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Kubernetes发展历程与docker的出现
导言:
Kubernetes(简称K8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在深入了解K8S之前,我们先来看看Kubernetes的发展历程以及Docker的出现。
一. Kubernetes与Docker的简介
Kubernetes是由Google开发的开源容器自动化部署工具。它基于容器技术,通过提供自
原创
2024-01-30 11:31:27
7阅读
现在主流的App中,使用手机验证码的场景越来越多,比如验证码登陆、验证码重置/找回密码等。一般功能流程如下:1,防止获取验证码按钮在短时间内被点击多次2,调用获取验证码接口(提示loading,防止界面被操作)3,验证码获取成功开始倒计时,此时按钮不可被点击4,倒计时完毕后,点击可以再次被点击 在Android中实现该功能的方案也有很多,比如Timer、CountDownTimer、Handler
转载
2024-10-25 16:48:27
34阅读
一 简介 Docker最初是dotCloud公司的一个内部项目,诞生于 2013 年初,由google公司开源的Go语言开发。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引擎,可以轻松的为任何应用创建一个轻量级的、可移植的、自给自足的容器。开发者在笔记本上编译测试通过的容器可以批量地在生产环境中部署,包括VMs(虚拟机)、bare metal、OpenStack 集群和其他的基础应用平台。 二 特性2.1
转载
2024-09-13 15:16:07
45阅读
MySQL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9年,那时Oracle也才小打小闹,微软的SQL Server影子都没有。Monty Widenius在其合伙的TcX小公司工作时,用BASIC设计了一个报表工具,可以在4M主频和16KB内在的计算机上运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工具被用C重写并迁移到Unix上运行。当时,它只是一个很底层的面向报表的
转载
2023-06-25 23:47:59
99阅读
在Java中,内存泄漏就是存在一些被分配的对象,这些对象有下面两个特点,首先,这些对象是可达的,即在有向图中,存在通路可以与其相连;其次,这些对象是无用的,即程序以后不会再使用这些对象。如果对象满足这两个条件,这些对象就可以判定为Java中的内存泄漏,这些对象不会被GC所回收,然而它却占用内存。在C++中,内存泄漏的范围更大一些。有些对象被分配了内存空间,然后却不可达,由于C++中没有GC,这些
转载
2024-06-19 20:57:17
42阅读
openstack详细安装配置过程搭建yum源:1 [root@roompc901 yum.repos.d]# vim /etc/fstab
2 /var/lib/libvirt/images/iso/CentOS7-1708.iso /local_repo iso9660 defaults 0 0虚拟机的模板配置:1 [root@roompc901 ~]# cd /etc/libvirt/qe
转载
2024-06-05 20:44:10
9阅读
【PMP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探寻PMP考试的起源与发展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简称PMP,是项目管理领域的一项国际认证。自PMP认证体系诞生以来,它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项目管理从业者的标配,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管理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水平。那么,PMP认证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围绕PMP考试相关内容进行全面介绍。
一、PMP认证的起源与发展
PMP认证最初是由
原创
2023-11-16 09:18:03
112阅读
【PMP什么时候开始出现】—— 探寻PMP考试的起源与发展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简称PMP,是项目管理领域的一项国际权威认证。自PMP认证体系诞生以来,它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项目管理从业者的标配。本文将带您回溯PMP考试的起源,同时探讨PMP考试的相关内容。
一、PMP认证的诞生与发展
PMP认证最早起源于美国,由项目管理协会(PMI)发起。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项目管理逐渐受到企
原创
2023-11-16 17:04:44
144阅读
最近Python的势头居高不下,已然成了一门不折不扣的“网红”语言。那它到底为什么这么火呢?今天小开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这门“当红”计算机语言,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来头?生于1991,是计算语言里的老腊肉编程语言的发明,大多都是源于人们对现状的不满意,Python也未能免俗。荷兰程序员Guido van Rossum,江湖人称龟叔,发明Python的原因便是源自于对当时各类编程语言的嫌弃。在设计Pyth
转载
2023-10-07 15:07:29
67阅读
1、Java垃圾回收机制 GC,即就是Java垃圾回收机制。目前主流的JVM(HotSpot)采用的是分代收集算法。作为Java开发者,一般不需要专门编写内存回收和垃圾清理代码,对内存泄露和溢出的问题。与C++不同的是,Java采用的是类似于树形结构的可达性分析法来判断对象是否还存在引用。即:从gcro
转载
2023-07-16 09:15:09
75阅读
var aa ={ name:"boy", age:12, like: function(){ console.log(this.name); } } //aa.like();//这样子调用永远不会有this报错的问题。 function box(){ return function(){ aa.like(); } } //box()();//这样子也不会...
