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初步认识初值选取小批 初步认识k-means翻译过来就是K均值算法,其目的是将样本分割为k个簇,而这个k则是KMeans中最重要的参数:n_clusters,默认为8。下面做一个最简单的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
转载 2023-07-28 10:21:42
125阅读
1、概述本篇博文为数据挖掘算法系列的第一篇。现在对于Kmeans算法进行简单的介绍,Kmeans算法是属于无监督的学习的算法,并且是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基于距离的算法。下面简单说一下Kmeans算法的步骤:选随机选取K的簇中心(注意这个K是自己选择的)计算每个数据点离这K个簇中心的距离,然后将这个点划分到距离最小的簇中重新计算簇中心,即将每个簇的所有数据点相加求均值,将这个均值作为对应簇的新簇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的 Python 实现,包括 K 均值、层次、t-SNE 、DBSCAN 。无监督学习是一用于在数据中寻找模式的机器学习技术。无监督学习算法使用的输入数据都是没有标注过的,这意味着数据只给出了输入变量(自变量 X)而没有给出相应的输出变量(因变量)。在无监督学习中,算法本身将发掘数据中有趣的结构。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军人物 Yan Lecun,解释道:
转载 2023-08-23 16:16:50
124阅读
K-means算法(事先数据并没有类别之分!所有的数据都是一样的)1、概述K-means算法是集简单和经典于一身的基于距离的算法采用距离作为相似性的评价指标,即认为两个对象的距离越近,其相似度就越大。该算法认为簇是由距离靠近的对象组成的,因此把得到紧凑且独立的簇作为最终目标。 2、核心思想通过迭代寻找k簇的一种划分方案,使得用这k簇的均值来代表相应各类样本时所得的总体误
转载 2023-06-21 21:48:56
153阅读
使用 Python实现 K_Means算法: 【完整源码】:点我获取 【测试文件】:点我获取
转载 2018-03-31 16:37:00
190阅读
2评论
## K-means算法的介绍及Python实现 ### 1. 什么是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将一组数据分成K个不同的类别。该算法基于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类别,并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优化的结果。K-means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数据点划分到离其最近的中心,从而使同一别内的数据点尽可能地相似,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点尽可能地不相似
原创 2023-10-25 17:40:15
35阅读
python实现k-means
原创 2022-08-15 11:05:00
68阅读
如何用Python实现k均值 在数据科学领域,k均值是一个常见的无监督学习算法,能够将数据集分成k个簇,使每个簇的相似数据点聚集在一起。实现这一算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还能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基础。以下将详细介绍在Python实现k均值的过程,涵盖问题背景、错误现象、根因分析、解决方案、验证测试和预防优化。 ### 问题背景 k均值在金融、市场分析、社会网络分
原创 6月前
47阅读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train=np.random.randint(-300,300,(300,5)) w1=np.random.randint(-100,100,(1,4)) def cir(data): max=- ...
转载 2021-08-31 17:19:00
160阅读
2评论
## K均值spark实现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是一种常用的技术,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分成不同的组或类别。而K均值是其中一种常见的算法。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Spark来实现K均值,以及如何将这一算法应用于旅行图数据集。 ### K均值简介 K均值是一种迭代算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样本分成K个不同的类别。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每个样本与每个中心的
原创 2024-02-27 06:05:37
89阅读
1.案例数据探索案例采用著名的鸢尾花iris数据集,按鸢尾花的三个类别(刚毛,变色,佛吉尼亚),每一50株,共测得150株鸢尾花的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4个属性数据。1.1 浏览数据与变量数据上传SPSSAU后,在 “我的数据”中查看浏览一下原始数据,前10行数据如下:图1 “我的数据”查看浏览数据集花瓣、花萼长宽为连续型变量,已知的鸢尾花分类数据是别型变量。1.2 箱线图观察
1.k均值简介k均值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当数据量小,数据维度低时,具有简单、快速、方便的优点,但是当数据量较大时,其速度较慢,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2. 步骤和以前一样,kMeans的原理在网上有很多讲解,所以这里不在赘述,直接给出步骤,而通过伪代码将是一个描述步骤的不错选择:随机初始化k中心 while 有样本所属的中心发生改变时: for 每个样本i: 初始化所有簇
文章目录一、前言二、基本原理(一) 无向权重图1、 邻接矩阵 W2、 度 D(二)相似矩阵/邻接矩阵 W1、ϵ-邻近法2、K邻近法3、全连接法(三)拉普拉斯矩阵(2) 拉普拉斯矩阵的性质(四) 无向图切图1、 子图与子图的连接权重2、 切图的目标函数(五) 谱切图1、 RatioCut切图2、 Ncut切图三、谱算法流程四、python实现五、sklearn库中的谱使用六、谱算法
转载 2023-12-06 16:28:20
408阅读
# Python实现 ## 1.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Python实现”这个任务的整体流程: ```mermaid erDiagram PARTICIPANT as 开发者 PARTICIPANT as 小白 开发者 -->> 小白: 教授Python实现 ``` ## 2. 每一步的具体操作 接下来,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每一步需要做什么
原创 2024-05-01 05:39:16
42阅读
向AI转型的程序员都关注了这个号????????????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深度学习 公众号:datayx之前也做过,只不过是用经典数据集,这次是拿的实际数据跑的结果,效果还可以,记录一...
转载 2021-10-25 17:18:43
303阅读
k-均值算法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算法,主要思想是:在给定K值和K个初始簇中心点的情况下,把每个点(亦即数据记录)分到离其最近的簇中心点所代表的簇中,所有点分配完毕之后,根据一个簇内的所有点重新计算该类簇的中心点(取平均值),然后再迭代的进行分配点和更新簇中心点的步骤,直至簇中心点的变化很小,或者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K-Means算法如何工作?输入:样本集D,簇的数目k,最
转载 2023-08-24 15:06:13
100阅读
一.系统法 1.基本思想 将模式样本按距离准则逐步分类,类别由多到少,直到获得合适的分类要求为止。算法:第一步:设初始模式样本共有N个,每个样本自成一,即建立N,。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初始时即为各样本间的距离),得到一个N*N维的距离矩阵D(0)。这里,标号(0)表示开始运算前的状态。第二步:假设前一步运算中已求得距离矩阵D(n),n为逐次合并的次数,则求D(n)中的
k均值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步骤是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中心。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每分配一个样本,中心会根据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
转载 2023-06-21 22:16:53
69阅读
目录 工作原理python实现算法实战对mnist数据集进行小结附录 工作原理是一种无监督的学习,它将相似的对象归到同一个簇中。类似于全自动分类(自动的意思是连类别都是自动构建的)。K-均值算法可以发现k个不同的簇,且每个簇的中心采用簇中所含值的均值计算而成。它的工作流程的伪代码表示如下:创建k个点作为起始质心 当任意一个点的簇分配结果发生改变时 对数据集中的每个数据点
  层次算法分为合并算法和分裂算法。合并算法会在每一步减少中心的数量,产生的结果来自前一步的两个的合并;分裂算法与合并算法原理相反,在每一步增加的数量,每一步产生的结果都将是前一步中心分裂得到的。合并算法现将每个样品自成一,然后根据间距离的不同,合并距离小于阈值的。我用了基于最短距离算法的层次算法,最短距离算法认为,只要两个的最小距离小于阈值,就将
转载 2023-09-05 18:18:46
14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