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React和Redux为服务端渲染提供了优良特性,同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作为开发者,即使采用的技术架构并不是基于服务端渲染的同构设计,也很有必要对同构设计进行了解并掌握其原理。前后端架构设计和服务端渲染概念服务端渲染或直出的概念越来越流行。在了解如何基于React实现服务端渲染之前,我们有必要在架构层面对服务端渲染的“前世今生”进行整体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落地之后能解决什
原创 2021-05-16 15:13:43
173阅读
前言所谓同构,简而言之就是,第一次访问后台服务时,后台直接把前端要显示的界面全部返回,而不是像 SPA 项目只渲染一个 <div id="root"></div> 剩下的都是靠 JavaScript 脚本去加载。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减少首屏等待时间。同构概念并不复杂,它也非项目必需品,但是探索它的原理却是必须的。阅读本文需要你具备以下技术基础: Node.js 、 React 
转载 2021-01-17 19:52:21
774阅读
## 同构数:什么是同构数? 同构数,也被称为同构数字,是指一个数的各个位上的数字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排列,可以变换位置后得到另一个数。换句话说,它们具有相同的数字排列,只是顺序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123和321就是一对同构数,因为它们由相同的数字1、2和3组成,只是顺序不同。同样,111和111也是一对同构数,因为它们由相同的数字1组成。 同构数在数学中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它们在密码学、编程
原创 2023-08-26 06:59:27
369阅读
# 同构数的科普 同构数(Isomorph)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的十进制表示形式和该数本身的十进制表示形式具有相同的数字构成。换句话说,一个数的平方的每一位上的数字重新排列后可以得到该数本身。 例如,当我们考虑数值 11 时,它的平方是 121。我们可以观察到数字 1 和数字 2 的个数在两个数中是相同的,所以 11 是一个同构数。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Java 编写一个判断给定数是否为同构数的
原创 2023-07-15 06:58:15
200阅读
例40:找出1~100之间的全部“同构数”。“同构数”是这样一种数:它出现在它的平方数的右端。例如:5的平方是25,5就是同构数,25也是构数。求解分析:难点在于如何取平方数右端的原数我是这样解决的,先用len()方法求原数的位数(注int没有len(),所以要先转换成str),平方数%10**原数位数来得到原数代码如下:测试结果:…………………………………………例41:已知四位数3025有一个特
代码地址请在github查看,假设有新内容。我会定时更新。也欢迎您star,issue,共同进步 1.我们服务端渲染数据从何而来 1.1 怎样写出同构的组件 服务端生成HTML结构有时候并不完好。有时候不借助js是不行的。比方当我们的组件须要轮询服务器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与服务器同步的时候就显得非常
转载 2018-03-27 15:07:00
218阅读
找出1与100之间的全部“同构数”。“同构数”是这样一个数,它出现在它的平方数的右端。例如,5的平方是25,5是25右端的数,5就是同构数,25也是一个同构数,它的平方是625。代码如下:1. for i in range(1,101): if i<10: if (i*i)%10==i: print(i) elif i<100:
转载 2023-05-26 16:19:12
296阅读
本文由 IMWeb 首发于 IMWeb 社区网站 imweb.io。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IMWeb 社区更多精彩文章。前两年服务端渲染和同构的概念火遍了整个前端界,几乎所有关于前端的分享会议都有提到。在这年头,无论你选择什么技术栈,不会做个服务端渲染可能真的快混不下去了!最近刚好实现了个基于 React&Redux 的同构直出应用,赶紧写个文章总结总结压压惊。前言在了解实践过程之前,让我们先
原创 2021-01-09 21:06:59
300阅读
# Python 判断同构代码实现指南 同构数是两个数字如果可以通过重新排列其各位数字使其相等,就称它们为同构数。在本文中,我将带你一步一步实现一个判断同构数的Python代码。我们先制定一个计划,然后逐步实现代码。 ## 流程步骤 以下是实现判断同构数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说明 | |------------|---------
原创 8月前
39阅读
部署React前端和Django后端的3种方法如果您要用Django REST开发web应用程序后端,并使用React或Vue开发应用程序前端。有很多方法实现。你需要做出很多选择:您的前端是独立的静态站点还是通过Django视图实现?你把后端和前端放在不同的子域上吗?您是单独部署后端和前端,还是一起部署?你怎么选择?哪一种是“正确的方式”?坏消息是,没有正确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而且有很多东西要权衡。
