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bbitMQ一、基本概念RabbitMQ是一个开源的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实现,服务器端用Erlang语言编写,支持多种客户端,如:Ruby、.NET、Java、C、PHP等,RabbitMQ 是一个消息代理,主要接受、存储和转发消息。你可以把它想象成邮局:当你将一个包裹送到邮局,邮局会暂存并最终将邮件由邮递员送到接件人手上,RabbitMQ就好比一个邮局、邮箱和邮递员。 RabbitM
目录监控简介RabbitMQ的内存警告RabbitMQ的内存控制命令的方式设置内存阈值为50MB,查看内存告警情况配置文件方式 rabbitmq.confRabbitMQ的内存换页RabbitMQ的磁盘预警监控简介:::info物理内存为8G,默认0.4,所以内存阈值为:3GB:::RabbitMQ的内存警告:::info当内存使用超过配置的阈值或者磁盘空间剩余空间低于配置的阈值时,RabbitM
转载 2024-02-21 10:15:45
108阅读
集群中有两种节点:1>内存节点:只保存状态到内存(一个例外的情况是:持久的queue的持久内容将被保存到disk)2>磁盘节点:保存状态到内存和磁盘。内存节点虽然不写入磁盘 但是它执行比磁盘节点要好 集群中 只需要一个磁盘节点来保存状态 就足够了如果集群中只有内存节点 那么不能停止它们 否则所有的状态 消息等都会丢失。一:基础信息1>地址和主机名对应信息echo ''' 192.
RabbitMQ 运维篇01、持久化机制什么是RibbitMQ持久化:就把信息写入到磁盘的过程。持久消息:把消息默认放在内存中是为了加快传输和消费的速度,存入磁盘是保证消息数据的持久化。非持久消息:是指当内存不够用的时候,会把消息和数据转移到磁盘,但是重启以后非持久化队列消息就丢失。**RabbitMQ的持久化队列分为:**1.队列持久化、2.消息持久化、3.交换机持久化不论是持久化的消息还是非持
1、Rabbitmq集群搭建每台服务器RabbitMQ部署 1)RabbitMQ是基于Erlang的,所以首先必须配置Erlang环境. 2)解压gz包  tar zxvf  otp_src_19.1.tar.gz 3)cd 进入解压出来的文件夹 4)执行./configure --prefix=/usr/local/erlang   就会开始编译安装 5)make
转载 2024-02-17 20:28:04
427阅读
本文目录1. 概述2.原生API中开启Confirm消息确认机制2.1 代码演示3.Spring boot项目消息确认 1. 概述生产者将数据发送到 RabbitMQ 的时候,可能数据就在半路给搞丢了,因为网络问题啥的,都 有可能。此时可以开启 confirm 模式,在生产者那里设置开启 confirm 模式之后,你每次写的消息都会分配一个唯一的 id,然后如果写入了 RabbitMQ 中,Ra
RabbitMQ的工作机制:首先要知道RabbitMQ的三种角色:生产者、消费者、消息服务器生产者:消息的创建者,负责创建和推送消息到消息服务器消费者:消息的接收方,接受消息并处理消息消息服务器:其实RabbitMQ本身,不会产生和消费消息,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将生产者的消息路由给消费者RabbitMQ的一些角色ConnectionFactory:连接管理,应用程序或消费方与RabbitMQ建立连接
1、Work queues(工作队列模式)work queues与普通队列程序相比,多了一个消费端,两个消费端共同消费同一个队列中的消息。 应用场景:对于 任务过重或任务较多情况使用工作队列可以提高任务处理的速度。 使用: 1、使用入门程序,启动多个消费者。 2、生产者发送多个消息。 结果: 1、一条消息只会被一个消费者接收; 2、rabbit采用轮询的方式将消息是平均发送给消费者的; 3、消费者
转载 2024-03-19 21:07:23
100阅读
1、为什么要做RabbitMQ集群单点故障问题可能导致整个服务全部不可用;单节点的负载能力有限,使用集群在配合负载均衡服务,可以让请求压力分担到多台RabbitMQ服务节点上, 从而充分发挥每一台RabbitmQ的性能。2、docker-compose搭建RabbitMQ集群演示分别登录到192.168.1.201和192.168.1.202节点, 创建文件夹/opt/packages/rabbi
转载 2023-07-14 22:33:17
146阅读
上一篇博客我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日志系统,我们能够广播日志消息给所有你的接收者,如果你不了解,请查看:RabbitMQ (三) 发布/订阅。本篇博客我们准备给日志系统添加新的特性,让日志接收者能够订阅部分消息。例如,我们可以仅仅将致命的错误写入日志文件,然而仍然在控制面板上打印出所有的其他类型的日志消息。 1、绑定(Bindings)在上一篇博客中我们已经使用过绑定。类似下面的代码:cha
转载 2024-04-16 12:16:10
44阅读
