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定义数据不平衡分类是对各类别间样本的数目相差较大的数据集进行分类。例如:二分类问题中,一个样本总数为100,80个样本被标为类别1,剩下的20个样本被标为类别2。类别1比类别2的样本总数为4:1。这是一个不平衡数据集。实际生活中,故障检测,癌症检测,石油勘探都是不平衡数据。传统分类对于不平衡数据的不适用性传统分类方法有:决策树法,朴素贝叶斯分类,支持向量机,K近邻法,多层感知等。其中,
1.什么是类别不平衡问题如果不同类别的训练样例数目稍有差别,通常影响不大,但若差别很大,则会对学习过程造成困扰。例如有998个反例,但是正例只有2个,那么学习方法只需要返回一个永远将新样本预测为反例的学习,就能达到99.8%的精度;然而这样的学习往往没有价值,因为它不能预测出任何正例。类别不平衡(class-imbalance)就是指分类任务中不同类别的训练样例数目差别很大的情况。在现实的分类
一、数据不平衡1.1 什么是数据不平衡在学术研究与教学中,很多算法都有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数据分布是均匀的。当我们把这些算法直接应用于实际数据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因为实际数据往往分布得很不均匀,都会存在“长尾现象”,也就是所谓的“二八原理”。以二分类问题为例,假设正类的样本数量远大于负类的样本数量,通常情况下把样本类别比例超过4:1(也有说3:1)的数据就可以称为不平衡数据不平
常用的分类算法一般假设不同类的比例是均衡的,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不平衡数据集,比如广告点击预测(点击转化率一般都很小)、商品推荐(推荐的商品被购买的比例很低)、信用卡欺诈检测等等。对于不平衡数据集,一般的分类算法都倾向于将样本划分到多数类,体现在整体的准确率很高。但对于极不均衡的分类问题,比如仅有1%的人是坏人,99%的人是好人,最简单的分类就是将所有人都划分为好人,都能得到99%的准确率,显然这
1. 数据不平衡问题所谓的不平衡指的是不同类别的样本量差异非常大,或者少数样本代表了业务的关键数据(少量样本更重要),需要对少量样本的模式有很好的学习。样本类别分布不平衡主要出现在分类相关的建模问题上。 样本类别分布不均衡从数据规模上可以分为大数据分布不均衡和小数据不均衡。分布不均衡两种:大数据分布不均衡——整体数据规模较大,某类别样本占比较小。例如拥有1000万条记录的数据集中,其中占比5万条的
# 用Python实现不平衡数据分类的完整指南 在机器学习中,不平衡数据分类是一项常见的挑战。由于分类数据的类标签分布不均,这可能导致机器学习模型在少数类上的表现不佳。本文将为你展示如何使用Python处理不平衡数据分类,包括必要的步骤和代码示例。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处理不平衡数据分类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69阅读
数据不平衡的应对在比赛中经常会遇到数据不平衡的问题,各个类别之间的数据不平衡容易导致模型对数据量少的类别的检测性能较低。数据不平衡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大数据分布不均衡。这种情况下整体数据规模大,只是其中的少样本类的占比较少。但是从每个特征的分布来看,小样本也覆盖了大部分或全部的特征。例如拥有1000万条记录的数据集中,其中占比50万条的少数分类样本便于属于这种情况。小数据分布不均衡。这种
数据不平衡1.什么是数据不平衡一般都是假设数据分布是均匀的,每种样本的个数差不多,但是现实情况下我们取到的数据并不是这样的,如果直接将分布不均的数据直接应用于算法,大多情况下都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这里着重考虑二分类,因为解决了二分类种的数据不平衡问题后,推而广之酒能得到多分类情况下的解决方案。经验表明,训练数据中每个类别有5000个以上样本,其实也要相对于特征而言,来判断样本数目是不是足够,数据
最近在做的项目的数据集里的数据分布非常不平衡,虽然是简单的二分类任务,但是两类数据的比例相差有两个数量级。实现的代码里大多数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做专门的处理,只是在预测时简单的调小了阈值。因此查了一些解决数据分布不平衡的方法,在这里先总结一下,后面会单独挑出一些方法实现,并针对相应的代码和效果在写一篇文章。1.重新采样训练集可以使用不同的数据集。有两种方法使不平衡数据集来建立一个平衡数据集——欠采
数据:思维、技术、交易和人性Python爬虫大数据采集与挖掘(PPT、代码、视频)大都数分类假设输入的数据是理想的,不同类别样本数量是均衡的。但是,在现实中也经常遇到非平衡数据分类,比如信用卡欺诈检测、入侵检测等,相比于正常类数据,欺诈类、异常类数据在实际中能获得的数量是很有限的。一、数据层的主要方法       基于数据层的SMOTE算法(2002)是
