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MVC开发模式说起    如何设计一个程序的结构,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对于中等或者大型项目来说。编码之前设计好软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盖房子的时候,我们要先搭建好脚手架。在这个基础上再盖房子。如果我们在编写软件有一个清晰的目录结构,服务器的代码放在那里,前端页面的代码放在哪里对于我们编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MVC是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它们是
在数据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分明的当下,前后端分离架构可以让前、后端的工程师们做好各自分内的事,专注于各自领域,从而提升整体办公效率和推进数字化进程。说到这,有不少朋友会问我们,前后端分离架构好用吗?要想了解这个问题,需要先来了解什么是前后端分离架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一、了解前后端分离架构 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准使用方式,通过nginx+tomcat的方式(也可以中间加一个nodej
简介近来楼主抽时间整理了一个基于 Spring Boot 前后端分离的 web 框架,该框架基于 RBAC 思想,即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在该思想中,用户直接和角色关联,一个用户至少可以有一个角色;角色与权限(菜单)关联,一个角色至少可以有一个权限。该框架同时还实现了动态路由,所有路由信息全部存储于数据库中,可灵活配置。该 web 框架后端以 Spring-Boo
在前端或者后端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或多或少听说过前后端分离开发,但是相信不少人对于前后端分离这个概念仍然不是很清楚,因此本文就对什么是前后端分离开发做一个介绍。一、什么是前端和后端在理解前后端分离的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前端和后端。前端指的是用户可见的界面,网站前端页面也就是网页的页面开发,比如网页上的特效、布局、图片、视频,音频等内容。前端的工作内容就是将美工设计的效果的设计成浏览器
转载 2023-12-14 13:53:06
261阅读
  “ 关键字:springbot 前后端 开发框架 ” 正文:推荐一套前后端分离、漂亮的SpringBoot和Vue开发框架;比较适合用于后端框架和管理接口的开发使用。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大家可以比较容易上手。01—框架技术体系前端:Vue + Vue-Router + Vuex + ViewUI + vue-enum后端:SpringBoot2
这里说的前后端分离指的是,终端(前端)和后端系统彻底分离,团队各司其职,各自迭代。现如今,随着前后端分离架构的流程,Vue、React等前端框架飞入寻常百姓家,彻底的前端开发方式已逐步成熟。本文欲简单分析前后端分离架构适用场景,不足之处欢迎交流讨论。软件最开始,重后端,轻前端。系统的早期由一个单体系统组成,以javaee为例,后台使用springMvc,前台使用jsp或者Thymeleaf。这样研
转载 2024-01-22 00:37:19
56阅读
简述前后端分离架构的主要意义在于前后端解耦、独立部署,有利于各自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前后端分离的常见部署方式是使用nginx部署前端项目,java后端用java系服务器或者用集大成的SpringBoot框架,前端访问接口时,通过nginx代理访问后端服务接口获取数据前后端分离也有一些不是完全分离的部署模式,比如Thymeleaf模板引擎等本文将以上述两种部署模式做示例部署方案本文以部署单个后端
转载 2023-09-22 09:28:04
116阅读
# 如何实现一个 APP 的前后端系统架构图 在开发应用程序的过程中,理解前后端架构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创建一个 APP 的前后端系统架构图。以下是整个流程的概述: ## 流程概述 我们可以将整个流程分为几个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19 07:55:02
119阅读
前后端分离架构时序的描述 前后端分离架构是一种常见的系统设计模式,旨在提高开发效率和用户体验。它将前端和后端分离,允许两者独立开发和部署。为了清晰地理解该架构的运作,我们需要使用时序等多种工具来展现其中的交互过程。 背景描述 前后端分离架构在现代应用开发中变得越来越流行。通过将用户接口(前端)与数据逻辑(后端)分离,开发团队可以并行开发,从而提高整体开发效率。以下是其主要流程: 1.