  以下结论所使用的硬件环境是:  服务器:10M上传带宽、1M下载带宽  消费端:8G内存+固态硬盘  几个定义:  消息:如果没有特别指定消息长度,则默认为1K  小批量数据:50万条以内  大批量数据:50万条以上 1、加大服务器带宽   访问量大时,较长的数据容易将带宽占满。如服务器上传带宽为10M,则实际上传带宽可认为1M,每秒上传量为1M/1K=1K。如果把带宽加到100M,
如何保证rabbitmq消息零丢失?我们从三个角色开始分析1.生产者发送消息不丢失  生产者发消息到rabbitmq的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了  以及消息发送到了rabbitmq但是mq内部出错,没有保存 上面的问题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rabbitmq支持事务消息,通过开启事务->发送消息->异常捕获并回滚->发送成功提交事务的方式保证消息发送mq成功, 但是有个弊端,这种方式是同
安装最新版本的rabbitmq(3.3.1),并启用management plugin后,使用默认的账号guest登陆管理控制台,却提示登陆失败。 翻看官方的release文档后,得知由于账号guest具有所有的操作权限,并且又是默认账号,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guest用户只能通过localhost登陆使用,并建议修改guest用户的密码以及新建其他账号管理使用rabbitmq(该功能是在3.3
转载 2024-05-23 07:17:41
145阅读
     如果RabbitMQ集群只有一个broker节点,那么该节点的失效将导致整个服务临时性的不可用,并且可能会导致message的丢失(尤其是在非持久化message存储于非持久化queue中的时候)。可以将所有message都设置为持久化,并且使用持久化的queue,但是这样仍然无法避免由于缓存导致的问题:因为message在发送之后和被写入磁盘并执行fsyn
拉取最新版本的RabbitMQ镜像docker pull rabbitmq运行容器docker run -d --name rabb
原创 2022-10-21 17:20:16
88阅读
当下主流的消息系统有RabbitMQ、RocketMQ、ActiveMQ等,而RabbitMQ是基于Erlang开发,无论是并发、延时表现都很好。RabbitMQ消息可靠性是靠什么实现的?消息可靠性是RabbitMQ的一大特点,RabbitMQ靠什么实现消息可靠性的呢?其实就是通过消息持久化来实现的,这样就避免了服务异常(重启、宕机)下消息和队列丢失的风险。消息持久化是指RabbitMQ将内存中的
转载 2024-09-02 12:45:54
36阅读
# 使用Docker创建RabbitMQ容器 RabbitMQ是一个开源的消息代理软件,它实现了AMQP(高级消息队列协议)并提供了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容器化平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可靠地构建、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使用Docker创建一个RabbitMQ容器,并通过代码示例演示其基本用法。 ## 准备工作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Docke
原创 2023-10-15 04:39:11
55阅读
rabbitmq集群rabbitmq集群介绍 rabbitmq有3种模式,但集群模式是2种。详细如下: 单一模式:即单机情况不做集群,就单独运行一个rabbitmq而已。 普通模式:默认模式,以两个节点(rabbit01、rabbit02)为例来进行说明。 对于Queue来说,消息实体只存在于其中一个节点rabbit01(或者rabbit02),rabbit01和rabbit02两个节点仅有
目录(1)克隆三台linux机器:(2)配置虚拟机的网络和ip:(3)RabbitMQ集群搭建步骤:(4)镜像队列(备份队列):(5)Haproxy+Keepalive实现高可用负载均衡(实现MQ的ip切换):(6)联合交换机:(7)联合队列: 集群架构 当单台 RabbitMQ 服务器的处理消息的能力达到瓶颈时,此时可以通过 RabbitMQ 集群来进行扩展,从而达到提升吞吐量的目的。Rab
1、下载 (镜像配有控制台)docker pull rabbitmq:management2、运行docker run --name rabbitmq -d -p 15672:15672 -p 5672:5672 rabbitmq:management3、停止、启动、重启docker stop rabbitmqdocker start rabbitmqdocker restart rabbitmq
原创 2023-02-14 09:09:19
4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