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和打开文件open(filename,)1.pythonwindows在路径名既可以接受斜线(/),也可以接受反斜线(\\),也可以斜线(//),就是不能单反斜线(\)2.filename 变量是一个包含了你要访问的文件名称的字符串值3.mode决定了打开文件的模式:只读,写入,追加等。所有可取值见如下的完全列表。这个参数是非强制的,默认文件访问模式为只读(r) 1 f=o
转载 2024-01-01 13:28:57
48阅读
前段时间在LearnStreet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了Python入门课程《Python for Beginners》,对Python语言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下来将以《Python基础教程》(第2版)为主要参考书,对Python语言进行更为深入地学习。《Python基础教程》读书笔记系列文章将针对每一章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和整理。文章的编程练习是在基于Python2.7.3版本的交互式解释器
## 如何实现“Python括号”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乐意教会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Python括号”。在本文中,我将向你展示整个实现过程,并为每个步骤提供所需的代码和代码注释。 ### 实现流程 下面是实现“Python括号”的步骤流程: 1. 创建一个类,并重写它的`__getitem__`方法。 2. 在`__getitem__`方法,解析传入的表达式,并返
原创 2023-09-30 06:14:01
70阅读
# 如何在 Python 实现精度浮点数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小白,学习如何在 Python 处理精度浮点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精度浮点数(`double`)是一种能够表示非常大和非常小的数的浮点数据类型,通常用于科学计算和高精度需求的场合。在 Python ,虽然没有直接的精度定义,但我们可以利用内置的 `float` 类型来实现类似的功能,因为 `float` 实际上是基于精度浮点
原创 9月前
82阅读
第一章:基础知识1.斜线:实现整除的操作符>>>1//20就算是浮点数,斜线也会执行整除>>>1.0//2.00.02.幂(乘方)运算符:双星>>>2**38tip:可以用函数pow代替运算符,pow(2,3)3.十六进制和八进制十六进制:前面加0x,第一个是数字0>>>0xAF175八进制:在3.0以上版本的python
转载 2023-06-16 17:07:23
565阅读
Python入门课小记(一)冒号的理解在学习冒号使用时借鉴了一位前辈的博客,博客详细的介绍了冒号的用法。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以字符串的索引为例(小怪也只学到了这里)。字符串基本格式是引号括起来的即为字符串,每一个字符为一个单元,对应独立的索引号,索引号从零开始。按索引号索引字符串的字符,格式为[起始:结束:步长]。其中起始和结束没有什么难理解的,结束是到结束索引号的前一位而不是结束索
Python 链表(linked list) 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单元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的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 链表由一系列结点组成,结点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生成优点由于不必须按顺序存储,链表在插入、删除的时候可以达到O(1)的复杂度,比线性表快得多缺点相比于线性表顺序结构操作复杂,查找一个节点或者访问特
转载 2023-05-23 23:39:18
114阅读
# 如何在Python实现队列尺寸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处理数据结构时经常会遇到队列(Queue)这一概念。队列(Double Queue)是指可以在两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队列,其应用很广泛,比如任务调度、缓存管理等。在Python实现队列的尺寸(size)功能,我们将逐步完成这个过程。 ## 一、整体流程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将整个实现过程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 Pythonfor语句变量实现教程 ## 1. 整体流程 ```mermaid journey title Pythonfor语句变量实现流程 section 整体流程 Start --> 定义两个列表 定义两个列表 --> 使用zip函数将两个列表打包成元组 使用zip函数将两个列表打包成元组 --> for循环遍历
原创 2024-06-03 03:35:08
25阅读
# Python井号(##)的用法 在Python井号(##)是一种特殊的注释符号。与普通的井号(#)注释不同,井号注释是用于特定目的的,它们可以用来生成文档、标记测试代码等。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井号的用法,并提供一些代码示例进行说明。 ## 生成文档 井号可以用于生成文档。在Python,我们可以使用井号注释来自动生成函数、类和模块的文档。这些文档通常以特定的格式
原创 2023-10-24 03:47:54
