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 文章语义匹配:基础知识与应用示例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语义匹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旨在比较和理解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性。随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Python 作为一门强大的编程语言,已成为进行语义匹配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将介绍语义匹配的基本概念,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代码示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实现这一技术。 ## 什么是语义匹配? 语义匹配是指通过
原创 2024-08-18 04:07:12
33阅读
最大匹配算法是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中文匹配算法中最基础的算法,分为正向和逆向,原理都是一样的。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故名思意,从左向右扫描寻找词的最大匹配。首先我们可以规定一个词的最大长度,每次扫描的时候寻找当前开始的这个长度的词来和字典中的词匹配,如果没有找到,就缩短长度继续寻找,直到找到或者成为单字。实例:S1="计算语言学课程是三个课时" ,设定最大词长MaxLen = 5  ,S2= "
原文标题:Divide and Conquer: Text Semantic Matching with Disentangled Keywords and Intentshttps://arxiv.org/abs/2203.02898目录一、Introduction二、Methodology三、Results and Analysis四、Conclusion一、Introduction&nbsp
语义匹配 工业界的很多应用都有在语义上衡量本文相似度的需求,我们将这类需求统称为“语义匹配”。根据文本长度的不同,语义匹配可以细分为三类:短文本-短文本语义匹配,短文本-长文本语义匹配和长文本-长文本语义匹配。基于主题模型的语义匹配通常作为经典文本匹配技术的补充,而不是取代传统的文本匹配技术。 短文本-短文本语义匹配 短文本-短文本的语义匹配在工业界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在网页搜索中,我们需
 Python3 错误和异常作为Python初学者,在刚学习Python编程时,经常会看到一些报错信息,在前面我们没有提及,这章节我们会专门介绍。 Python有两种错误很容易辨认:语法错误和异常。语法错误Python 的语法错误或者称之为解析错,是初学者经常碰到的,如下实例 >>> while True print('Hello world') File
# Python 匹配文章正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经常需要从大量的文章中提取出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匹配文章的正文内容。Python作为一种简洁、易用的编程语言,在文本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的工具和库,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是一种用于匹配文本模式的工具。Python中的re模块提供了对正则表达式的支持,可以方便地进行模式匹配和提取。 下
原创 2024-02-02 10:56:11
31阅读
搜索引擎排名的基础之一,就是关键词与网页的相关性。机器算法和人不一样的地方是人可以直接理解词的意思,文章的意思,机器和算法不能理解。人看到苹果这两个字就知道指的是那个圆圆的,有水的挺好吃的东西,搜索引擎却不能从感性上理解。但搜索引擎可以掌握词之间的关系,这就牵扯到语义分析。两年前搜索引擎优化业界很热烈的谈论过一阵潜在语义索引(Latent Semantic Indexing)。因为时间比较久,记得
转载 2024-04-24 23:17:39
35阅读
注意:本文章只负责救急用,不会有任何的讲解有什么不懂的请先看注释,再进行理解。!非常重要:本代码无法识别一行中的多个“中国”,即只知道至少有一个,不会知道有多少个!!题目如下: 在指定目录(如 abc )下创建若干子目录和 txt 文件,txt 中若干行含有关键字“中国”。 编写程序:统计该目录下含有“中国”的txt 文件,以及文件中含“中国”的行序号; 简易思路:指定文件
# Python 语意相似度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应用 ## 引言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简称NLP)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使计算机能够理解、解释和生成人类语言。在NLP中,语意相似度是一个关键概念,用于衡量两个文本之间的语义相似程度。Python是一种功能强大且易学习的编程语言,在NLP领域被广泛应用于文本处理和语义分析。 本文将
原创 2024-07-02 03:39:11
74阅读
简介你是否曾去过一家管理完善的图书馆?在那儿,我常被它们井然有序的书籍管理所震撼,他们会根据书名、内容或者其他主题把所有书排列整齐。我不清楚每个管理员要经手的书有多少,也许是几千本,也许有上万本,如果以纯手动的方式按类别对图书进行管理,他们一定会累到吐血。但是,如果我们有这些书的电子版,整件事做起来似乎就简单的多了,可能只用几秒钟就能完成。NLP万岁!请看下面一小段话:从三种颜色的高亮处我们可以知
先看一段代码 class X {}; class Y : public virtual X {}; class Z : public virtual X {}; class A : public Y, public Z {}; // sizeof(X)的结果为1 // sizeof(Y)的结果为8
