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数组也是家常便饭,但是经常出现越界使用数组也能编译通过的奇怪问题,和我们书中学习的很不一样,怎么折腾也不知道为什么,郁闷了吧!哈哈哈,别慌,这里就给你答案啦。函数中分配的数组,不是使用动态分配的那就就是自动分配的,就是在线程栈的内存空间分配的。如果使用动态分配,即使用malloc或者new等来分配的,则是在堆中分配的。堆是是一块单独的内存块,供各个进程线程来使用的。而在栈中分配的内存,会自动分
在平时的代码练习中,数组越界访问当然是会被规避的。然而,如果运行了令数组越界访问的代码,会产生什么后果?如果我们从未了解过,可能会下意识地认为,编译器会报错、阻止程序运行,或直接挂掉程序。事实上还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果:死循环。循环遍历数组时,如果遍历的数组下标超出数组长度,程序无休止地卡在了循环体内。这和栈中数组与循环变量(局部变量)创建的位置紧密相关。本文从创建数组和局部变量的内存解析角度,对上
转载 2024-01-12 02:23:44
264阅读
下面的程序可以正常运行,但是如果注释掉定义变量b这行代码,程序在运行时直接崩溃,请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int main(){ cahr *a=new char[32]; int b[8]; int c[128]; c[128]=0; c[129]=0; c[130]=0; strcpy(a,"hello"); cout<<a<<endl; }程序中显然存在内存越界问题,由于
最近在网易云捕上看到一些数组越界导致的崩溃日志,所以决定数组越界做一些处理。崩溃报错信息在项目的开发中,笔者一般遇到的问题就是,数组越界:-[__NSArrayM objectAtIndex:]: index 0 beyond bounds for empty array; -[__NSArrayM objectAtIndexedSubscript:]: index 0 beyond bound
数组越界其实是很基本的问题,但是解决起来除了count的判断,还有每个调用的时候都要去判断一遍对于不明确的数据总会有崩溃的风险然而 每次调用都判断 那是太累了so 。。runtime&category提供了一个比较简洁的解决方案首先把NSArray/NSMutableArray的objectAtIndex方法通过objc的runtime 里面method swizzle把方法进行替换+ (
转载 2023-05-18 15:59:32
132阅读
内存越界,为什么会崩溃越界操作引起的崩溃根源一般是下面两种情况 1.权限问题 – 访问了没有相应访问权限的地址.一般读越界引起崩溃都是这种. 多数写越界也会直接或间接引起这种问题. 2.代码执行出错 – 执行了非法的代码或是由数据错误引起的代码执行异常. 这种错误多由写越界引起.比如写坏了栈导致执行的非法代码,读取错误数据. 写坏了堆引起堆管理代码执行异常等等.越界就好比踏进了地雷区。很可能生还,
有时候项目中总是出现一些无法预知的情况,导致数组越界是程序crash,如果这种意外情况无法避免,那么只能从侧面采取保护措施。我先从网上找答案,我想其他人也肯定遇到过相同的情况,如果有好的解决方案,直接采用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网上搜索的结果令人有些失望。下面还是记录一下我自己的解决方案,以及和网上解决方案的差异。crash的具体几种情况取值:index超出array的索引范围添加:插入的objec
当我们把数据插入到数组的时候,需要先判断该对象是否为空值,非空才能插入,否则会引起崩溃。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即使我插入的是空值,也不会引起崩溃呢:1.继承于这个类,然后通过重写方法(很常用,比如基类控制器,可以在视图加载完成时做一些公共的配置等) 2.通过类别重写方法,暴力抢先(此法太暴力,尽量不要这么做) 3.swizzling(本文特讲内容)@interface NSOb
首先,分析一段c语言代码的运行结果#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 { int arr[3]; int i=0; for(;i<=3;i++) { arr[i]=0; printf("Hello world!\n"); } return 0; }这段代码的运行结果并非是打印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int i = 0; int arr[3] = {0}; for(; i<=3; i++){ arr[i] = 0; printf("hello world\n"); } return 0; } https://phonzia.gi
转载 2019-12-02 10:20:00
292阅读
2评论
int arr[3] = {0}; arr[3] = 1;数组越界赋值错误信息:Run-Time Check Failure #2 - Stack around the variable 'arr' was corrupted“在某个变量附近的内存被破坏了,如果出现此类问题,一般表示我们的程序存在内存越界。 ”int arr[3] = {0}; for(int i = 0; i <
