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们知道吗,在Python中,缩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不要以为它只是为了看起来整齐美观,缩进的正确使用可以使你的代码变得易读、易懂、易维护。今天,我将为你讲解Python中的缩进,帮助你避免在代码中犯错。首先,让我们来谈谈Python中的缩进有什么作用。缩进的作用是告诉计算机哪些代码块属于哪个层次结构。换句话说,它可以帮助我们组织代码的结构,让计算机明白哪些代码应该一起执行。在Python中,我
转载 2023-08-05 20:26:10
126阅读
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Tab和空格远远不只是“立场”问题那么简单。在不同的编辑器里tab的长度可能不一致,所以在一个编辑器里用tab设置缩进后,在其它编辑器里看可能缩进就乱了。空格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空格就占一个字符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Tab在ASCII码中,编码是9,而空格是32。这也就是说,当我们按下一个Tab的时候,即使它看起来就是8个空格(或者4个空格,不同的环境下,Tab可能显示的效果
前些天,我写了《Python为什么使用缩进来划分代码块?》,文中详细梳理了 Python 接纳缩进语法的 8 大缘故原由。我极其喜欢这种简练优雅的气概,以是对它赞美有加。然而文章发出去后,异常意外,竟收到了大量的否决意见!!(以往文章的互动不多,此次创下了纪录)我就不截图了,先摘录几则最耀眼的谈论:最大的缺陷就是这个缩进机制去掉花括号是最愚蠢的设计绝对是过分设计了,缺陷很大最大的瑕玷就是缩进,太反
转载 2023-06-29 09:12:25
154阅读
相信开始学习Python的小伙伴已经对“缩进”这个词汇不陌生了,今天来讲一下Python中的缩进。没错,在Python中,代码的逻辑结构就是利用缩进来区分的。这也就是Python为什么这么容易阅读的原因,通过强制缩进来让我们清楚的了解代码的结构。下面给一个代码示例来说明:以上的一段Python代码就是定义一个函数,关于函数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谈到。在函数中,缩进表明语句“print(name)”就是属
转载 2023-07-01 11:23:27
304阅读
一般的语言都是通过{}或end来作为代码块的标记,而Python则是通过缩进来识别代码块的。对于Python的这种“缩进”风格,喜欢它的人说这是一种乐趣;不喜欢它的人说这是一门需要卡尺的语言,因为需要使用“游标卡尺”去测量每行代码的缩进。不管怎么样,Python的开发者有意让违反了缩进规则的程序不能通过编译,以此让程序员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并且Python语言利用缩进表示语句块的开始和退出,而非使
今天跟大家继续讲一下Python语法特点里面的下一个规则-----代码缩进规则
转载 2023-05-28 19:33:43
313阅读
目录:缩进 注释 单行注释多行注释缩进:        为了让Python解释器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执行代码,在编写代码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规范。Python最重要的代码编写规范之一就是缩进,类似Word文档中的首行缩进。在前面讲解if、for、while等语句的语法格式时都提到过缩进。如果缩进不规范,代码在运行时就会报错。先来看下面
转载 2023-09-26 11:45:07
228阅读
python缩进是敏感的,而大多教程对缩进规则,往往就几句话带过,对于没有其他语言基础的初学者,十分不友好,本文就把python常见的缩进问题做了一些整理。一、Python缩进长度及缩进字符常看到一些Python缩进错误的解读,“tab符和空格做为缩进不能混用”、“缩进一定是4个空格”。实际上并没有这些限制。
原创 2022-05-02 10:51:03
732阅读
Python采用代码缩进和冒号( : )来区分代码块之间的层次(缩进指的是每一行代码前面的留白部分)Python中实现对代码的缩进,可以使用空格或者Tab键实现无论是手动敲空格,还是使用Tab键,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4个空格长度作为一个缩进量(默认情况下,一个Tab键就表示4个空格)在Python中,对于类定义、函数定义、流程控制语句、异常处理语句等,行尾的冒号和下一行的缩进,表示下一个代码块的开始
转载 2023-06-10 18:24:25
277阅读
读书笔记-Python-注释、缩进规则、编码规范-《Python 基础教程》 一、注释单行注释: #多行注释:三个连续的单引号'''或者三个连续的双引号""",不支持嵌套,通常用来添加版权或者功能描述信息二、缩进规则Python采用代码缩进和冒号( : )来区分代码块之间的层次在 Python 中,对于类定义、函数定义、流程控制语句、异常处理语句等,行尾
转载 2023-06-06 10:24:53
170阅读
