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Python挂单指南 ## 1. 流程概述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Python挂单的整个流程。我们可以将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连接到交易所API | | 2 | 创建订单对象 | | 3 | 填充订单信息 | | 4 | 发送订单到交易所 | | 5 | 监听订单状态 | ## 2. 具体步骤及代码 ### 步骤1
原创 2024-05-30 06:27:47
33阅读
MySQL数据库大小是一个关键的性能参数,直接影响到数据库的读写效率和空间利用率。在这篇博文中,我将会详细描述如何解决MySQL数据库大小的问题,从技术原理到案例分析,力求全面和深入。 ## 背景描述 MySQL数据库大小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大小指的是数据库数据存储块的大小,通常取决于具体的存储引擎以及系统配置。为了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追溯到历史背景。 1. **早期也是极为
原创 7月前
36阅读
  现在给大家介绍SQL Server 2008 R2如何存储数据 SQL Server 中数据存储的基本单位是。为数据库中的数据文件(.mdf 或 .ndf)分配的磁盘空间可以从逻辑上划分成(从 0 到 n连续编号)。磁盘 I/O 操作在级执行。也就是说,SQL Server 读取或写入所有数据。 区是八个物理上连续的的集合,用来有效地管理。所有都存储在区中。 &
推荐 原创 2014-01-23 17:43:50
3200阅读
1点赞
为了保证物理内存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内存空间浪费,Linux把进程当前使用的内存部分加载到物理内存里,而不使用的部分则暂不加载。PostMaster进程注册共享内存时,系统只是分配一个虚拟的地址空间,并不直接分配物理内存。当有实际的内存访问时,CPU才会将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内存的一个地址上。维护这个映射关系的就是PageTable,它负责将虚拟内存地址转换成物理内存地址。Linux的内存管理采取
推荐 原创 2022-03-24 11:28:08
1856阅读
1点赞
本地管理表空间中设置不同大小的db_block_size时数据文件头保留空间对应如下:--?? db_block_size=2KB,文件头保留32个数据块,即64KB。 db_block_size=4KB,文件头保留16个数据块,即64KB。 db_block_size=8KB,文件头保留8个数据块,即64KB。 db_block_size=16KB,文件头保留4个数据块,即64KB。 db_
Internal Layout of a Heap Table FileInside the data file (heap table and index, as well as the free space map and visibility map), it is divided into pages (or blocks) of fixed length
转载 2022-07-28 17:53:10
199阅读
分析(3),(4)说明该时间点确实有大量数据写入,但是12点左右的时候数据以脏的形式保存在buffer pool中,而17点的时候脏被大量写入到磁盘中。通过(5)可以看出12点的时候脏是在update操作结束后缓缓刷入磁盘,而17点的时候脏被直接刷入磁盘。可见导致数据库性能陡降的原因就是脏刷盘,12点的时候性能没有明显相加的原因就是没有突发的脏刷盘。3、InnoDB数据存储InnoDB
主流总结下MYSQL。sqlSever 和oracle寻呼代码数据库。如下面:MySQL:select * from TableName where …… limit start_th , count_num; SqlSever:select top count_num from TableN...
转载 2015-07-20 20:07:00
64阅读
2评论
这是一篇偏市场方向的,隐去了最后关于投资标底的部分。 ...
转载 2021-07-06 15:05:11
329阅读
摘要: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主流文章,只是按照个人理解稍作整合,后面附有参考链接。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上主流文章,只是按照个人理解稍作整合,后面附有参考链接。一、摘要本文以MySQL数据库为研究对象,讨论与数据库索引相关的一些话题。特别需要说明的是,MySQL支持诸多存储引擎,而各种存储引擎对索引的支持也各不相同,因此MySQL数据库支持多种索引类型,如BTree索引,哈希索引
 以下是数据库同步复制产品PAC的介绍        
所谓数据库损坏也就是说数据库中的某些页面被损坏了。对于DB2而言,页面是操作系统分配的最小数据单元,它在主内存与任何其它辅助存储(比如硬盘驱动器)之间传输。坏问题可能会对系统造成严重的性能冲击。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频繁的数据库宕机。一、坏的产生数据库可能在页面的写入、读取、存储、传输或处理过程中发生,这会向原始数据引入一些非计划中的更改。数据库问题的一些常见原因:文件系统的损坏。
转载 2018-03-01 15:59:29
5288阅读
这是一篇偏市场方向的,隐去了最后关于投资标底的部分。 ...
