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不少网上网友的应用案例,在STM32问题上不少都栽了跟头。我自己也碰见过一次。就是电容值搞错了。ourdev有网友说:他的设备隔几天系统就出问题,系统时钟变慢。----------------------------------------有网友说:国产的,我们用在产品里吃过很多亏。发出去几百个货(出厂都检验合格),到客户那里几个有时就不起了(几个月后),后来改用进口的,从此不出
 数据通讯方式4-SPI屏幕尺寸0.96寸分辨率160*80*3 色彩模式RGB888/565显示ICSP5210模块制造商台湾YEEBO产地苏州物理接口形式25PIN0.3FPC主要引脚VCC VSS RES A0 CS SCL MOSI VPP FRM显示类型OLED 单片机      STM32H743工作中的任务,给产品增加一个状态指示屏,由于初期SPEC要求
转载 2024-04-04 10:41:23
140阅读
我从2014年开始使用STM32内部RTC用于产品,之前出现过很多问题,也换过很多晶,比如按照ST推荐的6pF,也出现很多问题,贴片的很贵的那种也用过几种,都不行,查询了一些的资料,最后还是使用2mm的那种最便宜的,使用过多个批次,每次200套左右,已经1000多套了,只有几套出现问题,并且更换后都能够修复,卖出去的产品里面也只有一套出现问题了(我程序里面如果检测到RTC外部
遇到的问题:同样的串口配置代码在一种407开发板上能正常输出,但是换到另一种407开发板上后就出现乱码,检查串口输出波形后发现,电平转换芯片没有问题,但是波特率却有问题。 问题原因:   经过故障排查发现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两种STM32F407使用的外部的频率不一样,前者使用的是25MHZ的,而后者却是使用的8MHZ的,如果代码未经更改而直接用在后者身上
BOOTSTM32采用ARM内核,和ARM处理器一样,都有专门的boot脚决定单片机从何处启动。 在官方数据手册的第105页,我们可以看到 系统复位后,在SYSTICK的第四个上升沿锁存BOOT引脚的值,复位后,BOOT引脚可以由用户自由配置而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BOOT引脚决定了自举存储器地址,当BOOT脚为0,也就是低电平,将默认从0x0800 0000启动,也就是从主FLASH启动。所以
STM32最小系统板介绍在STM32最小系统板上,系统电路包括以下内容:外部晶体振荡电路:用于提供系统时钟。电源电路:包括5V稳压芯片和3.3V稳压芯片,用于提供芯片和外围器件所需的电压。复位电路:包括复位电路和手动复位按键,用于确保系统的可靠启动。调试接口:包括SWD调试接口和UART串口调试接口,用于芯片的调试和程序下载。以上是STM32最小系统板上常见的系统电路,具体实现方式和组成元件可能因
一、STM32时钟设置函数移植1.时钟模块回顾一个疑问前面代码并没有设置时钟为什么可以直接使用。2.时钟树3.时钟树分析1.内部(HSI)内部不稳定,当我们上电后,会自动产生振动,自动产生时钟,但是不稳定。不经过PPLMUL,默认使用8MHZ。所以如果我们想要72MHZ,则需要使用外部  2.外部(HSE)当接上外部,当接通电源之后,不用软件操作,会自动产生振动。
STM32系列处理好像都有内置的RC振荡器,这个内置RC振荡器可以代替外置,可以节省成本和PCB空间。我之前有几个设计都是使用的内置的,觉得使用起来很方便,我也知道内置振荡器的精度不如外置的,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对于振荡器的精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的应用。不过这次对付一个对时间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我发现了内置RC振荡器和外置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而其我使用的还是最廉价的外置,其精...