原创 2021-07-14 11:25:16
10000+阅读
一、Python介绍 Python 是一个高层次的结合了解释性、编译性、互动性和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Python 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相比其他语言经常使用英文关键字,其他语言的一些标点符号,它具有比其他语言更有特色语法结构。 Python 是一种解释型语言: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没有了编译这个环节。在程序运行的前一刻,只有源码程序而没有可执行程序。而程序执行到源程序的某一条指令,则会有一个称之为解
转载 2023-11-02 08:36:46
0阅读
 上周Facebook向发出媒体邀请函,上写“来看看我们正在构建什么”,引发了媒体的众多猜想。15日,扎克伯格向人们展示了Graph Search——facebook的语义搜索引擎。关于Graph Search,扎克伯格如是说:“现在在Facebook上取得信息的方式有三种:News Feed、Timeline和Graph Search,他说道。“人们想要知道自己附近的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事
转载 2024-08-19 20:59:06
49阅读
# Java分词技术及其在文章匹配中的应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分词是一项基本任务,尤其是在处理中文文本时,分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的文本分析和匹配结果。Java作为一门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拥有多种分词工具和库,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实现文章的分词和匹配功能。本文将介绍Java分词的基本原理、常用库以及如何进行文章匹配,并辅以代码示例及状态图。 ## 一、分词的基本原理 分词是将一段连续
原创 8月前
16阅读
语义分析_抽象语法树_反汇编回忆上次回顾了一下历史 python 是如何从无到有的看到 Guido 长期的坚持和努力python究竟是如何理解 print(“hello”)的?这些ascii字母如何被组织起来执行?纯文本首先编写Guido的简历print("1982------Guido in cwi") print("1995------Guido in cnri") print("
static member function不能:1.直接存取nonstatic数据;2.它不能被声明为const 一、Member的各种调用方式 1.1Nonstatic member function(非静态成员函数)的调用方式 编译器会将member 函数实例转换为对等的”nonmember函
原创 2021-07-08 15:22:46
384阅读
基础元素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的时候,我最先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操作值,值(value)在程序组可以是一个数字1,2,3,4,字符'hello,word'.我们使用变量来保存这些值。又把变量保存的值成为对象,计算机会给变量的对象和变量分配内存空间。python使用的内存分配方式成为引用语义或者对象语义,而像c语言使用的时值语义。接下来具体说明一下这两种语义的区别。 值语义:所谓值语义是指目标对象由源对象拷
学习了这么久python 最近才思考以前学长问过的问题,python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用python?首先,python是一门解释性语言,不需要在运行前编译,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专门的解释器负责在每个语句执行的时候解释程序代码,动态将代码逐句解释(interpret)为机器码,或是已经预先编译为机器码的子程序。这样解释型语言每执行一次就要翻译一次,效率比较低。更具有兼容性。下面参考这篇
转载 2024-03-12 15:05:25
47阅读
# MySQL模糊匹配 删除文章 ## 1. 引言 在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删改查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当我们需要删除一篇或多篇文章时,通常需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筛选出要删除的文章。而MySQL提供了模糊匹配的功能,可以根据指定的模式来进行查询和删除操作。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ySQL进行模糊匹配删除文章,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2. MySQL模糊匹配删除文章 在MySQL中,模糊匹配可以通过
原创 2023-12-08 13:21:55
43阅读
给你做个选择题:10块钱5双袜子和5双袜子10块钱,你觉的哪一个卖的更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徒在祈祷时犯了烟瘾,就问神父: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神父瞪了他一眼说:当然不可以。另一位教徒在祈祷时也犯了烟瘾,他问神父:抽烟时可以祈祷吗?神父赞赏地说:当然可以,你什么时候都可以祷告。同样的事情,不一样的问法,结果完全不同,这叫语意效应,人们往往会厌恶失去的,期待得到的,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先说得后
原创 2020-02-18 14:56:46
72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