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说一下通过select实现单进程服务器并发的流程: 1)创建监听套接字listenfd 2)对套接字listenfd进行地址数据赋值并且bind。 3)对套接字listenfd进行 监听listen 4)创建 fd_set 变量 all_set,先对变量all_set 进行赋初值 listenfd,也就是让sele
一、Parallel 1.用途   强行启用并行度来执行当前SQL。这个在Oracle 9i之后的版本可以使用,之前的版本现在没有环境进行测试。也就是说,加上这个说明,可以强行启用Oracle的多线程处理功能。举例的话,就像电脑装了多核的CPU,但大多情况下都不会完全多核同时启用(2核以上的比较明显),使用parallel说明,就会多核同时工作,来提高效率。   但本身启动
转载 2024-05-13 19:47:22
621阅读
0 前言在学习网络编程时,我们总是从最简单的Server程序写起:socket -> bind -> listen -> accept -> read -> write -> return再接下来,就是学习如何处理客户端的并发请求。主要思路有:使用多线程/多进程模型使用IO多路复用模型使用多线程 + IO多路复用模型其中,使用IO多路复用模型,我们总是从sele
首发.png使用navicat创建postgresql数据库的表时如何设定主键自增?我们知道,在navicat中MySQL 里面有auto_increment 自增字段PostgreSQL没有自增字段这一说法,但是有单独的对象:序列。 可以用序列或者其他方法来是实现这样的语法。或者设置某一列的默认值为sequence的值即可在MySQL当中,我们可以通过勾选来实现ID自增,我们的navcat如下图
## 了解 MySQL 中的并行查询性能 在现代数据处理中,效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MySQL 作为一款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为了提高查询性能,支持了多种机制,其中一个就是并行查询(Parallel Query)。本文将探讨如何在 MySQL 中实现并行查询,并通过代码示例来说明其应用。 ### 什么是并行查询? 并行查询是指将一个查询任务拆分成几个子任务,利用多个 CPU 核心同时处理
原创 8月前
47阅读
# Postgresql中的archive_command详解 在Postgresql中,`archive_command`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用于指定将WAL日志归档到远程位置的命令。WAL是Write Ahead Log的缩写,是Postgresql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可以用来进行故障恢复和复制。 ## 为什么需要archive_command? 在Postgresql中,WAL是一个
原创 2024-03-29 05:47:06
73阅读
这两天的工作终于开始步入正轨了,本来以为是 Python 的后端维护,没想到半路换成了shell。以前也没怎么接触过 shell ,正好趁此机会好好学习一下。这篇文章就算是自己的 shell 学习笔记了,记录一些自己学到的东西,希望能跟各位分享。如果有大佬的话,欢迎对内容批评指正,如果是跟我一样的新手的话就看看权当个参考了吧,不定期更新。#----------------------
题记:在数据泵导入时默认情况下创建索引是不使用并行的,所以这一步会消耗较长的时间,除了人工写脚本并行创建索引外,数据泵在导入时也可以并行创建索引,本文详细介绍了整个测试过程并得出测试结论。测试环境为11204单实例:首先创建测试表和测试索引:然后并行导出,在导入时指定parallel等于4并设置sqlfile参数,查看生成的sql文本:发现sql文本中并未使用并行:接下来为了更直接的看出整个过程先
本章介绍SQL的语法。它是理解后面章节的基础,它们详细描述了SQL如何用于定义和修改数据。对于已经熟悉SQL的用户,同样应该仔细阅读本章,因为它包含了各个SQL数据库中实现方式不同的一些规则和概念,这些是PostgreSQL特有的属性。4.1. 词法结构SQL输入由一系列命令组成。命令由一系列符号组成,以分号(“;”)结束。输入流的结束也会结束一个命令。每个命令能够使用的符号不尽相同。符号可以是关
  首先什么是全表扫描和索引扫描?全表扫描所有数据过一遍才能显示数据结果,索引扫描就是索引,只需要扫描一部分数据就可以得到结果。如果数据没建立索引。 无索引的情况下搜索数据的速度和占用内存就会比用索引的检索慢和高。下面是一个例子1:无索引的情况  Product表,里面没有任何索引,如下图: 从上图中,我悲剧的看到了,物理读是9次,也就说明走了9次硬盘,你也可以想到,走硬盘的目
转载 2024-03-17 14:12:35
107阅读
深入解析Oracle 19C中并行INSERT SELECT的工作原理,揭示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如何高效协作。了解为何16+16不等于32个进程,掌握并行度设置技巧,避免资源浪费,提升大数据量操作性能!数据库优化必备指南。
