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网上已经有很多关于ONVIF开发的资料,这里概括介绍一下ONVIF协议以及介绍一下我自己在开发ONVIF网络摄像头的一些流程和经验,做个开发记录和经验总结,以备将来查看,也可供他人参考。如有错误,欢迎你的留言纠正,让我们共同成长。未完...2.ONVIF:    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
转载 2024-03-08 23:33:05
204阅读
什么是Onvif协议ONVIF规范描述了网络视频的模型、接口、数据类型以及数据交互的模式。并复用了一些现有的标准,如WS系列标准等。ONVIF规范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网络视频框架协议,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包括摄录前端、录像设备等)完全互通。基于Onvif协议的局域网发现通过Onvif协议在局域网广播,发现局域网中支持Onvif的设备,如摄像机等基于Onvif协议的探测可以指定具体的支持On
需求提要1、各个内网现场有多种网络摄像机IPC和网络硬盘录像机NVR设备;2、需要将这些设备统一接入到云端中心平台,进行统一的视频直播和录像回放管理;3、由于目前IPC设备都属于高清设备,主码流比较大,如果走公网传输,在云端中心平台观看体验会非常差,但不能直接降低IPC的码率,因为现场NVR录像需要高清本地录像;4、如果采用现场加置设备的方式,分别接入IPC的主、子码流,一方面是成本考虑,会增加设
ONVIF:ONVIF规范描述了网络视频的模型、接口、数据类型以及数据交互的模式。并复用了一些现有的标准,如WS系列标准等。ONVIF规范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网络视频框架协议,使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网络视频产品(包括摄录前端、录像设备等)完全互通。  ONVIF规范中设备管理和控制部分所定义的接口均以Web Services的形式提供。ONVIF规范涵盖了完全的XML及WSDL的定义。每一个支持ONVI
ONVIF简介0.为什么要搞ONVIF1.什么是ONVIF2. ONVIF的功能3.ONVIF靠什么通信3.1 WSDL3.2 SOAP3.4. 名词解释3.5 SOAP协议位置 0.为什么要搞ONVIF最近在做一个视频推流的项目,其中去要获取摄像头的视频流,开始什么也不懂,在网上查资料,原来是使用ffmpeg通过一个叫url的东东来拉去视频流,当时一脸懵逼,开始看ffmpeg教程,完全是靠雷神的
转载 2024-03-17 12:21:01
318阅读
前言  执行程序是用wpf开发的,所以先将opencv封装成c语言接口,以供调用。opencv也不可能提供现成的控件供wpf使用,两种不同的开发语言“沟通”起来有些困难。其实稍作变通,就可以实现摄像头播放功能。1 对opencv封装opencv的类VideoCapture封装了对摄像头的操作,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 bool open(int device); device为摄像
介绍Onvif协议对前端摄像头的取流是通过标准Rtsp协议,因此我们就需要通过Onvif协议获取到需要预览摄像头的Rtsp的地址,将拿到的RTSP通过VLC或者其他的RTSP客户端取流预览前端摄像头。编码流程通过「设备发现」,得到 「设备服务地址」。使用「设备服务地址」调用GetCapabilities接口,得到「媒体服务地址」。使用「媒体服务地址」调用GetProfiles接口,得到主次码流的「
<什么是ONVIF协议>    2008年5月,由安讯士(AXIS)联合博世(BOSCH)及索尼(SONY)公司三方宣布携手共同成立一个国际开放型网络视频产品标准网络接口开发论坛,取名为ONVIF(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开放型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并以公开、开放的原则共同制定开放性行业标准。ONVIF标准将为网络
转载 2024-01-15 14:01:33
187阅读
对于我正在处理的计算机视觉项目,我需要使用Logitech C920网络摄像头抓取图像 . 我正在使用OpenCV的VideoCapture来做到这一点,但我面临的问题是我在某个时刻拍摄的图像并没有显示相机看到的最新内容 . 也就是说,如果我在时间戳t拍摄一张图像,它会显示相机在时间戳(t-delta)处看到的内容,可以这么说 .我这样做是通过编写一个程序来增加计数器并在屏幕上显示它 . 我将相机
#用摄像头捕获视频# -*- coding: utf-8 -*- """ 用摄像头捕获视频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cv2 as cv #为了获取视频,创建一个 VideoCapture 对象。它参数可以是设备的索引号,或者是一个视频文件。设备索引号就是在 #指定要使用的摄像头。一般的笔记本电脑都有内置摄像头。所以参数就是 0。你可以通过设置成 1 或者其他的
转载 2023-11-23 15:18:38
122阅读
