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标称值在测试时有一个“负载电容”的条件,在工作时满足这个条件,振荡频率才与标称值一致。一般来讲,有低负载电容(串联谐振晶体),高负载电容(并联谐振晶体)之分。在电路上的特征为:串一只电容跨接在IC两只脚上的,则为串联谐振型;一只脚接IC,一只脚接地的,则为并联型。如确实没有原型号,需要代用的可采取串联谐振型电路上的电容再并一个电容,并联谐振电路上串一只电容的措施。例如:4.4
最近看了不少网上网友的应用案例,在STM32问题上不少都栽了跟头。我自己也碰见过一次。就是电容值搞错了。ourdev有网友说:他的设备隔几天系统就出问题,系统时钟变慢。----------------------------------------有网友说:国产的,我们用在产品里吃过很多亏。发出去几百个货(出厂都检验合格),到客户那里几个有时就不起了(几个月后),后来改用进口的,从此不出
 数据通讯方式4-SPI屏幕尺寸0.96寸分辨率160*80*3 色彩模式RGB888/565显示ICSP5210模块制造商台湾YEEBO产地苏州物理接口形式25PIN0.3FPC主要引脚VCC VSS RES A0 CS SCL MOSI VPP FRM显示类型OLED 单片机      STM32H743工作中的任务,给产品增加一个状态指示屏,由于初期SPEC要求
转载 2024-04-04 10:41:23
140阅读
BOOTSTM32采用ARM内核,和ARM处理器一样,都有专门的boot脚决定单片机从何处启动。 在官方数据手册的第105页,我们可以看到 系统复位后,在SYSTICK的第四个上升沿锁存BOOT引脚的值,复位后,BOOT引脚可以由用户自由配置而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BOOT引脚决定了自举存储器地址,当BOOT脚为0,也就是低电平,将默认从0x0800 0000启动,也就是从主FLASH启动。所以
STM32最小系统板介绍在STM32最小系统板上,系统电路包括以下内容:外部晶体振荡电路:用于提供系统时钟。电源电路:包括5V稳压芯片和3.3V稳压芯片,用于提供芯片和外围器件所需的电压。复位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手动复位按键,用于确保系统的可靠启动。调试接口:包括SWD调试接口和UART串口调试接口,用于芯片的调试和程序下载。以上是STM32最小系统板上常见的系统电路,具体实现方式和组成元件可能因
STM32系列处理好像都有内置的RC振荡器,这个内置RC振荡器可以代替外置,可以节省成本和PCB空间。我之前有几个设计都是使用的内置的,觉得使用起来很方便,我也知道内置振荡器的精度不如外置的,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对于振荡器的精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的应用。不过这次对付一个对时间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我发现了内置RC振荡器和外置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而其我使用的还是最廉价的外置,其精...
原创 2021-06-17 15:49:51
2474阅读
我从2014年开始使用STM32内部RTC用于产品,之前出现过很多问题,也换过很多晶,比如按照ST推荐的6pF,也出现很多问题,贴片的很贵的那种也用过几种,都不行,查询了一些的资料,最后还是使用2mm的那种最便宜的,使用过多个批次,每次200套左右,已经1000多套了,只有几套出现问题,并且更换后都能够修复,卖出去的产品里面也只有一套出现问题了(我程序里面如果检测到RTC外部
DS1302的图如下:   DS1302是美国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实时时钟芯片,附加31字节静态RAM,采用SPI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和RAM数据。实时时钟可提供秒、分、时、日、星期、月和年,一个月小与31天时可以自动调整,且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宽达2.5~5.5V。采用双电源供电(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可设置备用
匹配电容是指要正常震荡所需要的电容,一外接电容是为了使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于负载电容(晶体的负载电容是已知的,在出厂的时候已经定下来了,一般是几十PF,)。应用时一般在给出负载电容值附近调整可以得到精确频率,此电容的大小主要影响负载谐振频率,一般情况下,增大电容会使振荡频率下降,而减小电容会使振荡频率升高,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
如何让单片机系统的“心脏”-,更加强大的跳动,看这一篇告诉你晶体振荡器的来龙去脉及如何选型~
原创 2022-03-07 15:09:33
5032阅读
什么是负载电容,它对电路上的电容取值有什么影响吗?上接个电阻有什么用?的负载电容是分别接在的两个脚上和对地的电容,一般在几十皮发。它会影响到的谐振频率和输出幅度,一般订购时候供货方会问你负载电容是多少。上接的一个电阻是反馈作用,使振荡器容易起负载电容取值直接关系到调频的准确度。如果负载电容不够准确,那么买来的晶体准确度就会差,关于负载电容的计算方法即从晶体两端看...