公司一个新项目,不想使用之前的老框架,准备搭建一个新的,记录下以便后续回顾!话不多说,开始第一步!使用idea创建new project创建一个项目 设置包名  设置依赖项目:如果是web项目就选web,不是可以省略,这里我们使用jdbc做连接池,使用mybatis做持久层框架  设置项目名称:   finish!&n
转载 2023-07-30 16:17:45
71阅读
本文用于学习django+vue.js实现web前后端分离协作开发。以一个添加和删除数据库书籍应用为实例。django框架官方地址:https://www.djangoproject.com/vue.js 框架官方地址:https://cn.vuejs.org/一、构建django项目1. 创建工程文件和APP创建django_vuedjango-admin startproject django
转载 2023-08-03 15:09:41
340阅读
产品汪在验自己产品时,经常遇上bug了,就去找测试小姐姐,测试小姐姐看了看,就说:“这个找后台的XX吧”,“这个找前端的XX吧”,小汪就好奇了,那么多程序猿哥哥,他们的职责是怎么划分的呢?产品经理眼里的“端”在产品经理眼里,一般按业务的使用者对产品领域进行划分,例如淘宝的用户端、商家端;再例如滴滴的乘客端、司机端、运营后台,甚至会进一步细分,有网约车司机端、代价司机端等;当然,也可能按照业务模块进
前端使用nodejs+vue+elementui 后端使用springboot+swagger先上GitHub地址GitHub地址: 后端: springboot + springJdbc + jpa :https://github.com/lance2038/httpDataApiDemo.git springboot + mybatis :https://gi
一些前后端的概念,本人是初学者,没有能力自己总结,都是复制他人的博客,具体内容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到相关博客查看,希望被copy的各位博主见谅一、概念通识1、前后端分离是指什么前后端分离就是把数据操作和显示分离出来。前端专注做数据显示,通过文字,图片或者图标等方式让数据形象直观的显示出来。后端专注做数据的操作。前端把数据发给后端,有后端对数据进行修改。后端提供接口给前端调用,来触发后端对数据的操作。2
原标题:学习前后端交互技术有哪些我们都知道,一个完整的IT项目是由多个不同岗位的成员共同完成,包括UI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测试等。为了实现项目的完整性,前后端需要运用技术实现联通。不过,前后端交互技术有哪些呢?目前常用的实现前后端交互的技术有三个:1、ajaxajax是一种用于创建快速动态网页的技术。通过在后台与服务器进行少量数据交换,ajax可以使网页实现异步更新。这意味着可以在不重新加载
由于公司有一个特殊的项目,以前是完全用php(smarty)写的一个程序,现在要转向php+node。因此一不小心又给后端同学们灌输了下用node做前后端分离的思想。以前在知乎上答过这样的问题。大概如下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835139由于目前正在做angular的项目,因此体验更加深刻。现在再来说一下前后端分离的想法吧,还是有点借鉴http://ued.
背景最近两年参与的项目多是基于 SpringBoot 【后端】+ Vue 或 React 【前端】,说是前后端分离,实际还是全栈,只是静态资源搭上了前端的框架而已。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既然不是纯粹的前后端分离,怎么调试前端呢?怎么搭建项目框架,才能在开发时不用开多个 IDEA 、在多个项目间切换呢?maven 的 exec-maven-plugin 插件和前端的打包目录 eg :React 的 a
1.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型2.职责分离前后端仅仅通过异步接口(AJAX/JSONP)来编程前后端都各自有自己的开发流程,构建工具,测试集合关注点分离,前后端变得相对独立并松耦合后端前端提供数据接收数据,返回数据处理业务逻辑处理渲染逻辑Server-side MVC架构Client-side MV* 架构代码跑在服务器上代码跑在浏览器上3.接口规范接口返回数据即显示:前端仅做渲染逻辑处理;渲染逻辑禁止跨
转载 2023-07-26 21:20:06
103阅读
一、关于微前端1.What?什么是微前端?微前端就是将不同的功能按照不同的维度拆分成多个子应用。通过主应用来加载这些子应 用。 微前端的核心在于拆, 拆完后在合!2.Why?为什么去使用他?不同团队间开发同一个应用技术栈不同怎么破? 希望每个团队都可以独立开发,独立部署怎么破? 项目中还需要老的应用代码怎么破? 我们可以将一个应用划分成若干个子应用,将子应用打包成一个个的lib。当路径切换 时加载
在网上一个包含页面段和后台的分页基本难得找到,这个分页是基于ssh框架的,看上去很复杂,但理解后非常简单在页面段的第二种版本能够带条件查询,只有按到下面的步骤做就一定会成功。如果在看这果过程中遇到其他问题,可以联系QQ:2930085110,我将提供源码和解答。 1.在action定义一个int 类型的page变量,并且写get(),set()方法private int page; publi
转载 2024-07-02 21:25:52
4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