使用LSTM网络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此处模型构建,只对keras部分代码做重点的介绍模型构建与编译def build_model
— 全文阅读3分钟 —在本文中,你将学习到以下内容:GBDT算法实现模型保存模型加载及预测前言GBDT属于Boosting算法,它是利用损失函数的负梯度方向在当前模型的值作为残差的近似值,进而拟合一棵CART回归树。GBDT的会累加所有树的结果,而这种累加是无法通过分类完成的,因此GBDT的树都是CART回归树,而不是分类树(尽管GBDT调整后也可以用于分类但不代表GBDT的树为分类树)。本文就是
GBDT 及其改进版本(XGboost, lightGBM)在数据竞赛中占了大半江山,网上讲解的文章也很多,但大多是文字和公式的形式,这里尝试用简单的图解形式,去理解 GBDT 的基本操作过程。参考《统计学习方法》P149中的例子,说明 GBDT 的构造和预测过程。GBDT的构造GBDT 采用的弱分类器限定了 CART,因此构造出来的都是二叉树,因为单棵 CART 树的能力有限,GBDT 通过构造
【火炉炼AI】机器学习031-KNN回归器模型的构建(本文所使用的Python库和版本号: Python 3.6, Numpy 1.14, scikit-learn 0.19, matplotlib 2.2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学习了构建KNN分类器模型,但是KNN不仅可以用于分类问题,还可以用于回归问题,本章我们来学习KNN回归模型的构建和训练。 1. 准备数据集此处我们使用随机函数构建了序列
转载 2024-07-29 15:16:19
25阅读
本文就R-CNN论文精读中 的预测回归(Bounding box regression)问题进行详细讨论。R-CNN将候选框提取出来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偏移预测的并行处理。 偏移预测预测回归(Bounding box regression)问题,我们需要将生成的候选框进行位置、大小的微调。(图摘自b站up“同济子豪兄”的R-CNN论文解读)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加入这一个Reg
GBDT即可用于解决回归问题,也能用于解决分类问题。在初步理解GBDT时,最好从回归和分类的角度分别理顺思路,发现其中的不同和关键点,就能初步明白GBDT的算法原理。接下来从回归和分类的角度分别记录下:1、回归的角度——初步:GBDT的思想可以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解释,假如有个人30岁,我们首先用20岁去拟合,发现损失有10岁,这时我们用6岁去拟合剩下的损失,发现差距还有4岁,第三轮我们用3岁拟合剩下
注解: fun_data()函数生成训练数据和标签,同时生成测试数据和测试标签 HIDDEN_SIZE = 128,使用128维的精度来定义LSTM的状态和输出精度,就是LSTM中的h,clstm_model()函数定义了一个可重入的模型, 分别由评估函数和训练函数调用,在训练前使用空模型预测并输出未训练数据并可视化 通过with tf.variable_scope("lstm_model",r
转载 10月前
189阅读
深度学习是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分类问题,也可以用于回归预测。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回归预测,过程将根据环境配置、编译过程、参数调优、定制开发、部署方案以及进阶指南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 环境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配置深度学习的开发环境。以下是推荐的环境和工具配置步骤: 1. 安装Python(推荐版本3.8及以上)。 2. 安装虚拟环境工具。 3. 安装深
原创 7月前
84阅读
PyTorch 学习笔记这篇文章是我学习 PyTorch 过程中所记录的学习笔记汇总,包括 25 篇文章,是我学习 PyTorch点击查看在线电子书:https://pytorch.zhangxiann.com/学习笔记的结构遵循课程的顺序,共分为 8 周,循序渐进,力求通俗易懂。代码配套代码:https://github.com/zhangxiann/PyTorch_Practice所有代码均在
Transformers版本:4.4.2(2021 年 3 月 19 日发布)1. 本节接着上节内容,本节具体内容: a) BERT-based Models应用模型  b) Bert解决NLP任务    - BertForSequenceClassification    - BertForMultiChoice    - BertForTokenClassification    - Bert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