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经过从上面三个方面审视架构,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而且比较良好的架 构。但我们还需要从第四个方面在更高的层次审视我们的架构,需要考虑的又一个问题就是 软件的复用。复用可以大大降低后期成本,提高整个软件系统的可升级性与可维护性。我们 可以考虑哪些结构可以使用已经存在的可复用结构和产品,某些结构可以利用 GoF 的设计模 式设计可复用的构件已备后期使用。还需要根据需求分析得出的易变点仔细设计
转载
2024-08-26 19:47:52
169阅读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中,“软件架构的复用”、“机会复用”以及“系统复用”三者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随着互联网及云计算的发展,企业需要能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同时保持系统的高效运作。因此,如何优化软件架构,使之能够复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接下来,我将详细解析这一过程。
```mermaid
timeline
title 软件架构的复用时间线
2018 : 为了提高开发效率,企业
在软件开发领域,解决“软件架构复用、计划复用、系统复用”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些复用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开发效率,还能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软件质量。然而,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些复用策略是个复杂的问题。本文将通过背景描述、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和案例分析六个方面深入探讨。
## 背景描述
随着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开发新系统时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需求的多变性、项目的日益复杂,使得开发团队
软件复用是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它不仅是对软件程序的复用,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其它劳动成果的复用,如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源程序)、测试用例、文档与使用手册等等。因此,软件复用包括软件产品复用和软件过程复用两部分的内容。
软件复用不同于软件移植。软件移植是指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扩充,使之在保留
软件复用是将已有的软件及其有效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或系统。它不仅是对软件程序的复用,还包括对软件生产过程中其它劳动成果的复用,如项目计划书、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源程序)、测试用例、文档与使用手册等等。因此,软件复用包括软件产品复用和软件过程复用两部分的内容。
软件复用不同于软件移植。软件移植是指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扩充,使之在保留原有功能、适应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可以运
转载
2024-08-01 12:12:45
194阅读
# 软件架构复用中资产复用的探索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架构复用与资产复用成为提高生产力与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资产复用指的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重用现有的组件、模块或者服务,以此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质量和降低风险。本文将探讨这一主题,并通过代码示例来深入理解资产复用的实际操作。
## 资产复用的概念
资产复用不仅限于代码的重用,还包括设计模式、架构风格、开发工具等。在软件架构中,资产复用有助于快速构
软件重用的过程与意义 按照重要活动是否跨越相似性较小少的多个应用领域,软件重用可区别为横向和纵向重用。横向重用(horizontalreuse)是指重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软件元素,例如数据结构、分类算法、人机界面构件等。标准函数库是一种典型的、原始的横向重用机制。纵向重用是指在一类具有较多公共性的应用领域之间进行软部件重用。因为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应用领域之间实施软件重用的潜力不大,
对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对设计的复用,一些经过实践证实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可靠地用于解决新的问题。体系结构风格的不变部分使不同的系统可以共享同一个实现代码。只要系统是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方法来组织,就可使别的设计者很容易地理解系统的体系结构。例如,如果某人把系统描述为"客户/服务器"模式,则不必给出设计细节,我们立刻就会明白系统是如何组织和工作的。
下面是Garlan
一、软件的可复用性 可复用性(Reuseability)复用又叫重用,是重复使用的意思。一般软件的复用率并不高,尤其在国内。复用的好处可以得到 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降低、较高的软件质量(错误可以更快的被纠正)以及 恰当的使用复用可以改善系统的可维护性。传统用法 &nbs
