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古力,仿真秀专栏作者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如何精确控制电池温度是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的重要指标。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均会对电池产生不良影响:过高的电池温度会缩短电池寿命,过低的电池温度会降低电池活性,电池无法快速充放电。在进行热管理设计时,无法避免的两个课题是:电池温度是否合理电芯温差是否合理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需要分析电池本身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如水冷板结构、电池模组布置方案,然后进行外围系
转载
2024-06-03 09:30:45
75阅读
汽车热管理系统是一套专门设计用于控制和调节汽车热能的系统。它主要包括发动机冷却系统、暖风系统、空调系统、座椅加热和通风系统等组成部分。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组件的功能和原理:发动机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发动机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它由多个组件组成,包括:水泵:负责循环冷却液,将热量从发动机引导到散热器。散热器:通过散热器芯片,通过空气对冷却液进
原创
2024-04-02 08:59:44
155阅读
总体而言,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控制和调节发动机和乘客舱的温度,确保发动机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提供乘客舒适的驾乘体验。这
原创
2024-05-22 19:53:34
56阅读
热管理技术作为汽车节能、提高经济性和保障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在汽车研发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燃油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变速器散热系统和汽车空调,而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在燃油汽车热管理架构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电机电控热管理系统以及电池热管理系统。它几乎含有电动汽车的所有组成部分,复杂程度也就更高了,因此成为车企开发的重点。一 挑战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热管理,多了电池、电机及电子部件等热管
转载
2024-07-12 07:51:12
127阅读
随着冬季来临,北方城市陆续开启供暖。供暖管道链接居民小区、企业、单位、工厂等,管线长而复杂,冬季巡查维护成本高,尤其是在终端场景中的意外情况尤为复杂。这里就介绍一种通过较低的成本实现智慧化升级改造的方案:利用无线智能网关,在供暖终端部署智能感知和控制系统,实现对热力管网与回水压力、温度、流量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并且基于现场事态智能上报情况以及自动控制,从而优化供暖效率,减少维护成本。 &n
转载
2023-08-03 08:47:54
80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软件行业也在迅速壮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软考热管理系统故障成为了软件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软考热管理系统故障不仅会对软件运行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造成数据丢失和系统崩溃等严重后果。因此,深入探讨软考热管理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软考热管理系统故障的含义及影响
软考热管理系统是软件运行过程中对系统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的一种机制。当软考热管理系统出现
原创
2023-10-30 16:09:23
256阅读
# Java 供热管理系统科普
Java 供热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Java语言开发的供热系统管理软件。它可以帮助管理人员监控和控制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下面我们将介绍Java 供热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实现方式。
## 功能介绍
Java 供热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 监控供热系统的运行情况,包括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实时数据显示。
2. 控制供热系统的运行模式,如手
原创
2024-06-28 05:12:46
47阅读
TAITherm是ThermoAnalytics公司开发的专业三维热仿真分析工具,模拟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问题,以其专业的模型库和材料库、方便的热建模方式和良好的热求解能力,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汽车、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重型机械等行业的热仿真、热防护设计、热特征模拟等。同系列的CoTherm软件提供... ...
