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子集选择属于特征工程的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在多个特征中,可能存在数个与响应变量无关的情况,而引入过多的特征,一方面大大增加了计算量,其次也会影响模型的评估,所以我们才需要选择与响应变量相关的变量形成特征子集。第一种方法是最优子集选择(best subset selection),假如目前由p个特征,那么我们每次选择k个特征,从数量为k的所有可能的特征组合中得到最好的那个,这里的最好指RSS(残差
转载
2024-06-14 16:31:40
156阅读
拟阵的最优子集问题的贪心算法
前置知识可以参见:拟阵的相关知识,图拟阵问题描述: 输入:拟阵 M=(S, I),M的加权函数W 输出:对于加权函数W,M的最优子集算法描述: 1. 确定贪心思想
转载
2023-12-28 12:08:10
69阅读
在面对实际的“python 最优子集选择”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寻找满足特定条件的元素集合,使得某一目标函数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这一问题在数据分析、多目标优化等领域表现尤为重要。
> **权威定义**:
> 最优子集选择问题是一种组合优化问题,其目标是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从给定的集合中选择出一个子集,使得该子集的某一目标函数的值最大或最小。
```mermaid
quadrantChar
Lasso Regression标签(空格分隔): 监督学习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型建立之初,为了尽量的减少因缺少重要变量而出现的模型偏差问题,我们通常会尽可能的多的选择自变量。但是在实际建模的过程中,通常又需要寻找 对响应变量具有解释能力的自变量子集,以提高模型的解释能力与预测精度,这个过程称为特征选择。还是考虑《线性回归》中的一般线性回归模型y=wTx,使用最小二乘估计(OLS)可以得到
今天是 1024 程序员节,祝各位程序员朋友不用加班写代码,早日完成自己的梦想。今天本文用了新的留言方式,大家可在文章末尾尝鲜留言。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 Python 算法中的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和之前讲到的冒泡排序、快速排序性质一样,都是属于比较法排序。排序原理它的工作原理是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
转载
2023-10-08 08:40:20
100阅读
一. 选择排序有8个重量不一样的瓶子,需要你将这8个瓶子按照重量由小到大排序。有一个天平可以用,天平每次只能比较2个瓶子的重量步骤:(1)先找出8个里面最轻的,你会如何做呢?最少要比较几次?为什么?我们可以将1号瓶子和2号瓶子比较,找到较轻的那个,然后将这个较轻的瓶子再和3号瓶子比较,再找到较轻的那个,依次类推,比较7次,我们就可以找出最轻的瓶子了。(2)再用这种方式将所有瓶子排序这就是选择排序的
转载
2024-01-12 06:37:10
42阅读
#include<stdio.h>int main(){ int n,a[10],i,j,t; scanf("%d",&n); for(i=0;i<n;i++) { scanf("%d",
原创
2022-08-03 17:06:54
109阅读
选择排序:原理: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或最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选择排序一:从小到大排序def selectSort(arr):
n=len(arr)
for i in range(n):#遍历数组
t=i #取当
转载
2023-05-27 14:38:23
64阅读
选择排序算法 python实现选择排序算法的具体内容请看这篇文章 我们的思路是找出原有列表中最小的元素,将最小的元素插入到新的数组中,多次操作后,得到从小到大的有序列表。 在本人学习算法得时候,有幸看过一本书,《算法图解》书中将一些算法用图画得例子形象得描述了出来,并且通过代码进行了相关算法的实现,以下是个人的部分学习内容,如有网友看到,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选择排序的实现主要写了两个函数,fi
转载
2024-06-10 10:42:45
12阅读
最优控制电池储能模型 蓄电池储能模型的最优控制python源代码,代码按照高水平文章复现 包含五个python脚本,它从data .csv读取价格、负载和温度数据。 然后用本文中描述的决策变量、目标和约束构造一个pyomo抽象模型。 然后使用开放源代码的内部点算法求解器ipopt来计算最优解,并绘制出结果。 BESS模型可以根据物理域进行分类:荷电状态(SoC)、温度和降解。 SoC模型可以通过定
转载
2023-11-06 23:44:59
84阅读
冒泡排序与选择排序(方法+动画+算法十大排序分类图)目录:冒泡排序( Bubble Sort )1.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 )1. 算法十大排序分类图
#### 一、冒泡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较简单的排序算法。算法描述:比较相邻的元素 : 如果第一个元素比第二个元素大,那么就交换他们两个。1. 从 第一对相邻的元素 开始比较 直到 最后一对,这样在最后的元
转载
2023-07-22 17:44:17
51阅读
简单的成绩录入系统程序及分析以及思考冒泡法排序笔记这篇博文和上两篇博文都是一年前记的笔记,贴出来复习复习。本专题的目的在于对选择法进行排序的一次大总结,用各种c语言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排序演练,以至于达到熟悉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用主函数中用数组,排序用自定义的函数进行实现,而函数用指针作为参数来接受数组。见下面的源程序: #include<stdio.h>int m...
