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最近发现SIMULINK其实是可以转成C语言的(再次感叹MATLAB的神奇),这个功能大大地减少了我的工作量。由于时间不允许,在转换过程中我没有对这里的一些细节进行研究,而且网络上关于这个方法把这个方法的文章不多(主要是本人懒得看英文资料……),所以把它写成博客,既方便以后回来看也希望能和大家交流。本人编程基础差且没有对这个方法进行深究,这篇文章仅作为本人笔记和交流知识的作用,文中很可能有大量
Simulink是MATLAB的一个集成工具箱,用于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与MATLAB不同的是Simulink的图形化编程功能,但是使用Simulink的时候,有时候需要和MATLAB进行数据交互,本文就介绍Simulink和MATLAB数据交互的两种方法。1 Simulink的数据输出Simulink输出数据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to workspace模块直接将数据输出到MATLAB的工作区
转载 2024-01-04 15:49:44
517阅读
文章目录SIMULINK 建模模型转代码自动生成代码的处理代码编译.so动态链接库文件.so路径设置编写程序调用引用动态链接库编译运行查看效果后续 SIMULINK 建模处于测试需要,建立简单的SIMULINK模型一个,实现加法功能。两个输入,一个输出。之后使用转代码功能将模型转为代码。 如图:两个输入“a1,a2”,一个输出“o”模型转代码转代码这一步最容易出问题,一些参数设置的好不好直接决
转载 2024-10-02 12:26:06
341阅读
01-初识Simulink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开发的 MATLAB 仿真工具之一,其于要功能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 利用 Simulink 对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可以对系统进行适当的及时修正或者按照仿真的最佳效果来调试及确定控制系统的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减少设计系统过程中反复修改的时间,从而实现的效率地开发实际系统的目标。一、如何打开Simulink1、在命令行
生成代码是基于模型设计的重要环节。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手动生成一下代码来验证一些简单的问题,譬如想知道某种配置或者某种模型会生成什么形式的代码。本文会结合一个简单的模型,描述生成嵌入式代码的最简配置流程。同时简要分析在Simulink默认配置下所生成的代码。不同版本的Matlab生成的代码可能有少许区别,本文基于Matlab2018a环境。 文章目录1 创建模型2 代码生成配置3 代码分析3.1
转载 2024-08-01 15:58:13
634阅读
作者柚籽Simulink 模型的自动代码生成?简单来说,在我们的 “大” 项目中,需要实现很多算法,其中比如 myfilter。现在不手写C了,而是搭建Simulink框图。对那些算法比C语法熟悉的人来说,这是个福音。算法实现方便,测试方便……(此处省略Simulink优势一万字。)Simulink 模型的测试验证非常重要,然而这里不讨论。总之,算法没问题之后,通过自定代码生成工具Coder“翻译
上一期《Simulink代码生成基础体验教程》中介绍了如何使用Simulink生成代码,及生成代码的一些设置。阅读过上一期的朋友们想必对如何生成代码已经有了解,但很多人会问【思想】生成的代码如何使用?本期【思想】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将Simulink自动生成的代码移植到嵌入式开发环境。控制器基础介绍首先要搞清楚控制器底层驱动(BWS)的大致工作流程。本期不是专门讲底层如何设计,所以抛开Bootlo
为什么要用logging模块在实际应用中,日志文件十分重要,通过日志文件,我们知道程序运行的细节;同时,当程序出问题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日志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在我们写程序时,也可以借助logging模块的输出信息来调试代码。但是很多人还是在程序中使用print()函数来输出一些信息,比如: print 'Start reading database' records = model.
