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配置静态路由
通过配置静态路由,用户可以人为地指定对某一网络访问时所要经过的路径,在网络结构比较简单,且一般
到达某一网络所经过的路径唯一的情况下采用静态路由。
任务 命令
建立静态路由 ip route prefix mask {address&nbs
转载
2024-03-27 12:38:05
107阅读
实验二 使用GRE隧道的IPSEC之上的OSPF一 实验设备2、CISCO 路由器俩台,IOS版本12.3带K9二实验拓扑图三 实验配置 1、 R1路由器上连通性配置 R1(config)#interface e0
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
转载
2024-08-19 19:34:11
163阅读
虚拟专用网概述
IPSec解决方案一、虚拟专用网络概述 企业,组织,商业等对专用网有强大的需求,高性能,高速度和高安全性是专用网明显的优势。但是物理上架设专用网价格不菲,架设实施难度大,以上两方面是虚拟专用网络需求的最直接的原因。 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指依靠ISP或其他NSP在公用网络基础设施上构建的专用的安全数据通信网络,又因为不是物理上的专用网,只是逻辑上
Linux下GRE隧道配置一、拓扑图: 本实验环境为两台centos 6.0 Linux系统,由于是测试使用,这里采用配置虚拟网卡的方式来解决设备只有一个网卡的情况。为两台服务器配置GRE隧道,隧道地址使用172.16.1.0/30网段。使得两台Linux的内网卡相互通信,从而打通两个内网,使得两个内网成为一个局域网。二、虚拟网卡接口配置:这里只例举虚拟网配置,真实网卡配
转载
2024-05-07 18:11:07
749阅读
使用ubuntu(18.04) 作为软路由器连接互联网背景: 最近要用ubuntu机器作为中继路由,需要配置一下,但是内网外网网上找了一圈,五花八门的,照着做没有一个靠谱的,遇到的问题也没有任何说明,遂写一篇教程以记录一下功能说明:简单来说,就是用其他机器的网络上互联网, 比如可以用其他机器的wifi上网等等场景示意图:网上都先说要配什么静态ip地址, 要什么netplan, 什么network/
转载
2024-09-25 20:10:42
155阅读
公司内部的网络并不是很复杂,典型的星型结构。总部与多个分支建立了×××,同时还需要跑一些组播以及OSPF的东西,所以采用了比较经典的 GRE OVER IPSEC 的配置。之前的H3C设备上配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最近基于设备性能的考虑准备换用华为的AR系列产品。相对而言华为的设备较H3C价格稍贵,但性能上要强不少。此次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华为AR2220以及A
转载
2024-08-02 14:00:01
175阅读
隧道基础配置一 实验拓扑二实验步骤注意:中间链路故障时,Tunnel接口仍然UP由于使用静态路由,备份隧道始终空闲,数据包被丢弃keepalive后,RTA收不到RTB的Keepalive报文,Tunnel0接口down[RA]int tunnel 0
[RA-Tunnel0]ip add 192.168.0.1 24
[RA-Tunnel0]undo shu
Interface Tunnel0
GRE隧道+策略路由!image.png(https://s2.51cto.com/images/202211/620384425e78e373208912da0dbd4405b5964a.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size_14,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20
原创
2022-11-10 17:28:45
1167阅读
华为AR1220路由器配置GRE隧道1、概要组网要求AR1、AR2、AR3 属于VPN骨干网,它们之间执行OSPF协议。AR2和AR3之间使用三层隧道协议,实现PC1和PC2互联。PC1和PC2上分别指定AR2、AR3为自己的缺省网关本示例设计路由器型号:华为AR1220每种路由器可能命令和功能上有些许差异,请自行解决组网拓扑图知识拓展GRE(General Routing Encapsulati
转载
2024-03-25 11:17:17
407阅读
8.5、GRE原理与配置前言
IPSec VPN用于在两个端点之间提供安全的IP通信,但只能加密并传播单播数据,无法加密和传输语音、视频、动态路由协议信息等组播数据流量通用路由封装协议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提供了将一种协议的报文封装在另一种协议报文中的机制,是一种隧道封装技术。GRE可以封装组播数据,并可以和IPSec结合使用,从而保证语音
转载
2024-03-28 11:53:25
377阅读
