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性能为王:微服务架构中的多级缓存设计前一讲我们学习了利用 Seata 构建微服务环境的分布式事务架构,通过完整的案例也了解了 Seata 的执行过程。本讲咱们探讨缓存这个话题,看在微服务环境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多级缓存架构。本讲涉及三方面内容:Web 应用的客户端缓存;应用层静态资源缓存;服务层多级缓存。首先,咱们先讲解微服务架构的多级缓存设计。微服务架构中的多级缓存设计提到缓存,想必每一位软件
1). Fegin 的基础功能FeginClient 注解@Target(ElementType.TYPE)修饰,表示FeginClient注解的作用目标在接口上。FeginClient注解对应的属性:name : 指定FeginClient 的名称,如果项目使用了Ribbon , name属性会作为微服务的名称,用于服务发现。url:url一般用于调试,可以手动指定@FeginClient 调用
转载 2024-04-16 15:46:54
18阅读
目前市面上很多互联网公司还是用的mysql数据库,然而mysql对于高并发(QPS),高访问量的请求还是比较乏力,就有了各种sql优化以及缓存的应用,提高sql性能和减轻并发量,但是这些还是满足不了海量用户请求以及数据sql数据处理。应用而出的ElasticSearch等搜索引擎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挖掘,但是这种第三方框架,对数据库本身的性能还是没有提升,于是便有了数据库的分库,读写分离分表,拆分
转载 2024-03-07 14:46:46
94阅读
前几天完成了mysql搭建一个主从复制,现在用搭建好的环境来springk来实现读写分离参考 1.首先看spring是如何得到连接的public Connection getConnection() throws SQLException { return determineTargetDataSource().getConnection(); } public
为什么需要读写分离?简单来说 数据访问量大,读写都在一个库时,当执行写操作时,会把记录锁定,行在读时会被锁定。 定义一个主库 负责写操作(CUD),而其他从库负责(Read) 操作。注意事项一:对每次的sql语句检查下是select 还是 Insert,update,Delete操作 ,根据操作性质按照负载均衡算法选择 适合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注意事项二:多个只读从库,在接收到大量读操作时,需要
# 实现Spring Cloud Redis读写分离教程 --- ## 一、流程概览 下面是实现Spring Cloud Redis读写分离的流程表格: ```mermaid gantt title Spring Cloud Redis读写分离流程 section 步骤 创建Redis集群配置文件 :a1, 2022-02-25, 1d 配置读写分离
原创 2024-06-27 05:43:47
28阅读
引文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Spring AOP + mybatis插件实现拦截数据库操作并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主要适用于系统中需要对数据操作进行记录、在更新数据时准确记录更新字段核心:ThreadLocal、AOP、mybatis插件(拦截器)、mybatis-Plus实体规范、数据对比实现思路使用注解DataLog标记需要记录操作日志的接口或方法进入Aop进行数据初始化,告知mybati
转载 9月前
84阅读
        最近项目中需要接入  Redis CacheCloud,   CacheCloud是一个开源的 Redis 运维监控云平台,功能十分强大,支持Redis 实例自动部署、扩容、碎片管理、统计、监控等功能, 特别是支持单机、sentinel 、cluster三种模式的自动部署,搭建redis集群一步到位轻松
转载 2023-09-03 09:58:49
46阅读
环境概览框架版本号Spring Boot1.5.12.RELEASESharding-JDBC2.0.3MyBatis-Plus2.2.0 前言介绍Sharding-JDBC是当当网的一个开源项目,只需引入jar即可轻松实现读写分离与分库分表。与MyCat不同的是,Sharding-JDBC致力于提供轻量级的服务框架,无需额外部署,底层是对JDBC进行增强,兼容各种连接池和ORM框架
转载 2024-08-28 20:12:58
64阅读
前后端分离已经在慢慢走进各公司的技术栈,不少公司都已经切换到这个技术栈上面了。即使贵司目前没有切换到这个技术栈上面,松哥也非常建议大家学习一下前后端分离开发,以免在公司干了两三年,SSH 框架用的滚瓜烂熟,出来却发现自己依然没有任何优势!其实前后端分离本身并不难,后段提供接口,前端做数据展示,关键是这种思想。很多人做惯了前后端不分的开发,在做前后端分离的时候,很容易带进来一些前后端不分时候的开发思