前言由于最近在使用树莓派时,通过python使用opencv库调用摄像头的时候总是读取到空图像,但是设备列表里可以检查到video0,调用也没报错,所以仔细阅读了官方文档,并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终于解决了问题。本文中所使用的系统是目前官方最新的于2022-04-04发布的Raspberry Pi OS Lite(32-bit) Bullseye,树莓派型号为zero 2w,摄像头为OV5640模
近期,由百度美国研究院和EyeCloud共同研发的定制版OpenNCC开源AI摄像头VCAM正式上线GitHub,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GitHub搜索hydra-vcam进行下载。VCAM基于EyeCloud的OpenNCC开发,是百度Hydra AI项目的一款原型摄像头。VCAM功能特点:即插即用:将USB-C数据接口插入计算机即可开始开发创建自己的多功能AI摄像头。标准模型:VCAM具有集成
之前在做一个单目测距的小项目,大概需要就是用单目相机,对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识别并测算相机与该目标的距离。所以便去网上找了一堆教程,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希望给小白们一个参考。 首先是基本需求了:opencv自然要会的,这咱就不多说了,会一点就行需要一个摄像头,我用的是一个畸变很大的鱼眼免驱动摄像头,大家用电脑上的那个自带摄像头也可以的,就是不方便。需要MATLAB进行相机标定需要一个编程环境,我的是
转载 2024-05-23 15:39:05
117阅读
引:    项目需求,在终端摄像头里嵌入简单算法,进行图像预处理,考虑使用Opencv和dlib实现,本博客阿星记录Opencv摄像头中arm开发板交叉编译与使用的经验环境:主机系统:Ubuntu16.04Opencv版本: 4.1.0交叉编译器:海思Hi3516C V500R001C02SPC010版本编译链,雄迈编译链自动化编译工具: cmake version 3.5.1&nbs
 ▌前言Hello,大家好,这里是OAK中国,我是助手君。近期收到了Pro系列的2个样品,我们立马给大家测试看看了,简而言之,从我们测试使用的感受来说,这2个新品的性能都和OAK-D-Pro相当,但各自有针对不同使用场景和需求增加了不同的功能。本期内容,我们先来分析广角的OAK-D-Pro-W。▌OAK-D-Pro-W是个什么产品?这款OAK是高精度结构光OAK-D-Pro的广角版本(W
框架:一个结构良好的规划或战略,它定义了操作和流程的工作方式。规范:一种基于 Swagger 的文档,可描述 REST 或 OpenAPI 等功能。例如,与 Geo PC 内容相关的某种 GraphQL 模式。数据和业务逻辑:后端开发人员更喜欢在客户端(例如,移动应用或浏览器)之间分离数据和逻辑。这将有利于他们自己的代码或数据,例如,单页面应用和移动应用可以使用相同的数据与 API,去处理各种自定
# Android ONVIF协议与摄像头应用 在当今的智能硬件时代,监控摄像头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家庭安防和商业监控方面。ONVIF(开放网络视频接口论坛)是一个旨在促进网络视频产品互操作性的标准,许多摄像头都支持这一协议。本文将为您讲解ONVIF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Android应用中的实现,并提供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 1. 什么是ONVIF协议? ONVIF协议允许不同
原创 9月前
459阅读
# 使用Python与TP-Link摄像头进行ONVIF协议的互动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监控摄像头逐渐成为家庭安全的重要一环。TP-Link作为知名的网络设备制造商,其摄像头产品在市场上也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借助ONVIF(开放网络视频接口论坛)协议,我们可以轻松地通过Python控制和获取TP-Link摄像头的各种信息。本文将带您了解如何使用Python调用ONVIF协议与TP-Link
原创 2024-09-10 06:56:19
730阅读
这周组长接了个毕设的活交给我们做,模块大体上是用了OV7725+超声波+蜂鸣器报警+按键+LCD+LED。一、简介 实现的功能是三个按键实现LCD视频的显示以及超声波距离的显示,设定一个报警距离,这个可根据按键二和按键三改变报警距离。若所测距离大于报警距离,则蜂鸣器不报警,且LED为绿灯,若所测距离小于报警距离,则蜂鸣器报警且LED显示红灯。 流程图如下:  &nbs
设备搜索:要访问一个IPC摄像头,或者说要调用IPC摄像头提供的WEB服务接口,就要先知道其IP地址,这就是设备发现的过程,或者叫设备搜索的过程。IPC摄像头用的是239.255.255.250(端口3702),所以设备搜索的原理是,只要在设备上服务器监听239.255.255.250的3702端口。ONVIF规范并没有自己定义服务设备发现框架,而是复用了已经很成熟的WS-Discovery标准,
转载 2024-05-01 12:09:44
1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