转载
2021-09-10 11:33:00
199阅读
starccm+电池包热管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共轭传热仿真-电池包热管理
可学习模型如何搭建,几何清理网格划分,学习重要分析参数如何设置。
内容:
0.电池包热管理基础知识讲解,电芯发热机理,电池热管理系统介绍等
1:三维数模的几何清理,电芯,导热硅胶,铜排,端板,busbar,水冷板的提取(几何拓扑关系调整),为面网格划分做准备
2.设置合适的网格尺寸,进行面网格划分
3.体网格生成:设置边界层
def _thermal_model(self, T, t, heat_generation, fan_power, pump_power, compressor_power): """电池热动力学模型""" # 计算热生成项(来自充电/放电) q_gen = heat_generation # Wdef _calculate_energy_consumption(self, dt): """计算
在购买服务器时,买家不仅要看其购置的硬件成本的价值,还要考虑运行服务器的经常性成本。功耗是影响买家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戴尔出于自身和服务客户的利益考虑,决定打造业内最环保企业的目标,省电是其整体目标的组成内容。戴尔在这方面取得的领先地位让很多评论家大吃一惊,这方面的思想已渗透到产品设计的底层。
原创
2011-04-09 15:12:50
652阅读
点赞
1评论
目录1. freemarker是什么1.1 优点2. springboot整合freemarker2.1 pom.xml2.2 项目配置文件2.3 Controller2.4 index.ftl2.5 常用功能演示1. freemarker是什么FreeMarker 是一款 模板引擎: 即一种基于模板和要改变的数据, 并用来生成输出文本(HTML网页,电子邮件,配置文件,源代码等)的通用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容量大、电压高、比能量高以及无污染的特点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理想的能量存储技术。然而,锂电池对温度十分敏感,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其循环寿命缩短、工作效率降低、可靠性下降以及其它安全性问题。在锂电池放电的过程中,由于电化学反应和内阻会导致电池内部产生大量的热,若散热速率低于产热速率,将导致电池局部温度迅速升高;另一方面,在高海拔地区或寒冷的季节,锂电池工作的环境温度较低,一般需要对
原创
2021-04-29 16:19:50
749阅读
系统状态def update_ambient_temp(self, ambient_temp):
"""更新环境温度"""
self.ambient_temp = ambient_tempdef _thermal_model(self, T, t, heat_generation, fan_power, pump_power, compressor_power):
"""电池热动力学模型"""
#
研究背景目前车载锂离子电池多为大型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生热较多,且不易散出,造成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局部温度过高等问题。而电池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时,其电池能量效率将会下降,寿命缩短,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变形、爆炸等危险。因此,研究并优化单体电池的热设计,进而对电池组进行热管理十分必要。现阶段,电池热管理的研究大多通过仿真模拟进行。通过对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其内部产热、传热过程的分析,建立相应的热模型,模拟
原创
2021-04-27 14:31:29
599阅读
研究背景 锂离子电池因轻质量、高能量比、高比功率、无记忆性、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在混合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中。为避免减少电池使用寿命、降低电池使用性能、引起热失控(温度超过60℃)甚至爆炸等情况,应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温度控制在20-50℃之间。此外,电池组过高的温差会导致电池老化不均、缩减整个电池组的容量,故应将电池组温差控制在5℃以内。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组建立一个有效的热管理系统
原创
2021-04-30 15:42:20
619阅读
说到蒸汽管道,它具有机械和绝热性能。在正常情况下,它可以承受120度的高温,通过修改或组合其他绝热材料,我们可以抵抗180度左右的高温。因此适用于各种冷热水管道的保温工作。那么您对蒸汽管道安装规范了解多少?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蒸汽管道安装规范 首先,我们必须为目标成型周期和塑料成品选择锅炉和冷却塔。我们应该关注工厂的辅助设备和环境。尤其是冷却塔供应的冷却水及其水压。
区别于传统台架以及实车道路环境测试方法,HIL仿真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下为整车热管理控制器(VTMS)提供在各种工况下正常工作的所有必要条件,让开发和测试人员在办公环境下,灵活模拟乘员舱、空调、电机、电池、整车等系统的运行过程,支持控制器总线、电气接口、内部变量在内的各个信号的监控及记录,模拟各类系统故障,实现VTMS的全面验证。
创新点及解决的问题锂离子电池其各方面性能与循环寿命受电池自身温度与电池组内部温度均匀性的影响较大,运用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可以将电池工作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减小电池组内部不同单体电池之间的局部温差,对于延长电池循环寿命,提升电动汽车整车性能,提高电池包和整车安全性,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与应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纯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实验平台,探究以液体为介质的热
原创
2021-04-26 15:50:29
438阅读
摘要近年来,作为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过渡产品,48V轻混动力汽车频繁出现在人们眼前。48V电池包能够带动更大功率的车载系统,正常使用过程中也极易出现大倍率放电的情况。为了使其在较高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高效运行,需要将电池温度控制在45℃以下,电池包的热管理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以磷酸铁锂软包电池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结合试验的方式,研究电池产热的机理,通过多个工况下的电池单体内阻及电动势温升系数测试实验,
原创
2021-04-25 11:55:34
154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