1.算法描述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Sine Pulse Width Modulation)是用所期望的正弦波为“调制波”(Modulation Wave),而以N倍于调制波频率的三角波为“载波”(Carrier Wave)的一种逆变器控制技术。SPWM技术的控制的特点是原理简单、通用性强、控制方便、调节灵活,能有效降低谐波分量、稳定输出电压,是一种比较好的波形改善法,在目前中小型逆变器中获得了
转载 7月前
57阅读
SIMULINK中,示波器常用来作为输出工具,将模型的运行结果展现在人们面前。它把信号按照时间的顺序在二维坐标轴上显示出来。示波器的横坐标表示时间轴,纵坐标表示信号的强度。仿真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需要改变坐标轴的设置。1、右击显示界面,点选AXESPROPERTIES弹出的设置菜单该菜单主要用来设置Y轴的数值范围和标题。2、点击PARAMETERS图表,进入的参数设置菜单GENERAL下的设置如下
1_simulink简单入门_simulink仿真PID控制2_simulink搭建RCL_电阻电感电容模块毕业前想去做物联网还是或者linux,结果玩了一年多的电机控制,早就深知matlab/simulink绕不过的,拖到现在,下班晚上再把大学自控做实验用的matlab捡起来,再去b站学习simulink。做控制,matlab/simulink是绕不过的,这是个很强大的仿真工具。如果初学simu
转载 2023-12-21 10:48:26
309阅读
本文研究Simulink中的For Iterator子系统及其生成的代码。 文章目录1 Simulink中的For Iterator子系统2 For Iterator子系统建模示例3 For Iterator子系统的代码4 总结 1 Simulink中的For Iterator子系统不管是在C语言还是Matlab脚本编程的时候,都避免不了使用for循环来反复执行某一段代码。在Simulink中,也
这段时间一直在用matlab的simulink,因为毕设需要,在此记录一些学习心得。首先要先了解simulink是什么,据维基百科上说:Simulink是The MathWorks公司开发的用于动态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的多领域仿真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工具,常集成于MathWorks公司的另一产品MATLAB中与之配合使用。Simulink提供了一个交互式的图形化环境及可定制模块库(Library),可对各
简 介: 编写了利用Python控制MM32-LINK自动下载程序,这可以减少在开发过程中的操作。MM32-LINK在打开程序过程中,对话框的标题出现错误,“Load form file”,应该修改成“Load from file”。关键词: MM32-LINK,Python,模拟鼠标,自动程序下载 MM32-LINK 目 录
第一步 打开模型 首先我们要确保模型仿真是正确的,即能够正常仿真。第二步 将输入和需要的输出换成input和output模块第三步 离散化模型如果你的模型中有连续模块,比如积分环节,那麽一定要离散化,否则即使生成C代码也会报错。 点击设置 设置求解器,采样时间。 最后点击Apply,点击OK。 点击Analysis->Control Designer->Model Discretize
##MATLAB之Simulink(二)##利用switch模块将正弦信号变为方波信号今天给大家展示一个simulink电路仿真,将正弦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下面开始教程:1.首先直接在MATLAB命令行中输入simulink或者直接点击图标运行。2.新建一个空白编辑界面。3.打开模型库,按照下面的电路将模型拖动到相应位置并连接。这里要注意的是示波器,默认为一个输入端,我们需要将其变为两个:双击示波
前言一个完整的控制器(xCU)嵌入式程序在逻辑架构均可分为两层:一个是应用逻辑层(Application Software),用来表达整个控制逻辑的实现算法;还有一个是基础软件层(Basic Software)也就是常说的底层驱动,负责芯片功能进行初始化,例如:定时器、锁相环、CAN、SPI等。逻辑层与基础软件层之间需要有一个接口层(Interface Layer)实现数据的交互。Simulink
文章目录1、使用simulink搭建PID框架1、使用官方PID框架2、从PID的原理搭建3、调节分析2、simulink联合cubumx生成代码1、单级PID生成测试2、串级PID生成测试3、对于串级PID的理解 最近正好做我旁边的兄弟一直在做simulink仿真飞行器的设计,我一时兴起,就也想来试试看看会有什么效果,于是决定来上手摸一摸看看咋样,使用之后感觉simulink的功能还是很强大
转载 2024-06-18 23:04:13
719阅读
文章目录(〇) 前言(一) Simulink的启动(二) 系统仿真模型的创建(三) 仿真参数的设置 (〇) 前言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熟练掌握Simulink可以帮助我们在做项目的时候进行仿真
转载 2024-05-15 12:22:04
209阅读
Simulink入门学习笔记,欢迎批评指正! 资源:Simulink仿真及代码生成技术入门到精通(孙忠潇 编著) 17.1 基于模型的设计 基于模型设计是一种流程,较之传统软件开发流程而言,使开发者能够更快捷、更高效地进行开发。适用范围包括汽车电子信号处理、控制系统、通信行业和半导体行业。V字模型开发流程整体描述: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可执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