395阅读
参数赋值是一种在Python中常见的赋值方式,它可以将一个表达式的值同时赋给两个变量。这种赋值方式的语法很简单,只需要在赋值语句中使用逗号分隔的两个变量即可。 在Python,我们可以使用参数赋值来交换两个变量的值,也可以用它来同时给多个变量赋值。参数赋值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一行代码完成多个赋值操作,使代码更加简洁和易读。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示例代码来说明参数赋值的用法。 ## 交换变
原创 2024-01-14 09:02:04
105阅读
# Python等号(==) Pytho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因其简单易学、功能强大而受到开发者的喜爱。在Python,比较运算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等号(`==`)则是最常用的比较运算符之一。本文将详细探讨等号(`==`)在Python的作用、用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并通过代码示例和图示来帮助理解。 ## 1. 等号(==)的基本概念 等号(`==`)用于比较两个对
原创 9月前
185阅读
Python 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前缀和后缀指定特殊变量_xxx 不能用’from module import *’导入__xxx__ 系统定义名字__xxx 类的私有变量名核心风格: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的开始。因为下划线对解释器有特殊的意义,而且是内建标识符所使用的符号,我们建议程序员避免用下划线作为变量名的开始。一般来讲,变量名_xxx被看作是“私有 的”,在模块或类外不可以使用。当变量是私有
一直以来,对于python函数参数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和**,理解的稀里糊涂的。最近看了一篇博文,描述的非常清楚,所以自己也抽空写了一下,可以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也可以帮助到像我一样的白白小学生。python的‘*’和‘**’的使用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计算,另一个是参数传递过程的打包和解包。计算功能单*表示乘积,*表示乘幂2.参数传递的打包和解包对函数传递的参数进行打包(成元组、列表或者字典
1 # encoding=utf-8 2 3 4 class Node(object): 5 def __init__(self, item): 6 self.item = item 7 self.next = None 8 self.pre = None 9 10 11 class DoubleL
转载 2023-06-27 09:41:06
77阅读
习题 10: 那是什么?     在习题 9 我你接触了一些新东西。我让你看到两种让字符串扩展到多行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月份之间用 \n (back-slash n )隔开。这两个字符的作用是在该位置上放入一个“新行(new line)”字符。    使用反斜杠 \ (back-slash) 可以将难打印出来的字符放到字符串。针对不同的符号有很
转载 2024-04-22 17:30:49
57阅读
## Python数据集中的括号 在Python,我们经常会使用列表(list)或者字典(dictionary)来存储和处理数据集。然而,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种特殊的情况,即数据集中包含双重括号。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数据集嵌套层次较深的情况下,需要更复杂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和操作。 ### 括号的意义 在Python括号通常表示数据集的多层嵌套结构。例如,一个包含多个学生信息的数
原创 2024-02-23 07:32:55
310阅读
1、一个等号是赋值 两个等号是等于2、if判断的时候,都是判断的真或者假 也就是True和False记住一句话,非0即真,非空即真; 这个是因为0是string类型,所以输入0被认定为非空name = input('请输入你的姓名:') if name: print(name) else: print('error')这个输入0的时候就会提示errorname = int(inp
转载 2023-10-10 09:33:57
138阅读
使用单下划线(_one_underline)开头表示方法不是API的一部分,不要直接访问(虽然语法上访问也没有什么问题)。使用下划线开头(__two_underlines)开头表示子类不能覆写该方法。除非你真的知道你在干什么,否则不要使用这种方式。当你想让自己定义的对象也可以像Python内置的对象一样使用Python内置的一些函数或操作符(比如len、add、+、-、==等)时,你可以定义该类
转载 2023-06-24 17:52:23
118阅读
目录下划线方法(__)元类简介产生类的两种表现形式元类的基本使用元类进阶操作__new__方法下划线方法(__)面向对象下方法也有一些人称之为是魔法方法,有些下方法不需要刻意调用,到达某个条件会自动触发,就比如我们在对象实例化中学的__init__方法。__str__:对象被执行打印(print、前端展示)操作的时候自动触发,该方法必须返回字符串类型的数据。 例子:原本应该是打印对象的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