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常见的分配排序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箱排序(桶排序)箱排序是根据关键字的取值范围1~m,预先建立m个箱子,箱排序要求关键字类型为有限类型,可能会有无限个箱子,实用价值不大,一般用于基数排序的中间过程。桶排序是箱排序的实用化变种,其对数据集的范围,如[0,1) 进行划分为n个大小相同的子区间,每一个子区间为一个桶,然后将n非记录分配到各桶中。因
postgresql的分区表1.相关基本介绍:pg10.x以前只能通过继承+触发器的方式创建分区表postgresql版本在10.x之后提供了内置分区表,只支持range和list分区,11.x版本支持hash分区pg11之前只能单独为每个分区表建立索引,且不能在父上建立主键,索引等。pg11后可以对父建立索引,分区子表自动创建。分区表不允许其他作为外键引用分区表的数据是通过操作父进行插入
分区表 早在 10 版本之前 PostgreSQL 分区表一般通过继承加触发器方式实现,称为传统分区表。 PostgreSQL 10 版本提供的分区表称为内置分区表。 传统分区表 传统分区表是通过继承和触发器方式实现的, 其实现过程步骤多, 非常复杂,需要定义父、定义子表、 定义子表约束 、 创建 ...
转载 2021-10-12 21:07:00
1630阅读
2评论
今年的PG用户大会,华为的许中清分享了《PostgreSQL分区实践》(当时我在另一个会场)。其中最后一页的测试结果表明,100分区的继承分区表的查询更新删除比不分区的普通慢了2个数量级。虽然PG的手册中也说: 主表的所有分区的所有约束在约束排除中被审查,所以大量的分区将大大增加查询规划时间。 分区使用这些技术或许可以将分区提升到一百个且能很好的工作; 不要试图使用成千上
一、关于分区表       分区是在大数据优化中的一种常见的分方案,通过将大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最常见的是按照时间)进行分处理,将逻辑上的一个大分割成物理上的几块,插入数据时,数据会自动插入到不同的分区表中,从而实现查询或者其它操作的性能优化。相比于一个大分区表具有以下优点:(1)当查询或者更新一个分区的大部分记录时,采用顺序扫描而不是随机扫描
oracle创建分区表: 1、准备工作 创建相应的空间,使各分区放于不同的空间上: SQL> conn / as sysdba 已连接。 SQL> create tablespace test01 datafile 'D:xtdbtest01.dbf' size 50m;空间已创建。 SQL> create tablespace test02 datafile '
转载 2024-07-18 10:52:43
107阅读
文章目录MBR与GPT:分区:活动分区: MBR与GPT:GPT也称为GUID,它其实就是“GUID Partition Table”的缩写,即“GUID分区表”。 由于硬盘的容量逐渐增大,而MBR分区表只支持2TB的硬盘,所以便有了GPT。 使用GPT的好处很多,包括最大128个分区,几乎无上限的容量限制(打死你也用不完的的那种上限),而且众生平等,没有MBR什么主分区、逻辑分区、扩展分区等等
转载 2024-04-25 11:17:47
288阅读
分区表定义举例,包括主键,索引
原创 2017-06-27 14:55:40
2040阅读
简介好久没发文,是最近我实在不知道写点啥。随着国产化进程,很多 oracle 都在进行迁移,最近遇到了一个分区表迁移之后唯一性的问题。oracle 数据库中创建主键或者唯一索引,不需要引用分区键,但是 PG 就不行,PG 创建主键或者唯一键需要带上分区键,这样一来其唯一性就受到了破坏。PG 创建测试语句postgres=# CREATE TABLE hash_sales ( postgres(#
原创 3月前
114阅读
  ORACLE分区表分区索引ORACLE对于分区表方式其实就是将分段存储,一般普通表格是一个段存储,而分区表会分成多个段,所以查找数据过程都是先定位根据查询条件定位分区范围,即数据在那个分区或那几个内部,然后在分区内部去查找数据,一个分区一般保证四十多万条数据就比较正常了,但是分区表并非乱建立,而其维护性也相对较为复杂一点,而索引的创建也是有点讲究的,这些以下尽量阐述详细即可。&n
  在这里,只能说虽然他们Oracle用了可能有了一定的经验,不过基础的概念还是不太清楚。     什么是数据库,其实很简单,数据库就是存储数据的一种媒介。比如常用的文件就是一种,在Oracle10G中,数据的存储有好几种。第一种是文件形式,也就是在你的磁盘中创建一批文件,然后在这些文件中存储信息。第二种就是磁盘阵列形式,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就是说明数据