原创
2022-04-14 15:14:04
166阅读
算法+数据结构=编程算法实际上是依托于数据结构的,没有数据结构就没有算法。以下代码在Python3.5上正常运行,转载请注明出处。给Python学习算法实战课的同学,一个参考。O(n^2)级别的排序算法选择排序将一个列表:10, 9, 8, 7, 6, 5, 4, 3, 2, 1 进行从小到大排序:普通实现# arr为待排序的列表# 在从0到n之间进行排序def selection_sort(ar
转载
2023-10-11 12:26:58
54阅读
前每逢周末就遇雨期,闲暇之余,捣鼓了下python,心心念想学习,今天就在电脑上装了个2.7,学习了下经典算法,冒泡与选择排序法第一次写关于python的文章,说的不当之处,多多指正,我积极改正搭建环境,准备工作就不冗余介绍了,网上搜罗一大堆目录冒泡排序法冒泡类似于汽水现象,摇动一下,就有很多泡往上冒,概念不多说,直接看一张执行的结果图,看图分析,如下图片中将每次的排序过程都打印出来,这样一看,就
转载
2024-08-11 11:30:07
0阅读
简单的成绩录入系统程序及分析以及思考冒泡法排序笔记这篇博文和上两篇博文都是一年前记的笔记,贴出来复习复习。本专题的目的在于对选择法进行排序的一次大总结,用各种c语言的知识点进行一次排序演练,以至于达到熟悉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用主函数中用数组,排序用自定义的函数进行实现,而函数用指针作为参数来接受数组。见下面的源程序: #include<stdio.h>int m...
原创
2021-08-20 13:46:23
224阅读
回归分析向前选择法在Python中的实现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选择最佳的特征,以得到准确的预测模型。本博客将详细记录从环境准备到性能优化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
## 环境准备
在进行回归分析向前选择法之前,首先需要配置好Python环境,并安装必要的依赖库。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所需的库:
```bash
# 安装numpy、pandas和statsmodels
pip install nump
#include void bubble(int a[],int len){ int i,j,t; for(j=0;ja[i+1]) { t=a[i]; a[i]=a[i+1]; a[i+1]=t; } } } } void select(int a[],int l...
原创
2021-12-21 17:55:58
89阅读
#include void bubble(int a[],int len){ int i,j,t; for(j=0;ja[i+1]) { t=a[i]; a[i]=a[i+1]; a[i+1]=t; } } } } void select(int a[],int l...
转载
2011-03-21 13:05:00
120阅读
2评论
线性回归模型比较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有两种,分别是最优子集和逐步回归。此外还有正则化,降维等方法。 1,最优子集(Best Subset Selection):从零号模型(null model)M0开始,这个模型只有截距项而没有任何自变量。然后用不同的特征组合进行拟合,从中分别挑选出一个最好的模型(RSS最小或R2最大),也就是包含1个特征的模型M1,包含2个特征的模型M2,直至包含p个特
转载
2023-07-21 13:49:06
341阅读
选择排序法:两两比较大小,找出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放在固定的位置,这个固定的位置一般指的是某一端降序排列:n个数从左至右,索引从0开始到n-1,第一轮开始,假设索引0为最大数的索引,与后面的数两两依次比较,记录较大数的索引,此轮所有数比较完毕,将较大数的索引和索引0的数交换,如果大数位置就在索引0,不交换。第一轮比较完成后,位于索引0的数为最大值。第二轮,从索引1开始,与后面的数进行比较,找到
转载
2023-11-28 11:46:35
6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