转载
2024-10-10 10:04:03
42阅读
根据业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个软件系统从开始研发到最终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过 程中,前期的架构、设计、编码、测试所付出的成本及代价只占所有系统相关工作的 20%~40%。绝大部分的工作重点,还需要花费到系统投入生产的后续维护和在以往系统上 进行的升级工作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系统开发行业,尤其是系统架构领域将绝大部分的研究精力 集中在了前期架构、设计、编码、测试等如何髙质
转载
2023-08-02 21:36:21
71阅读
软件的生命周期 1.计划阶段-〉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编码->测试->运行与维护上线的标准 本版本所有需求都已经实现 本版本所有测试任务已经执行完毕 确认所有major级别bug都关闭,个别问题如果不修复要有明确说明,bug解决率要达到95%以上,试述软件的概念和特点?软件复用的含义?构件包括哪些?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
软件复用的好处有很多一、提高工作效率这条自不必说,比如在项目A中你写一个Ajax模块,A完工后启动了项目B,在B中就可以直接复用项目A的模块了。一个可复用的软件可以为将来节省费用,被服用的频率越高,组件的初始开发成本就越低。二、提高软件质量可复用的软件总比不能复用的有更多的质量保障。因为可复用的软件在不断的复用过程中把一些bug,缺陷都很快的排除了。因此可复用的软件一定是利于系统的可维护性的。&n
软件构造过程与配置管理Software Develpoment LifecycleSoftware Develpoment Lifecycle,简称SDLC,即从无到有的过程。大体包括六个部分,Planning、Analysis、Design、Implementation、Testing&Integration、Maintenance。前期需要完成计划、分析、设计等过程,而我们直观认知的写
分享初衷:工作几年之后基本都会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系统重构,笔者经历过单体应用拆分微服务的系统重构,数据异构,业务系统重构。借助此次分享把之前重构的经验进行系统化整理,希望可以形成一份系统重构的SOP。还有就是“以史为鉴”,将重构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应用到新系统设计开发中,使新系统扩展性更强,可维护性更高。什么是系统重构重构背景系统在经过多年需求迭代后基本上会面临一种“后有追兵,前有悬崖,进退两难”的境地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变量、语法、外部条件;可复用的构造和基于可复用性的设计模式。 一、变量、语法和外部条件 1.可复用的原因:很多软件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共性,要把它们提取出来,重复利用一些共性,可以省去我们大部分的时间。 2.可复用的分类:分为面向复用编程(编出可复用的软件)和基于复用编程(利用已经有的可复用软件搭建应用系统) 3.复用的层级:从低到高依次是代码层面(复制粘贴)、模块层面(类和接
转载
2023-11-07 12:45:17
185阅读
可用性:可用性是指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比例,是通过两次故障之间的时间长度或在系统崩溃情况下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来衡量的。 常见场景:双十一时,大量用户涌入,造成故障。 分析:淘宝基本不会有大面积故障,即使有,高人力的工作也会大幅缩短故障时间,恢复速度极快。可用性很高 可修改性:软件可控制变化的性质,即保持某些部分或方面不变,只改变其他部分或方面,从而得到预期结果的软件性质。 常见场景:当出现
软件构造常用技术:1.软件复用软件复用是指在构造新的软件系统的过程中,对已存在的软件产品(设计结构、源代码、文档等)重复使用的技术。软件复用有三个层次:知识的复用、方法的复用和软件成分的复用,前两个属于知识工程的范畴,这里只讨论软件成分的复用。软件成分的复用包括 (1)代码的复用,可以采用源代码剪贴、源代码包含和继承来实现。 (2)设计结果的复用,是指复用某个软件系统的设计模型,适用于软件系统
在当今软件开发的快速迭代中,软件架构复用已成为提升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的重要策略。本文将通过分析软件架构复用类型,探讨其背景、技术原理、架构解析、源码分析、性能优化及应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深入的理解和实践指导。
```mermaid
timeline
title 软件架构复用的演变过程
2020-01 : 软件架构复用的概念提出
2021-03 : 开始重视微服务架构
权限管控可以通俗的理解为权力限制,即不同的人由于拥有不同权力,他所看到的、能使用的可能不一样。对应到一个应用系统,其实就是一个用户可能拥有不同的数据权限(看到的)和操作权限(使用的)。主流的权限模型主要分为以下五种:ACL 模型:访问控制列表DAC 模型:自主访问控制MAC 模型:强制访问控制ABAC 模型: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RBAC 模型:基于角色的权限访问控制1. ACL 模型:访
转载
2024-07-31 17:40:55
27阅读
http://www.sytm.net/ruanjiankaifa/20140215113129.html 可供复用的软件产品包含了10种,其中除源代码外,还包括体系结构、需求模型和规约、各种设计、用户界面、数据、测试用例、用户文档、技术文档、项目计划和成本估计等。按照可复用的粒度的大小,可以将这些
转载
2016-06-08 18:49:00
154阅读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