转载 2009-03-20 15:32:00
391阅读
2评论
遇到的问题:同样的串口配置代码在一种407开发板上能正常输出,但是换到另一种407开发板上后就出现乱码,检查串口输出波形后发现,电平转换芯片没有问题,但是波特率却有问题。 问题原因:   经过故障排查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两种STM32F407使用的外部的频率不一样,前者使用的是25MHZ的,而后者却是使用的8MHZ的,如果代码未经更改而直接用在后者身上
  来自:http://bbs.taobao.com/catalog/thread/154521-257333426.htm 1:如何选择     对于一个高可靠性的系统设计,晶体的选择非常重要,尤其设计带有睡眠唤醒(往往用低电压以求低功耗)的系统。这是因为低供电电压使提供给晶体的激励功率减少,造成晶体起很慢或根本就不能起。这一现象在上电复
转载 精选 2012-08-16 11:43:19
2114阅读
00. 目录文章目录00. 目录01. 电容触摸按键简介02. 硬件设计03. 功能描述04. 程序示例05. 结果验证06. 附录07. 声明01. 电容触摸按键简介触摸按键相对于传统的机械按键有寿命长、占用空间少、易于操作等诸多优点。大家看看如今的手机,触摸屏、触摸按键大行其道,而传统的机械按键,正在逐步从手机上面消失。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触摸按键:电容式触摸按键。利用探索者 STM32F4 开发板上的触摸按键(TPAD)来实现对 DS1 的亮灭控制。这里 TPAD 其实就是探索者 STM
原创 2021-09-02 14:25:57
2457阅读
00. 目录文章目录00. 目录01. 电容触摸按键简介02. 硬件设计03. 功能描
原创 2022-03-16 14:23:29
1020阅读
一、STM32时钟设置函数移植1.时钟模块回顾一个疑问前面代码并没有设置时钟为什么可以直接使用。2.时钟树3.时钟树分析1.内部(HSI)内部不稳定,当我们上电后,会自动产生振动,自动产生时钟,但是不稳定。不经过PPLMUL,默认使用8MHZ。所以如果我们想要72MHZ,则需要使用外部  2.外部(HSE)当接上外部,当接通电源之后,不用软件操作,会自动产生振动。
什么是的负载电容?( ZT)晶体元件的负载电容是指在电路中跨接晶体两端的总的外界有效电容。是指要正常震荡所需要的电容。一般外接电容,是为了使两端的等效电容等于或接近负载电容。要求高的场合还要考虑 ic 输入端的对地电容。应用时一般在给出负载电容值附近调整可以得到精确频率。此电容的大小主要影响负载谐振频率和等效负载谐振电阻。的负载电容=[(Cd*Cg)/(Cd+Cg)]+Cic+△
在单片机中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这么必要,原因就在于单片机能否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时钟电路,所以单片机就很需要。 打个比方来说:好比单片机的心脏,如果没有心脏起跳,单片机无法工作,值越大,单片机运行速度越快,有时并不是速度越快越好,对于电子电路而言,速度够用就是最好,速度越快越容易受干扰,可靠性越差!下面小编带你了解整个的原理以及
1、STM32 有5个时钟源:HSI、HSE 、LSI、LSE、PLL内部时钟是在芯片内部RC振荡器产生的,起较快,所以时钟在芯片刚上电的时候,默认使用内部高速时钟。而外部时钟信号是由外部的输入的,在精度和稳定性上都有很大优势,所以上电之后我们再通过软件配置,转而采用外部时钟信号.高速外部时钟(HSE):以外部振作时钟源,频率可取范围为4~16MHz,我们一般采用8MHz的。高速内
主要是讲解怎么看懂这个图。一、内置RC振荡器(HSI RC)频率是约为8MHz,因为其频率不是很稳定。其可作为系统时钟的一个选项。二、振振荡器(HSE OSC)从图中可以看到其是一个高速的外部时钟。一般接一个8MHz的,这个可以是4-16MHz这个范围,其可以作为选择器PLLXTPRE的输入,也可以两分频后作为选择器PLLXTPRE的输入,还可以作为系统时钟的一个时钟源。三、PLLMUL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