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TTL 命令以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过期时间。语法redis TTL 命令基本语法如下:redis 127.0.0.1:6379> TTL KEY_NAME可用版本>= 1.0.0返回值当 key 不存在时,返回 -2 。 当 key 存在但没有设置剩余生存时间时,返回 -1 。 否则,以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注意:在 Redis 2.8 以前,当
原创
2024-05-17 19:25:48
249阅读
字符串1.set注意:当 SET 命令对一个带有生存时间(TTL)的键进行设置之后, 该键原有的 TTL 将被清除。将键的过期时间设置为 seconds 秒:
SET key value EX seconds = SETEX key seconds value将键的过期时间设置为 milliseconds 毫秒
SET key value PX milliseconds =
转载
2023-08-15 17:50:13
252阅读
简介 REDIS有非常丰富的数据结构 以及建立在这数据结构上的操作,在源文件中主要集中在 T_hash.c /T_list.c /T_string.c/T_zset.c可以说读懂了这4个源文件 大部分数据结构命令都比较清楚了。 先从T_string.c源文件开始读起:T_string.c SET命令 命令简介SET key value [EX seconds] [PX mi
转载
2024-06-02 22:11:24
268阅读
# Redis TTL 命令单位详解
## 引言
Redis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数据库,广泛用于缓存、会话存储和实时分析等场景。在使用Redis时,TTL(Time-To-Live)命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允许我们为特定的键设置过期时间。这篇文章将详细探讨Redis中的TTL命令的单位、如何使用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TTL命令简介
TTL命令用于查询一个键的剩余生存时间,单
# 如何实现“redis TTL命令耗时”
## 概述
在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Redis中某个Key的TTL(Time To Live)时间,以判断该Key是否还有效。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获取Redis Key的TTL时间,并对代码进行注释说明,帮助刚入行的开发者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 整体流程
以下是实现“redis TTL命令耗时”的整体流程:
```merm
原创
2024-01-13 08:46:04
143阅读
redis存储数据的基本类型有:string(字符串类型)、hash(散列类型)、list(列表类型)、set(集合类型)、zset(有序集合类型)。依次做一些练习。redis命令不区分大小写。key相关操作127.0.0.1:6379> set key hello ## 设置
OK
127.0.0.1:6379> set key1 world
OK
127.0.0.1:6379&
转载
2024-09-28 23:04:18
68阅读
redis的列表的数据类型可以被看做的简单的字符创列表,列表按照插入的顺序的顺序进行排列,在操作的Redis的列表的时候,可以讲一个元素插入到这个的列表的头部或者尾部。向链表中插入值 LPUSH:将多个值插入到链表头部LPUSH key value
转载
2023-11-07 12:42:40
242阅读
做个记录,方便对redis命令的测试:flushdb --清空数据库===对字符串的操作 set --设置一个字符串键值对 mset --设置多个字符串键值对 setnx --key不存在时设置值value setex --创建key时指定过期时间 set key value ex 10 --10秒后过去 expire key 5 --设置key的值5秒后过期 ,pexpire(毫秒)
转载
2024-03-05 22:01:34
38阅读
Redis 插入时设置 TTL 命令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策略,可以在数据到期后自动删除保持 Redis 数据库的清洁。本文将深入探讨在 Redis 中如何优雅地插入数据并设置 TTL。接下来,我们将从背景定位开始,详细描述这一过程。
### 背景定位
在实际业务中,Redis 常被用作缓存层。当我们存储一些临时和频繁变更的数据时,设置自动过期的 TTL(Time To Live)非常重要。假设我们
Redis TTL 命令用于获取键(key)到期的剩余时间(以秒为单位)。
TTL key - 返回值
整数值TTL(以毫秒为单位...