MySQL主从复制与读写分离实验前环境准备Linux两台MySQL数据库一主一从开始搭建MySQL主服务器安装ntp[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ntp -y修改ntp主配置文件# 在配置文件里面添加server 127.127.100.0 //本地是时钟源//fudge 127.127.100.0 stratum 8 //设置时间层级为8(限制在15内)//#开启
数据库容器化作为下一代数据库基础架构基于编排架构管理容器化数据库采用计算存储分离架构 这和我们在私有 RDS 上的技术选型不谋而合,尤其是计算存储分离架构。 在我们看来,其最大优势在于: 计算资源 / 存储资源独立扩展,架构更清晰,部署更容易。将有状态的数据下沉到存储层,Scheduler 调度时,无需感知计算节点的存储介质,只需调度到满足计算资源要
转载 2024-05-20 10:51:37
43阅读
SpringCloud Stream消息分组集群消费下的分组1)分组的意义2)分组实战3)测试数据持久化 消息分组有2个好处,分别是集群合理消费、数据持久化。集群消费下的分组1)分组的意义分组在项目中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通常应用于消息并发高、消息堆积的场景,这些场景服务消费方通常会做集群操作,一旦做集群操作,我们又需要项目中的消费者合理消费,比如用户打车支付完成后,我们需要增加用户积分同时修改订
转载 2024-05-17 11:17:23
39阅读
前言springcloud作为微服务的主流技术早已开始流行开来,我们要明白的一点是:springcloud并不是像我们之前学过的一些比如Hibernate、springMVC、Mybatis框架那样是个单独的框架。反之,springcloud是一系列技术的整合,它把好用的微服务组件进行了整合,相当于是一个筐,里面放入各种各样和微服务相关的服务框架组件。它本身有版本之分,它所管理的微服务组件也有各种
前言Spring Security网络上很多前后端分离的示例很多都不是完全的前后分离,而且大家实现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靠自己写拦截器去自己校验权限的,有的页面是使用themleaf来实现的不是真正的前后分离,看的越多对Spring Security越来越疑惑,此篇文章要用最简单的示例实现出真正的前后端完全分离的权限校验实现,spring全家桶共享,总结了大厂面试真题,资深架构师学习笔记等。1.
转载 10月前
25阅读
在Matrix-web后台管理系统中,使用到了数据库的读写分离技术。采用的开源的Sharding-JDBC作为数据库读写分离的框架。Matrix-Web后台数据库这一块采用的技术栈如下:使用Mybatis-Plus作为ORM框架使用Druid或者HikariCP作为数据库连接池使用Sharding-JDBC 作为数据库读写分离的框架本篇文章将讲述在Sharding-JDBC在Matrix-Web中
 参考视频教程:   SpringCloudue前后端分离开发企业级在线视频课程系统 (://.notescloud.top/goods/detail/1306)springcloudhichat(前后端分离)一个简单的移动web聊天室,做这个小项目主要是想体验当今时代的一些新潮的技术,尤其是springcloud和vue,所以里
it
转载 2021-10-03 20:39:12
898阅读
17点赞
1评论
前面文章已经介绍过数据库到主从复制功能,不懂到同学可以看下主从复制实现机制 也可以参考 博客,废话不多说, 直接上代码实现今天到主题课程,有错误到地方欢迎指出 一:课程到技术要求 1) 对springboot 有一定到基础 2)对mybatis有一定基础 3)对maven 有一定基础 二:技术应用版本 1)eclipse Luna Service Release 2 (4.
SpringCloud(第 043 篇)链接Mysql数据库简单的集成Mybatis框架访问数据库-一、大致介绍1、访问数据库,自然少不了一些持久化框架,而我本身也是Mybatis框架的支持者; 2、Mybatis是那种专注于sql的框架,对象映射以及输入输出都是由框架自动完成; 3、因此本章节就简单小试牛刀尝试下如何使用Mybatis持久化框架进行对数据的操作;二、实现步骤2.1 添加 mave
转载 2024-07-08 06:46:54
141阅读
2020-04-07:因为期间在找工作,所以拖了一段时间,管理后台和小程序都已经写好了,还做了一些改变为啥叫它轻博客,这是临时想的名字,因为目前它的功能没有那么多,很简单的一些功能,为了不太Low就取个比较清新的叫法,之前是想叫VBlog,但是后面发现有大佬已经写了个叫VBlog的了,还是别跟人家重名好了。。。 配置文件因为有比较机密的配置,所以上传的是github的,大家根据需要再自己改 数据库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