转载
2016-12-06 18:07:00
81阅读
2评论
# 菱形对称架构:起源与应用
## 1. 菱形对称架构的概念
菱形对称架构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在许多现代应用程序中得到应用。它的核心思想是将功能和数据分开,并在特定的结构内实现他们之间的对称性。它的形状类似于一个菱形,因而得名。
这种架构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它逐渐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热门选择。菱形对称架构适合于大规模和分布式系统。
## 2. 菱形对称架构的基本
原创
2024-10-08 05:52:48
47阅读
调度kube-scheduler负责分配调度Pod到集群内的节点上,它监听kube-apiserver,查询还未分配Node的Pod,然后根据调度策略为这些Pod分配节点(更新Pod的NodeName字段)。需要考虑的信息如下所示:公平调度(顺序)资源高效利用QoSaffinity和anti-affinity数据本地化(data locality)内部负载干扰(inter-workload int
Java是一种跨平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具有简单性、可移植性、安全性等特点。Jav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下是Java的详细发展历程:1991年,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James Gosling和他的团队开始开发一种名为Oak的编程语言,目标是为嵌入式设备提供一种可靠的编程语言。1992年,Oak更名为Java,并在同年发布了第一个Java开发工具集(Java D
转载
2023-07-16 23:38:41
32阅读
Numpy是python中最有用的工具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处理大容量数据。使用NumPy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它有很多处理数组的函数。可以用作数据统计、图像处理、线性代数、傅里叶变换等。对于运算的数据首先表示为numpy数组的形式(向量化)首先导入numpy这个库 然后使用np.array()创建一个数组 也可以使用np.zeros()创建一个全零的数组 在
转载
2024-08-07 08:07:28
91阅读
索引条件下推(ICP)ICP(index condition pushdown)是mysql利用索引(二级索引)元组和筛选字段在索引中的where条件从表中提取数据记录的一种优化操作。 ICP的思想是:存储引擎在访问索引的时候检查筛选字段在索引中的where条件(pushed index condition,推送的索引条件),如果索引元组中的数据不满足推送的索引条件,那么就过滤掉该条数据记录。IC
转载
2024-11-01 15:29:41
9阅读
基本概念 MVCC:全称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多版本并发控制。指维护一个数据的多个版本,使得读写操作没有冲突,快照读为MySQL实现MVCC提供了- -个非阻塞读功能。MVCC的具体实现,还需要依赖于数据库记录中的三个隐式字段、undo log日志、readView。 当前读:读取的是记录的最新版本,读取时还要保证其他并发事务不能修改当前记录,会对
NodeStack是另类的开源云计算组合,从内到外实现了应用PaaS。其架构主要包括SmartOS、Node.js和MongoDB三部分。本文将重点介绍NodeStack的底层平台SmartOS。最近谈到开源云计算,大家可能第一想到的是OpenStack、Cloud Foundry这种金光闪耀的组合。但NodeStack的发布,使得大家眼前一亮——原来可以这么玩。简单地说,NodeStack使用了
# 什么时候用Python,什么时候用Shell
在现代软件开发和运维中,Python和Shell都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各自在特定领域和场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者的应用场景、优势劣势,并通过代码示例加以说明,帮助读者了解何时使用Python,何时使用Shell。
## 一、Shell脚本的定义与应用场景
Shell是Unix/Linux系统下的一种命令行解释器,用于与操作系统
原创
2024-08-22 05:19:05
150阅读
在最近的25年间,以太网已从4800bps争用型无线电道传输系统发展到最普及的局域网络标准,并能在无屏蔽的双绞线上每秒传输100兆位的信息。以太网的发展史是如此的吸引人,以致于无数的技术骄子和名声显赫的公司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人们从它的发展史看到了技术的前景和诱人的财富,实际上整个产业界都将在联结不同计算机设备这一概念上腾飞。
转载
2008-08-07 22:23:32
128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