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的分类1.1 加锁的目的1.2 的类别二、乐观和悲观2.1. 乐观2.2. 悲观:三、共享与排他四、表五、意向六、行级七、记录(Record Locks)八、间隙(Gap Locks)九、临键(Next-Key Locks)十、mysql各种操作加锁情况10.1 SELECT ... FROM10.2 SELECT ... FOR UPDATE or SE
一、MySQL的作用数据库主要用于解决并发问题,当并发操作发生时,数据库依靠来控制这些并发请求对资源(是针对资源而非事务)的访问规则,因为被上锁的资源不会被其他事务修改,因为可以保证事务之间的隔离性与一致性。二、的分类与区别· 读:也叫共享、S,被上读数据可以被其他事务读,但是不能被其他事务加写。· 写:也叫排他X。被上写数据,可以被上锁的事务读写,但是其他事务不
转载 2023-09-22 18:11:18
82阅读
那么mysql究竟有哪几种类呢?一、按操作划分,可分为DML、DDL二、按的粒度划分,可分为表级、行级、页级(mysql BDB支持)三、按级别划分,可分为共享、排他四、按加锁方式划分,可分为自动、显示五、按使用方式划分,可分为乐观、悲观DML(data locks,数据),用于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其中包括行级(Row Locks (TX))、表级(table
数据库中有两种基本的类型:排它(Exclusive Locks,即X)和共享(Share Locks,即S)。当数据对象被加上排它时,其他的事务不能对它读取和修改。加了共享数据对象可以被其他事务读取,但不能修改。数据库利用这两种基本的类型来对数据库的事务进行并发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遇到的与锁相关的异常情况,如由于等待事务被挂起、死锁等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地解决,将严重影
转载 精选 2011-12-11 23:20:19
3400阅读
2点赞
此文章主要是对Oracle数据库机制的详细研究,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Oracle数据库类型,同时也阐述,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与锁相关 的异常情况,特别对经常遇到的由于等待而使事务被挂起的问题进行了及解决,并对死锁这一比较严重的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具体的分析过程。 数据库是一个多用户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
转载 精选 2012-02-01 10:53:59
582阅读
**** 是网络数据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当多个用户同时对数据库并发操作时,会带来数据不一致的问题,所以,主要用于多用户环境下保证数据库完整性和一致性。分类从数据库系统角度分为三种:排他、共享、更新。 从程序员角度分为两种:一种是悲观,一种乐观。悲观顾名思义,很悲观,每次去拿数据的时候都认为别人会修改,所以每次在拿数据的时候都会上锁,这样别人拿这个数据就会block(阻塞)
转载 2024-04-14 10:45:59
64阅读
锁定:通俗的讲就是加锁。锁定是 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引擎用来同步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个数据块的访问的一种机制。定义:当有事务操作时,数据库引擎会要求不同类型的锁定,如相关数据行、数据页或是整个数据表,当锁定运行时,会阻止其他事务对已经锁定的数据行、数据页或数据表进行操作。只有在当前事务对于自己锁定的资源不在需要时,才会释放其锁定的资
基本的封锁类型有两种:排它(X)和共享(S).所谓X,是事务T对数据A加上X时,只允许事务T读取和修改数据A,...所谓S,是事务T对数据A加上S时,其他事务只能再对数据A加S,而不能加X,直到T释放A上的S。 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了S,则T就可以对A进行读取,但不能进行更新(S因此又称为读),在T释放A上的S以前,其他事务可以再对A加S,但不能加X,从而可以
原创 2016-09-24 11:14:10
4021阅读
数据库和索引是数据库两大核心概念,了解索引,可以从 B+ 树,Hash 索引,页结构,缓存池,索引原则等
原创 2022-06-23 09:29:41
195阅读
前言:你把它不放在心上,你就永远不清楚它。这是这个阶段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当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就是要亲密的
原创 2022-10-17 15:51:19
171阅读
数据库 和索引是数据库两大核心概念,了解索引,可以从 B+ 树,Hash 索引,页结构,缓存池,索引原则等方面理解。理解锁,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为什么要加锁 加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当多个线程并发访问某个数据时,加锁,可以保证这个数据在任何时刻最多只有一个线程在访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的分类 可以按照粒度划分,可以按照数据库管理角度划分。 按照
转载 2021-06-09 12:21:27
200阅读
数据库
转载 2021-07-20 20:21:00
126阅读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并发控制的任务是确保在多个事务同时存取数据库中同一数据时,不破坏事务的隔离性和一致性,以及数据库的统一性。1. 什么是机制?数据库为什么要有机制?       机制:通过对访问数据库同一资源的并发事务进行顺序化,以防止数据库数据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nbsp
mysql数据库3—数据库1.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为我们想要隐藏于外界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在计算机中,是协调多个进程或线程并发访问某一资源的 一种机制,在数据库当中,除了传统的计算资源(CPU、RAM、I/O等等)的争用之外,数据也是一种供许多用户共享 访问的资源,如何保证数据并发访问的一致性、有效性,是所有数据库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的冲突也是影响数据 并发访问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数据库
(1)概念: 数据库是一个多用户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用户并发地存取数据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存取同一数据的情况。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加锁是实现数据库并发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当事务在对某个数据对象进行操作前,先向系统发出请求,对
转载 2017-04-13 13:59:00
104阅读
2评论
1.定义:数据库是一种机制,用于协调多个并发事务对数据库数据的访问。当多个事务尝试同时对相同数据进行读取或写入操作时,会引发数据一致性问题,数据库通过限制并发事务的操作,从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2.分类1)共享:也称为读。允许多个事务同时获取共享,以进行读取操作,共享不会互相排斥,允许并发读取,但是,共享和排他之间相互排斥,一个事务获得共享时,其他事务无法获得排他。2)
原创 2024-04-24 17:20:25
18阅读
1 前言 数据库大并发操作要考虑死锁和的性能问题。看到网上大多语焉不详(尤其更新),所以这里做个简明解释,为下面描述方便,这里用T1代表一个数据库执行请求,T2代表另一个请求,也可以理解为T1为一个线程,T2 为另一个线程。T3,T4以此类推。
转载 2012-06-05 10:50:00
203阅读
2评论
悲观
原创 2022-10-17 19:33:11
65阅读
一、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来保存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使用键值对存储数据。其他数据库事务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乐观:觉得不会冲突,不上锁,加个标记,如果标记改了就重新取。悲观:使用即上锁,效率低。共享:读,取得的可以读不可以写。排他:拿到的才可以读写。二、redisredis是内存数据库,kv存储,单进程单线程,将并发请求串行执行。数据类型:String、List、
转载 2023-11-09 20:37:57
142阅读
Java中的公平和非公平: 公平是指多个线程按照申请的顺序来获取 非公平即打破这个顺序,后来的线程也可以提前获取。 在ReentrantLock中可以通过改变构造方法参数,变化。但是在synchronized,则默认是非公平,无法更改。 可重入和不可重入 可重入:同一个线程在持有的前提下,可以多次获取成功。 reentrantLock:通过重写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