转载 2022-01-18 13:44:49
60阅读
一、什么是 "刷脏"在MySQL使用InnoDB存储引擎时,数据首先被写入到内存中的缓冲池。这些数据在某个时间点会被写入(或者说“刷新”)到硬盘上。已经在内存中修改但尚未写回磁盘的页面我们称之为“脏”,而"刷脏"就是将这些更改写回磁盘的过程。二、InnoDB 刷脏的控制策略1、背景刷新(Background Flushing)InnoDB 会在后台进程中持续进行数据的刷新操作。当脏
其实我们最初管理MySQL数据库权限管理和数据库实例大小预估是没有经验,也比较粗糙的。在此之前这方面经验比较欠缺。自从有了那起线上故障后,我们对线上数据库管理权限进行了分级。同时从规范上要求DBA必须使用不同的管理用户来维护数据库。对于数据库实例大小,由于是从Oracle转过来的,之前没有太多概念。这次故障后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改进。三年前的某天,一位DBA在做线下支持工作的时候,不小心把应该在线下执
概要: 我们知道InnoDB采用Write Ahead Log策略来防止宕机数据丢失,即事务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内存数据,这样就产生了脏。既然有重做日志保证数据持久性,查询时也可以直接从缓冲池中取数据,那为什么还要刷新脏到磁盘呢?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同时缓冲池足够大,能够缓存所有数据,那么是不需要将缓冲池中的脏刷新到磁盘。但是,通常会有以下几个问题: 服
  我们知道InnoDB采用Write Ahead Log策略来防止宕机数据丢失,即事务提交时,先写重做日志,再修改内存数据,这样就产生了脏。既然有重做日志保证数据持久性,查询时也可以直接从缓冲池中取数据,那为什么还要刷新脏到磁盘呢?如果重做日志可以无限增大,同时缓冲池足够大,能够缓存所有数据,那么是不需要将缓冲池中的脏刷新到磁盘。但是,通常会有以下几个问题:服务器内存有限,缓
目录前言1、Runstats的用法1.1 什么是Runstats?1.2 用法1.3 存在的问题1.4 使用情况1.5 运行策略2、数据移动Export、Import和Load的用法2.1 数据移动的手段2.2 导入导出文件类型2.3 Export、Import和Load的用法3、Reorg的用法3.1 什么是Reorg?3.2 语法3.3 示例4、Comment的用法前言在进行数据库
转载 2024-03-19 20:16:13
100阅读
PG默认每个page的大小为8K,PG数据写入是以page为单位,但是在断电等情况下,操作系统往往不能保证单个page原子地写入磁盘,这样就极有可能导致部分数据块只写到4K(操作系统是一般以4K为单位),这些“部分写”的页面包含新旧数据的混合。在崩溃后的恢复期间,xlog 里面存储的记录变化信息不够完整,无法完全恢复该页。PG为了解决这类问题,full_page_write机制孕育而生。什么是f
内存溢出OOM(Out Of Memory)内存溢出简单来说就是内存在运行的时候装不下了,就会出现内存溢出。引起内存溢出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内存中加载的数据量过于庞大,如一次从数据库取出过多数据;2.集合类中有对对象的引用,使用完后未清空,使得JVM不能回收【即ThreadLocal中出现内存泄漏过多,从而最终导致内存溢出】;3.代码中存在死循环或循环产生过多重复的对象实体【即不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