1.并行编程简介基本的并行编程可分为: 指令集并行(如CPU流水线) 分布式并行(如MPI编程) 共享存储式并行(如OpenMP、OpenCL等技术)2. 指令集并行以CPU流水线技术为例,其是一种将指令分解为多步,并让不同指令的各步操作重叠,从而实现指令并行处理,以加速程序运行过程的技术。 其中最为经典的MIPS五级流水线步骤如下: ⑴ 取值(Instruction Fetch) 指
转载 2024-01-11 16:19:25
88阅读
并行编程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其最大的难题是找到算法的并行功能,同时必须处理数据的共享和同步。但是,因为每一个算法都是不一样的,很难有通用的并行功能——粒度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OpenCL提供了很多并行的抽象模型,因此算法开发人员可以在不同粒度上开发并行的算法,以及数据的共享和同步。一般来说,并行编程有两种大类型——分散收集(scatter-gather)与分而治之(divide-and-conqu
转载 2024-03-23 10:01:07
49阅读
效果展示: 问题描述 1:当 el-select 嵌套 el-select 点击内部下拉框选项导致外部下拉框消失原因分析:由于点击内部下拉框选项导致外部select组件clickOutside监听事件触发导致的。解决方案:内部select组件下拉框打开时暂时移除外部mouseUp监听函数,外部select组件添加 ref="xxx"属性,内部select添加 @visible-Chang
转载 2024-01-17 06:42:01
150阅读
【3.60】查询所有选修了1号课程的学生姓名。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Student.Sno AND Cno='1');带有EXIST谓词的子查询。带IN谓词,ANY和ALL 谓词的子查询都能用EXIST子查询等价替换但是有些EXIST子查询不能被其他形式子
转载 2024-06-23 11:13:51
147阅读
随着模型规模的扩大,单卡显存容量无法满足大规模模型训练的需求。张量模型并行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Transformer结构为例,介绍张量模型并行的基本原理。模型并行的动机和现状我们在上一篇《数据并行:提升训练吞吐的高效方法|深度学习分布式训练专题》详细介绍了利用数据并行进行大规模分布式训练。读者不禁要问:仅仅使用数据并行,是否可以完全满足大模型训练的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业界内训练的模
连接查询说通俗点,连接查询就是一种多表查询,当一个查询同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则称之为连接查询。连接查询是关系型数据库中最重要的查询。 包括:内连接、外连接、交叉连接等。 内连接形式:等职连接、自然连接和不等连接。 外连接形式: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全外连接。 语法:SELECT <列名1>[,<列名2>,...] FROM <表1>,<表2>[,
转载 2024-01-12 17:14:26
185阅读
llamafactory 是一个用于多种任务的深度学习模型框架,它支持数据并行和模型并行,旨在提高计算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遇到数据并行与模型并行之间的协调问题,因此需要制定严谨的备份、恢复、预防和迁移策略,以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和数据安全。下面是针对这一问题的详细解决方案: ### 1. 备份策略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与完整性,制定一套合理的备份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备份计划将采用甘特
原创 2月前
229阅读
SELECT子查询就是嵌套在SELECT、INSERT、UPDATE或DELETE语句中的SELECT语句(并且可以带有其它子句),也叫内层查询。[1]集合测试...WHERE 表达式 [NOT] IN (子查询)先进行子查询,然后外层查询在子查询返回的集合上用[NOT] IN运算符做集合测试。例如:select StudentNo,StudentName,GradeId from Student
转载 2023-12-16 11:58:23
359阅读
概述MySQL经由多年的生长已然成为最盛行的数据库,普遍用于互联网行业,并逐步向各个传统行业渗透。之所以盛行,一方面是其优异的高并发事务处置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MySQL厚实的生态。MySQL在处置OLTP场景下的短查询效果很好,但对于庞大大查询则能力有限。最直接一点就是,对于一个SQL语句,MySQL最多只能使用一个CPU核来处置,在这种场景下无法施展主机CPU多核的能力。MySQL没有停滞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