原创 2021-06-17 15:49:51
2474阅读
1、STM32 有5个时钟源:HSI、HSE 、LSI、LSE、PLL内部时钟是在芯片内部RC振荡器产生的,起较快,所以时钟在芯片刚上电的时候,默认使用内部高速时钟。而外部时钟信号是由外部的输入的,在精度和稳定性上都有很大优势,所以上电之后我们再通过软件配置,转而采用外部时钟信号.高速外部时钟(HSE):以外部振作时钟源,频率可取范围为4~16MHz,我们一般采用8MHz的。高速内
时钟知识点重要的时钟:PLLCLK,SYSCLK,HCKL,PCLK1,PCLK2 之间的关系要弄清楚;1、HSI:高速内部时钟信号 stm32单片机内带的时钟 (8M频率) 精度较差2、HSE:高速外部时钟信号 精度高 来源(1)HSE外部晶体/陶瓷谐振器() (2)HSE用户外部时钟3、LSE:低速外部晶体 32.768kHz 主要提供一个精确的时钟源 一般作为RTC时钟使用在
STM32内置和外置的精度差别STM32系列处理好像都有内置的RC振荡器,这个内置RC振荡器可以代替外置,可以节省成本和PCB空间。我之前有几个设计都是使用的内置的,觉得使用起来很方便,我也知道内置振荡器的精度不如外置的,但是一直没有遇到对于振荡器的精度有十分严格的要求的应用。不过这次对付一个对时间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应用,我发现了内置RC振荡器和外置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而其我使
STM32外部和内部切换 以前做STM32的项目都是移植的正点原子官方的Demo,是默认使用外部8MHz,倍频到72MHz来实际运用的,实际上大家为了麻烦也都是用的这种方法。 最近有几个项目都没有外部,是使用内部,虽然精度相对来说没有外部的高,但是项目也没有使用到很精确时钟的地方。下面来分析一下怎么在正点原子官方Demo的基础上修改成内部。 首先要明确的是内
关于的那些事……,在板子上看上去一个不起眼的小器件,但是在数字电路里,就像是整个电路的心脏。数字电路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时钟,的好坏,电路设计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所以说是智能硬件的“心脏”。              &nbsp
STM32的通信接口STM32主要用的通信接口有USART、IIC、SPI、USB、CAN。这些通信接口的主要目的是将设备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扩展硬件系统。 在串口通信中有着TTL、RS232、RS485等电平标准。其中TTL和RS485都为正逻辑,只有RS232为负电压表示1,正电压表示0.TTL:+3.3V或+5V表示1,0V表示0.RS232:-3V—— -15V表示1,+3V——+15
    在很多数字集成电路中都要用到实时时钟( RTC,  Real Time Clock ) , 而确保RTC工作计时正确的关键部分就是32 .756k Hz 的晶体振荡器电路. 本文先容了集成32.768KHZ晶体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及留意事项, 并用Matlab验证了理论分析, 用Cadence  Spectre 仿真了电路. &nb
一、实验工具:STM32开发板一块、L298N电机驱动、直流电机以及用到的软件(STM32CubeMX、keil4) 二、编码器原理1.概述:编码器是一种将角位移或者角速度转换成一串电数字脉冲的旋转式传感器。编码器又分为光电编码器和霍尔编码器,我们这里用到的是霍尔编码器。2.霍尔编码器工作原理:一种通过磁电转换将输出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霍尔编码器室友霍尔马盘和霍尔
转载 2024-09-25 08:19:37
244阅读
STM32基础知识3-STM32串口USART1的使用方法和程序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与使用工业标准NR 异步串行数据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工数据交换。 USART利用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提供宽范围的波特率选择,支持同步单向通信和半双工单线通信。 1、STM32固件库使用外围设备的主要思路 在STM32中,外围设备的配置思路比较固定。首先是使能相关的时钟,一方面是
转载 2024-09-12 20:32:36
55阅读
红外寻迹传感器驱动红外寻迹传感器具有一对红外线发射管与接收管,发射管发射出一定频率的红外线,当检测方向遇到障碍物(反射面)时,红外线反射回来被接收管接收,经过比较器电路处理之后,输出接口会输出一个数字信号(低电平或高电平,取决于电路设计),有效范围一般为2~30CM。传感器主动红外反射探测,因此反射率和形状是探测距离的关键。其中黑色探测距离小,白色距离大;小面积物体距离小,大面积距离大。本实例将演
 文章目录ADC+TIM+DMA采集交流前言模式简介工程建立时钟配置ADC配置配置串口代码生成代码编写串口重定向ADC采集代码硬件连接运行结果练习后记 模式简介ADC+TIM+DMA采集交流信号是电赛中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个技术。这个模式下单个ADC可以实现0-1M的任意可调采样率,采集20khz一下的信号轻轻松松。F1的ADC支持许多触发信号,这里选择TIM3的TRGO事件作为触发信号
  目录目录一、第一个汇编程序的创建过程(基于MDK)二、HEX文件格式的分析说明三、汇编语言"hello_world"程序——LED灯闪烁四、总结五、参考文献一、第一个汇编程序的创建过程(基于MDK)1、双击打开keil_uVsion5(也叫MDK),进入软件界面2、找到左上角的project后下拉选择new_uVsion_project新建工程项目,项目名可自行定义,此处我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