在IPSec 和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MPLS) VPN出现前,GRE被用来提供Internet上的VPN功能。GRE将用户数据包封装到携带数据包中。因为支持多种协议,多播,点到点或点到多点协议,如今,GRE仍然被使用。在GRE隧道中,路由器会在封装数据包的IP头部指定要携带的协议,并建立到对端路由器的虚拟点对点连接Passenger: 
转载
2024-04-16 14:58:21
73阅读
GRE over IPsec VPN实验一、拓扑图二、组网需求三、配置步骤1.配置各设备IP地址2.配置默认路由3.配置DHCP4.配置 GRE over IPsec VPN(1)在 R1 上配置 GRE over IPsec VPN(2)在 R3 上配置 GRE over IPsec VPN(3)在 R4 上配置 GRE over IPsec VPN5. 配置 RIP总结 一、拓扑图二、组网需
转载
2024-09-06 08:21:23
411阅读
前面我们分享过在eve模拟器环境下,使用思科路由器配置手工方式的IPsec V-P-N,但现实中往往不是两边站点各只有一个网段,可能会有很多网段,这就需要站点之间跑动态路由协议。但是站点之间通过IPsec V-P-N互联会有个问题:就是没有虚拟隧道接口,无法跑动态路由协议。例如跑OSPF两边无法建立邻居。所以,接下来龙哥通过分享GRE over IPsec V-P-N的配置案例,来了解看看这个问题
VPN技术(虚拟网络专用网),核心是隧道技术,隧道技术的核心是封装技术隧道技术:在隧道两端通过封装以及解封装在公网中建立一条数据通道,使用这条数据通道进行传输GRE技术(通用路由封装)GRE技术是封装技术的一种 我们希望的走法:SIP:192.168.1.1 DIP:192.168.2.1 数据实际的真实走法:SIP:12.0.0.1 DIP:23.0.0.2 数据通过GRE:SIP:1
转载
2024-05-29 12:36:04
155阅读
《CCIE学习之路》-CCNP阶段之GRE隧道1.GRE介绍2.Tunnel技术3.GRE格式4.GRE实验5.配置命令 1.GRE介绍①全称: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装协议; ②功能:定义了一种网络层协议上封装另一种协议(或同一种协议); ③举例:对某种网络层协议(如IP和IPX)的数据进行封装,使这些被封装的数据能够在另一种网络层协议(
转载
2024-05-01 23:29:45
264阅读
IPsec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加密,因为他能提供所有有时候被单独用作实现加密的一种方法!IPsec建立的是一个逻辑隧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隧道!并且不能提供路由功能,因为IPsec不支持非ip流量,也不支持广播(组播)!GRE GRE是一种三层VPN封装技术。GRE可以对某些网络层协议(如IPX、Apple Talk、IP等)的报文进行封装,使封装后的报文能够在另一种网络中(如IPv4)传
转载
2024-07-27 09:01:42
436阅读
R1:[r1]interface Tunnel 0/0/0
[r1-Tunnel0/0/0]tunnel-protocol gre
[r1-Tunnel0/0/0]source 200.1.1.2
[r1-Tunnel0/0/0]destination 222.3.3.3
[r1-Tunnel0/0/0]ip address 10.15.15.2 24[r1]dis interface Tunn
原创
2023-04-26 14:19:59
615阅读
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使用GRE,比如在OSPF中用来代替虚拟链路来将区域连接到area 0。GRE协议位于TCP/IP的第4层,GRE包需要靠IP承载,承载协议号为47。下面是用抓包工具抓的一个通过GRE传送的ping包
原创
2010-09-19 17:15:13
1588阅读
点赞
1评论
IPsec仅支持单播和IP协议的局性性。对于组播、广播和非IP流量的特性不能支持。那么我们可以另一种方式:使用GRE来封装这些流量,再用IPsec加密这些感兴趣流。使之通过GRE的隧道解决IPsec仅支持IP协议和单播的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IPsec的隧道模式会破坏GRE的报头,所以我们必须要把它配置成传输模式。 一、下面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下配置过程: 1、拓扑图:
转载
2024-05-20 15:01:09
298阅读
网络隧道技术简介隧道技术(Tunneling)是一类网络协议,它是一种数据包封装技术,它将原始IP包(其报头包含原始发送者和最终目的地)封装在另外一个数据包(称为封装的IP包)的数据净荷中进行传输。使用隧道的原因是在不兼容的网络上传输数据,或在不安全网络上提供一个安全路径。隧道协议通常(但并非总是)在一个比负载协议还高的层级,或同一层。备注:说白了,通过网络隧道技术,可以使隧道两端的网络组成一个更
转载
2024-04-09 08:00:17
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