Python缩进规则Python缩进规则教程Python 和其它程序设计语言采用大括号 {} 分隔代码块不同,Python 采用代码缩进和冒号来区分代码块之间的层次。在 Python 中,对于 类定义、函数定义、流程控制语句、异常处理语句 等,行尾的冒号和下一行的缩进,表示下一个代码块的开始,而缩进的结束则表示此代码块的结束。案例使用tab键和冒号来实现缩进Python 中同一代码块必须要使用
转载 2023-08-17 22:09:09
103阅读
# 如何在Java中实现缩进Tab 在Java编程中,代码的可读性非常重要,而缩进是确保代码清晰的一种方式。对于新手开发者来说,如何实现代码的缩进可能会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指导你如何在Java中实现缩进效果,特别是通过Tab键的使用来达到这一目的。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Java中缩进Tab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23 03:57:16
85阅读
# 实现Java Tab缩进 ## 概述 在Java开发中,为了保持代码的可读性,我们经常需要对代码进行缩进操作。其中一种常见的缩进方式是使用Tab字符。本文将向初学者介绍如何实现Java代码的Tab缩进。 ##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Java Tab缩进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配置IDE的Tab大小 | | 2 | 使用Tab字符缩进代码
原创 2023-08-01 10:01:41
131阅读
一、元组的概念和特点Python中,元组(Tuple)是一种有序且不可变的数据类型。元组中的元素是有序的、可重复的、可以是任意类型,元素之间使用逗号分隔。元组是不可变的,意味着一旦创建了元组,就不能对其进行修改。1、元组的特点元组具有以下特点:1. 不可变性(Immutable):元组的元素不能被修改,一旦创建就不能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操作。这使得元组适用于存储不可变的数据,如常量值、配置信息等。
作者:我是鱿年年★ 目录前言Python缩进规则含义Python缩进空格数不同导致运行错误Python缩进规则严格要求前言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各位小伙伴,如果您: 想系统/深入学习某技术知识点… 一个人摸索学习很难坚持,想组团高效学习… 想写博客但无从下手,急需写作干货注入能量… 热爱写作,愿意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  Pyt
转载 2023-07-18 16:00:33
91阅读
1.       缩进排版(Indentation)4个空格常被作为缩进排版的一个单位。缩进的确切解释并未详细指定(空格 vs. 制表符)。一个制表符等于n个空格(视具体的编辑器而定,Eclipse默认一个制表符为4个字符)。3.1    行长度(Line Length
转载 2023-06-06 11:37:29
422阅读
iptables是组成Linux平台下的包过滤防火墙,与大多数的Linux软件一样,这个包过滤防火墙是免费的,它可以代替昂贵的商业防火墙解决方案,完成封包过滤、封包重定向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等功能。在日常Linux运维工作中,经常会设置iptables防火墙规则,用来加固服务安全。以下对ipta
原创 2022-01-17 14:06:59
127阅读
# Python if语句缩进规则 ## 1. 引言 在学习Python编程语言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if语句。if语句是一种有条件执行的控制结构,它允许我们根据某个条件来决定是否执行特定的代码块。然而,与其他编程语言不同,Python使用缩进来确定代码块的起始和结束。本文将详细讲解Python的if语句缩进规则,并提供代码示例进行说明。 ## 2. Python缩进规则 Python
原创 2023-09-17 07:54:27
1411阅读
Python中的缩进(Indentation)决定了代码的作用域范围。这一点和传统的c/c++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c/c++使用花括号花括号{}符决定作用域的范围;python使用缩进空格来表示作用域的范围,相同缩进行的代码是处于同一范围)。每行代码中开头的空格数(whitespace)用于计算该行代码的缩进级别(Indentation level),注意一个Tab会被替换为1~8个Space(具体的空格数量,不同的编译器有不同的数量),缩进级别为0表示无缩进空格。在一个源文件不建议同时使用空格和制表缩
转载 2021-07-20 14:34:40
403阅读
python常见的错误有1.NameError变量名错误2.IndentationError代码缩进错误3.AttributeError对象属性错误详细讲解1.NameError变量名错误报错:>>> print a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 line 1, in NameError: name 'a' is not d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