尽管 React Native 已经进入开源的第 6 个年头,距离发布 1.0 版本依旧是遥遥无期。“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完全不影响 React Native 沦为“不会 JavaScript 也能用”的框架,那如何将在 React Native 项目中引入
转载 2021-01-19 10:37:00
121阅读
2评论
摘要:尽管 React Native 已经进入开源的第 6 个年头,距离发布 1.0 版本依旧是遥遥无期。“Learn once, write anywhere”,完全不影响 React Native 沦为“不会 JavaScript 也能用”的框架,那如何将在 React Native 项目中引入 react-native-web 呢?react-native-web 简介仓库地址: https
原创 2021-05-25 08:44:12
1487阅读
1.删除序列相同元素并保持顺序如果仅仅就是想消除重复元素,通常可以简单的构造一个集合,利用集合之间元素互不相同的特性就可以消除重复,但是这种方法生成的结果中元素的位置会被打乱。下面是我们的解决方案:def dedupe(items, key=None): seen = set() for item in items: val = item if key is None else key(item)
在当前的计算机科学领域,“子图同构算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子图同构问题通常是在图论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中遇到的难题,涉及到寻找一个图中是否存在另一个小图的结构。本文将围绕如何用 Python 实现“子图同构算法”进行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这一算法。 ## 背景描述 子图同构问题可被视为一个基本的图论问题,通常涉及从一个大图中寻找特定的子图。这个问题在网络分析、化学分子结构匹配等多个领
原创 6月前
110阅读
前言在对英才网企业线前端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我们尝试进行了前后端分离,引入Node环境、以及在使用React的过程中,自行开发DOM渲染框架,解决React兼容低版本IE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为什么前后端分离原有架构下,后端系统基于Java语言实现,通过Velocity模板实现服务器端渲染,前端同学维护静态资源,在维护页面状态时,还需要模板和脚本互传参数
转载 2023-08-27 14:58:32
226阅读
代码分离的目的:代码分离是 webpack 中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之一。此特性能够把代码分离到不同的 bundle 中,然后可以按需加载或并行加载这些文件。代码分离可以用于获取更小的 bundle,以及控制资源加载优先级,如果使用合理,会极大影响加载时间。代码分离的三种方法:入口起点:使用 entry 配置手动地分离代码。防止重复:使用 Entry dependencie
转载 2023-07-30 18:14:43
134阅读
【开发篇】10分钟快速上手spring boot+react后端分离教程我又又回来了,本次快速建立一个spring boot+react前后端的hello world的demo!!!1.前后端分离前后端分离(解耦)的核心思想: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Ful API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1.1 传统的MVC设计流程传统的MVC的设计模式:即Model-View-Contr
此文已由作者张硕授权网易云社区发布。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网易美学主站在最初开发时,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引入了例如JQuery,Bootstrop,Angular, React等框架,代码结构比较混乱,给后续的开发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对它进行了重构。下面,我会从
转载 2018-11-13 09:13:00
101阅读
2评论
这个项目分为部署本地和部署在服务器上两部分。先看效果技术栈springboot + shiro + redis + vue + element-UI大致框架我感觉这个项目的主要难点在于shiro与jwt的整合,没有相关基础的话看起来那是相当难受。在此利用本博客做一些相关的笔记,有兴趣的小伙帮可以传送b站啦,提醒一下,虽然该项目没用到redis,但是引入了shiro-redis,所以运行项目时记得打
转载 2024-07-01 12:03:06
15阅读
使用组件使得我们的应用更容易来管理 React 组件: 1:可以使用函数定义一个组件 function HelloMessage(props) { return <h1>Hello World!</h1>; } const element = <HelloMessage />; ReactDOM.r
转载 2021-03-09 08:57:00
87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