好久没有更新自己写的文章了,相信很多读者都会比较失望,甚至取关了吧,在此向各位网友道个歉。文章未及时更新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在写Python和R语言相关的书籍,激动的是基于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书已经编写完毕,后期还继续书写R语言相关的内容。希望得到网友的理解,为晚来的新文章再次表示抱歉。本次分享的主题是关于数据挖掘中常见的非平衡数据的处理,内容涉及到非平衡数据的解决方案和原理,以及如何使用P
在处理不平衡分类问题时,业务场景的复杂性和数据不平衡性往往使得模型的训练变得更具挑战性。我们将逐步解析如何使用Python实现有效的不平衡分类,并分享我们在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时间轴如下,呈现出我们在不平衡分类项目上的关键里程碑: ```mermaid timeline title 业务增长里程碑 2019 : 分类项目启动 2020 : 第一次模型上线
原创 5月前
19阅读
目录数据不平衡处理常见处理方法1. 欠采样(下采样、Under-sampling、US)2. 过采样(上采样、over-sampling )3. 模型算法评价指标NLP数据增强1. UDA (Unsupervised Data Augmentation)【推荐】2. EDA (Easy Data Augmentation) 数据不平衡处理常见处理方法1. 欠采样(下采样、Under-sampli
目录概念解决方案一、数据层面1、重采样2、训练集划分方法二、算法层面1、 分类集成方法2、 代价敏感方法3、 特征选择方法4、其他算法分类评价指标(1)F-measure(2)G-mean(3)ROC 曲线以及 AUC概念类别数据不均衡是分类任务中一个典型的存在的问题。简而言之,即数据集中,每个类别下的样本数目相差很大。例如,在一个二分类问题中,共有100个样本(100行数据,每一行数据为一个
FocalLoss 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 anchor-based (one-stage) 目标检测网络的分类问题。后面实例分割也常使用。注意 这里是 目标检测网络的分类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分类问题,这两者是不一样的。 区别在于,对于分配问题,一个图片一定是属于某一确定的类的;而检测任务中的分类,是有大量的anchor无目标的(可以称为负样本)。 分类任务正常的 K类分类任务 的标签,是用一个K
本文作者用python代码示例解释了3种处理不平衡数据集的可选方法,包括数据层面上的2种重采样数据集方法和算法层面上的1个集成分类方法。分类是机器学习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它的最佳方法是从分析和探索数据集开始,即从探索式数据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 EDA)开始。除了生成尽可能多的数据见解和信息,它还用于查找数据集中可能存在的任何问题。在分析用于分类数据集时,
类别不平衡问题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在数据分布不平衡时,其往往会导致分类的输出倾向于在数据集中占多数的类别:输出多数类会带来更高的分类准确率,但在我们所关注的少数类中表现不佳。
转载 2023-05-24 11:07:02
468阅读
# Python 不平衡数据的处理 在机器学习任务中,数据集的平衡性直接影响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当数据标签的分布不均时,即某个类别样本数远多于其他类别样本数,就形成了不平衡数据集。不平衡数据集可能会导致模型偏向于多数类,从而忽略少数类的重要特征。 ## 1. 不平衡数据的特点 不平衡数据通常是指某些类别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而其他类别则有大量样本。这种情况在诸如欺诈检测、疾病预测等领域非常常见,
原创 8月前
57阅读
数据不平衡是机器学习任务中的一个常见问题。真实世界中的分类任务中,各个类别的样本数量往往不是完全平衡的,某一或某些类别的样本数量远少于其他类别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称这些样本数量较少的类别为少数类,与之相对应的数量较多的类别则被称为多数类。在很多存在数据不平衡问题的任务中,我们往往更关注机器学习模型在少数类上的表现,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制造业等领域的缺陷产品检测任务,在这个任务中,我们希望使用机器学习方
转载 2024-07-18 20:16:17
49阅读
1 定义在前景-背景类别不平衡中,背景占有很大比例,而前景的比例过小,这类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大多数边界框都是由边界标记为背景(即否定)类框匹配和标签模块如图 4(a) 所示。一般来说,前景背景不均衡现象 出现在训练期间,它不依赖于数据集中每个类的样本的个数,因为但对于样本来说,它不包含前景和背景的任何相关信息。2 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将前景背景类不平衡的解决方案分为四类:(i)硬采样方法,(ii)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