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要求接口命名小驼峰 如果不是restfull的接口,需要语义化,例如:getUserInfo、getUserList、createUser、updateUser、deleteUser、uploadUserImg 接口尽量轻巧,前端不需要的数据,不需要返回 后端尽量统一风格,禁止单独适配为了避免某些Chrome浏览器广告屏蔽插件的误拦截,不使用ad等广告字眼对前端的要求:前端使用axios统一封
转载
2024-01-03 15:44:26
148阅读
1.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 后端服务的高
原创
2022-11-09 14:35:46
123阅读
文章目录一、HTTP是前后端数据交互的载体1. HTTP Request2. HTTP Response二、数据交互格式 JSON1. JSON对象与JSON字符串2. 不同语言中的JSON对象与JSON字符串互换三、前端如何发送数据1. 表单发送数据2. JSON对象发送数据3. JSON 字符串方式四、前端如何接收数据五、后端如何请求数据1. get 请求 和 post请求2. @Reque
转载
2023-08-29 20:38:07
258阅读
每日英文It is our choices... that show what w...
转载
2022-03-30 16:32:45
102阅读
1. 前言
2. 为何要分离
3. 什么是分离
4. 如何做分离
5. 接口规范V1.0.0
6. 未来的大前端
转载
2021-08-04 10:24:13
25阅读
点击上方“朱小厮的博客”,选择“设为星标”后台回复"书",获取后台回复“k8s”,可领取k8s资料1.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
转载
2022-03-11 09:40:32
48阅读
1. 前言
2. 为何要分离
3. 什么是分离
4. 如何做分离
5. 接口规范V1.0.0
6. 未来的大前端
转载
2021-07-29 14:49:09
126阅读
1.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然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前后端的对接界面双方却关注甚少,没有任何接口约定规范情况下各自干各自的,导致我们在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前后端的接口联调对接工作量占比在30%-50%左右,甚
转载
2021-09-05 15:26:24
112阅读
点击蓝色“java版web项目”关注我哟加个“星标”,优质文章,第一时间送达来源:http://t.cn/Ai9iAJ4t1. 前言2. 为何要分离3. 什么是分离4. 如何做分离5. ...
转载
2021-07-13 19:27:41
68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转载
2021-07-17 16:29:37
116阅读
1.web应用模式有哪几种?什么是前后端分离和不分离?前后端不分离 前后端分离 2. API接口2. api接口为了在团队内部形成共识、防止个人习惯差异引起的混乱,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大家都觉得很好的接口实现规范,而且这种规范能够让后端写的接口,用途一目了然,减少双方之间的合作成本。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公司开发人员使用的接口服务架构主要有:restful、rpc。 rpc:
转载
2023-07-29 23:43:17
97阅读
每日英文Take risks. If you win; you will be happy....
转载
2021-07-09 10:13:22
112阅读
1.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转载
2021-08-18 11:39:53
54阅读
1. 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 然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前后端的对接界面双方却关注甚少,没有任何接口约定规范情况下各 ...
转载
2021-08-02 10:20:00
84阅读
1. 前言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前端页面的展示、交互体验越来越灵活、炫丽,响应体验也要求越来越高,后端服务的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扩展等特性的要求也愈加苛刻,从而导致前后端研发各自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然而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前后端的对接界面双方却关注甚少,没有任何接口约定规范情况下各自撸起袖子就是干,导致我们在产品项目开发过程中,前后端的接口联调对接 工作量占比在30%-50%左右,甚
转载
2022-01-15 17:57:38
20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