原创
2024-01-06 13:14:05
245阅读
1、string 数据类型 string 是Redis的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可以理解为与 Memcached 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 对应一个 value。string 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 Redis 的 string 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一个 redis 中字符串 value 最多可以是 512M。 ①、相关命令介绍 str
转载
2023-09-20 16:35:51
240阅读
TTLTTL key以秒为单位,返回给定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TTL, time to live)。可用版本:>= 1.0.0时间复杂度:O(1)返回值:当 key -2 。当 key -1 。否则,以秒为单位,返回 key 的剩余生存时间。在 Redis 2.8 以前,当 ke
转载
2023-07-06 15:59:36
486阅读
1.过期数据处理redis作为一个高效缓存数据库,所有的数据是放在内存中的。内存总会满的,随着加到内存中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库性能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对于过期的数据进行清理就显得相对重要了。redis为此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生存时间功能2.生存时间相关命令set命令可以直接带一个生存时间例如:set a 1 ex 10 a的生存时间为10s,10s后自动删除。或者先设值,set a 1然后使用exp
转载
2023-06-13 10:33:17
402阅读
注意:http://redisdoc.com/ 如果想要了解redis各个数据类型具体的用法,可以参考此地址也可以参考如下地址:https://www.runoob.com/redis/redis-sets.html 下面这个图是对redis五种基本数据类型的基本操作进行的总结,参考文章链接在本文最后 通用方法总结:1. redis默认一共有16个库,编号分别为0-15 默认为
转载
2023-08-02 16:37:51
364阅读
redis默认创建16个数据库,通过select语句可以切换数据库,如select 2可用通过expire命令或者pexpire命令,以秒或毫秒精度为数据库中的某个键设置生存时间,到期后服务器自动删除键set key value expire key 5TTL命令和PTTL命令返回一个键的生存时间TTL keyPERSIST命令可以移除一个键的生存时间PERSIST key过期删除策略有三种
转载
2023-08-16 13:21:20
149阅读
过期时间设置EXPIRE key seconds
EXPIRE命令的seconds命令必须是整数,所以最小单位是1秒PEXPIRE命令的单位是毫秒
PTTL以毫秒单位获取键的剩余有效时间一个键还有多久时间被删除,可以使用TTL命令
TTL key
当键不存在时,TTL命令会返回-2没设置过期时间,-1过期删除的原理消极方法(passive way)
转载
2023-09-28 18:42:25
110阅读
SPRINGBOOT 缓存的 TTLSpring为了兼容多Cache,注解@Cacheable没有直接TTL参数。springboot 配置文件可以全局配置TTL可以用@CacheEvict配合@Schedule清理可以自定义RedisCacheManage,指定TTL配置多个RedisCacheManage解决方案可以简单配置2个redis cache,一个指定固定TTL,一个长期缓存。 不废话
转载
2023-06-14 22:18:06
382阅读
Redis的数据过期策略 Redis中的key按照其有效性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永久有效的数据,具有时效性的数据,已经过期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ttl指令来查看key的时效性。示例如下:127.0.0.1:6379> set name linxiaoliOK127.0.0.1:6379> setex age 60 20OK127.0.0.1:6379
转载
2023-08-25 18:02:53
626阅读
1.前言一直以为自己会redis,但是从没有系统的学过,对于redis的理解还是只停留在set key、get key这些基础的命令上。现在查漏补缺,重新学习一遍,增加一下对redis的了解。2.Redis的keyredis的key除了set 和 get之外。还有exists, expire, keys, expireat, ttl等很多,常用的如下:命令说明demoexists检查当前
转载
2024-07-26 11:13:08
22阅读
2.2 字符串 字符串类型是Redis最基础的数据结构。 首先键都是字符串类型, 而且其他几种数据结构都是在字符串类型基础上构建的, 所以字符串类型能为其他四种数据结构的学习奠定基础。 如图2-7所示, 字符串类型的值实际可以是字符串( 简单的字符串、 复杂的字符串( 例如JSON、 XML) ) 、 数字( 整数、 浮点数) , 甚至是二进制( 图片、 音
转载
2023-06-19 14:31:39
9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