转载 2024-09-12 12:49:00
39阅读
索引简介索引是数据库中一种快速查询数据的方法。索引中记录了中的一列或多列值与其物理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好比一本书前面的目录,通过目录中页码就能快速定位到我们需要查询的内容。建立索引的好处是加快对表中记录的查找或排序,但建索引需要付出以下代价:增加了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在插入和修改数据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为索引也要随之更新除了加快查询的作用外,索引还有一些其他的用途,如唯一索引还可以起到唯一约束的
pg11分区索引使用总结在 PostgreSQL 10 中,分区上的索引需要基于各个分区手动创建,而不能基于分区的父创建索引。PostgreSQL 11 可以基于分区表创建索引。分区表上的索引并不会创建一个物理上的索引,而是为每个分区上的索引创建一个模板.分区自动索引如果在分区表上创建了一个索引,PostgreSQL自动为每个分区创建具有相同属性的索引,其主表本身并没有自身索引。 自动创建的索引
转载 2024-04-23 21:31:20
340阅读
分区:(1).一种分区技术,可以在创建时应用分区技术,将数据以分区形式保存。(2).可以将巨型或索引分割成相对较小的、可独立管理的部分。(3).分区时必须为中的每一条记录指定所属分区。 对表进行分区优点:增强可用性;维护方便;均衡I/O;改善查询性能。 创建分区表分区方法:范围分区、散列分区、列表分区、组合范围散列分区和组合范围列表分区; 1、范围分区:是对数
前言一、PG分区表-传统分区表pg10版本之前pg分区表一般通过继承加触发器方式实现,这种分区方式不能算是内置分区表,而且步骤非常繁琐。 pg10版本一个重量级的新特性是支持内置分区表pg10支持范围分区和列表分区。1.分区表的意义分区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降低大管理成本和某些场景的性能提升。分区表主要有以下优势: (1)当查询或更新一个分区上的大部分数据时,对分区进行索引扫描代价很大, 然而,在
文章目录前言一、PG分区表-内置分区表1.创建分区表2.使用分区表3.内置分区表探索4.添加分区5.删除分区6.性能测试7.constraint_exclusion参数8.PG14更新分区数据9.内置分区注意事项 前言一、PG分区表-内置分区表PostgreSQL10一个重量级新特性是支持内置分区表,目前支持范围分区和列表分区。1.创建分区表创建分区表的主要语法包含两部分:创建主表和创建分区。创
全局索引:create index idx_t1 on system.t1(date_id,comp_kpi_code) tablespace users parallel 4; --实际上,不加global关键字创建的也是全局索引 --680G的分区表,16并行创建索引,大约用时90分钟左右 alter index system.idx_t1 noparallel; --为了建索引速度
为什么需要分区?数据库查询本质上是一种在硬盘上进行的i/o文件操作。数据记录过大造成i/o性能大幅度下降,导致查询效率大大降低。为避免i/o性能大幅度下降,需采用分区和分的方式,通过分摊的形式来降低i/o性能下降。什么是分?分,顾名思义,其是将一个的数据划分到多个独立的中,相当于对数据进行人为的划分,分中我们先找到数据所对应的子表,再在子表进行数据查询,无疑这种方式比在一个大中进
转载 2023-09-10 18:50:14
318阅读
索引与类似,也可以分区分区索引分为两类:Locally partitioned index(局部分区索引)Globally partitioned index(全局分区索引)下面就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两类索引。一:Locally partitioned index(局部分区索引)1. 概念:局部分区索引随对索引完成相应的分区(即索引会使用与底层表相同的机制分区),每个分区都有一个索引
pg 10由于没有hash分区,而pg_pathman一直都是支持多种分区的。所以如果某些pg 11以前的系统,可能会混合部署pg原生分区pg_pathman。要检查这种
转载 2020-05-19 22:34:40
8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