转载 2023-06-07 20:48:30
216阅读
1、在C++中,能够採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创建一个某种类型T的对象的数组。3种经常使用的方法例如以下:#define N 10 //数组的长度N在编译时已知 T static_array[10]; int n = 20; //数组的长度n是在执行时计算的 T* dynamic_array = new T[n]; std::vector<T> vector_array;
转载 2024-04-16 15:34:53
192阅读
1)越界C语言数组是静态的,不能自动扩容,当下标小于零或大于等于数组长度时,就发生了越界,访问到数组以外的内存。调试以下代码#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3] = { 10,20,30 }, i; for (i = -2;i <= 4;i++) { printf("a[%d]=%d\n",i,a[i]); } return 0; }可
转载 2024-03-07 21:50:13
194阅读
实验目的利用数组越界的特性,去填充不能利用栈溢出的方法去覆盖的值。 通过这次实验,使我们掌握利用数组越界去继续泄露的方法。实验文件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LyKYjdLXjLKjRHoivhYnQ 提取码:m6ra 我们主要通过2019年4月信息安全国赛的you_pwn来介绍一下怎么去利用数组越界。实验步骤首先介绍一下数组越界的原理: 数组越界分两种:一个是堆中的
一. 前言最近很多初学java的小伙伴,甚至有些学习到JavaWeb或框架阶段的小伙伴跑来问健哥,该如何解决Java中的ArrayIndexOutOfBounds Exception数组越界异常。既然这个异常这么常见,那么健哥就在这里手把手地教大家分析解决掉这个问题,让你以后不再被这个异常给吓退。二. 异常现象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段代码。这段代码运行时就会出现ArrayIndexOutOfBoun
转载 2023-07-19 13:17:52
162阅读
作者:wenyinfeng 转载时,请注明原文出处,谢谢!   //: concurrency/SynchronizationComparisons.java //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xplicit Locks // and Atomics versus the synchronized keyword. import java.ut
原创 2013-05-05 17:34:47
6831阅读
如何处理数组越界而不会让程序崩溃?数组越界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有时候,你的程序中,因为数组越界崩溃了,很难找,理想的状态是,数组越界的时候给我们返回nil就好了.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RootViewController.m// BeyondTheMark//// Copyright (...
转载 2014-07-12 05:47:00
207阅读
2评论
#include <stdio.h> //数组越界 int main() { int arr[10] = {1,2,3,4,5,6,7,8,9,10};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printf("%d\n",arr[i]);//当i=10的时候,越界访问了 } return 0; }
原创 2024-02-12 16:05:52
58阅读
 也许吧,每每接触某些新东西的时候,都有点犯晕吧,这不是应该要的。第一次接触ios越狱开发,也是这样吧。这篇主要是从无到有的说一下ios越狱的开发,网上很多的教程大部门都比较旧了吧,放在新设备上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使人很是头疼。 从windows转到mac下开发,总有这个那个的不适应。习惯了vs的开发,突然用起了xcode难免有些为难,不是说xcode不好,两者都是非常好用
数组越界问题在 C 语言中,数组必须是静态的。换而言之,数组的大小必须在程序运行前就确定下来。 然而,在 C 语言中,为了提高运行效率,给程序员更大的空间,为指针操作带来更多的方便,C 不检查数组下标的取值是否在合法范围内,也不检查数组指针是否移出了数组的合法区域。 因此,在编程中使用数组时就必须格外谨慎,在对数组进行读写操作时都应当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免对数组的操作超过数组的边界,从而发生缓冲区溢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