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单行注释:# #注释内容 print('123') #123 print('abc') #abc print("abc") #abc多行注释:''' 或 """#第一种注释方式'''codecode...'''#第二种注释方式"""codecode..."""变量将一些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到内存中,以便后续代码调用。必须由数字,字母,下划线任意组合,且不能数字开头。不能是python中的关键字: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践之(七)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实践这个系列主要是参考《机器学习实战》这本书。因为自己想学习Python,然后也想对一些机器学习算法加深下了解,所以就想通过Python来实现几个比较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恰好遇见这本同样定位的书籍,所以就参考这本书的过程来学习了。 这节学习的是逻辑回归(Logistic Reg
目录逻辑回归:二项逻辑回归:多项逻辑回归:逻辑回归:  逻辑回归是预测分类相应的常用方法。广义线性回归的一个特例是预测结果的概率。在spark.ml逻辑回归中,可以使用二线逻辑回归来预测二元结果,或者可以使用多项逻辑回归来预测多类结果。使用该family参数在这两种算法之间继续宁选择,或者保持不设置,Spark将推断出正确的变量。通过将family参数设置为“多项式”,可以将多项逻辑回归
一.场景如果你遇到如下的场景,查询某个人的补贴汇总情况,我们该如何通过sql完成任务呢?二.思路思路1:将总计行最后通过union all 拼接起来思路2:使用数据库自带的函数with rollup,思路二也是别人提供的三.具体解决方法思路1具体方法在此不写具体的字段和表名,参考着可以将汉字补充为自己的字段或者表名select * from ( ( select 身份证,服务类型,服务项目,单次
# 实现mysql慢SQL统计逻辑教程 ## 1.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mysql慢SQL统计逻辑的整体流程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配置MySQL慢查询日志 | | 2 | 分析慢查询日志 | | 3 | 统计慢查询SQL | ## 2. 具体步骤 ### 步骤一:配置MySQL慢查询日志 首先需要编辑MySQL的配置文件,开启慢查询日志
原创 2024-07-09 06:14:06
26阅读
1:逻辑回归与线性回归的联系与区别 答:逻辑回归与线性回归都属于广义线性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中使用的是最小化平方误差损失函数,对偏离真实值越远的数据惩罚越严重;逻辑回归使用对数似然函数进行参数估计,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 逻辑回归首先把样本映射到[0,1]之间的数值,这就归功于sigmoid函数,可以把任何连续的值映射到[0,1]之间,数越大越趋向于0,越小越趋近于1。 2:逻辑回归的原理 答:逻
转载 2024-06-24 06:44:07
29阅读
前言  前面主要是讲反向传播和梯度下降的方法,那么其实涉及梯度的机器学习方法并不是只有深度学习一种,逻辑回归也是可以利用梯度的信息进行参数的更新,使得模型逐步满足我们的数据要求。注意,逻辑回归输出的是属于某一种类别的概率,利用阈值的控制来进行判别,因此逻辑回归本质上是一种分类方法。一、逻辑斯蒂回归  逻辑斯蒂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下面简称逻辑回归),是一种十分经典的分类方法
Task02 sklearn逻辑回归Demo一、学习内容概括通过一个小例子,掌握逻辑回归的sklearn函数调用使用。学习地址、参考资料:1.阿里云天池-AI训练营机器学习:https://tianchi.aliyun.com/specials/promotion/aicampml?invite_channel=1&accounttraceid=7df048c2ce194081b514fd
转载 2024-06-25 13:10:32
137阅读
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基本的Python语句,现在的我们应该可以看懂一些简单的代码了。例如函数的定义、变量的运算、简单的输入和输出、读取文件等简单的语句。接下来我们应该学习一些更高级的东西——逻辑语句。是我们的程序看起来更加连贯和有一定的逻辑可言,同时学习逻辑语句后我们可以写出一些更高级的东西。
转载 2023-05-28 15:50:32
71阅读
参考资料 chapter3A Tour of Machine LearningClassifers Using Scikit-learn引言在我们进行分类的时,所取样本中的特征值一般都分布在实数域,但是我们想得到的往往是一个在 [0,1] 中的类似概率的值。 或者这么说,为了让特征值之间不会因为相差过大而造成干扰,比如,只有一个特征取值特别大,但是其他取值很小的时候, 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秋华学习笔记分享,如不当之处恳请斧正,感激不尽。目录分支语句单一判断:if语句两种情况:if-else语句多种情况:if-elif-else语句if嵌套逻辑运算与逻辑:and或逻辑:or非逻辑:not运行顺序:not-and-or逻辑短路and逻辑短路 or逻辑短路分支语句之前学习到python程序的运行默认是从上往下,从左往右。但需求往往是不断变化的,生活中的可能性
转载 2023-09-27 12:57:49
64阅读
计算机软件之所以能够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就是我们在编码的时候,通过逻辑控制语句,告诉软件在不同的情况下应该做什么处理。 比如我们在登录的时候,那么当你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和错误的账号密码,完全是两种处理方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分支,中间的菱形表示逻辑条件判断,当满足不同的条件的情况下,程序会走不同的分支。那么在计算机语言中,怎么决定条件的走向呢?那么主要用到我们常用的来逻辑相关的运算符,
转载 2024-02-08 23:02:26
12阅读
1、缩进原则Python使用缩进来区分不同的代码块,所以对缩进是严格要求。物理行和逻辑行的概念物理行:代码编辑器中显示的代码,每一行内容是一个物理行。逻辑行:Python解释器对代码进行解释,一个语句是一个逻辑行。可以使用";"号将多个逻辑行合并成一个物理行。可以使用" \ "对一个逻辑行进行换行,书写为多个物理行。缩进原则逻辑行的“首行”需要顶格,即无缩进相同逻辑层保持相同的缩进":"标记一个新
转载 2023-10-10 13:08:04
58阅读
Python语法--程序逻辑语法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的优先级算术运算符优先级由高到低赋值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按位运算符位与运算(&)位或运算(|)位异或运算(^)位取反运算(~)左移位运算(<<)右移位运算(>>)成员运算符身份运算符运算符的优先级程序的组织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语句if...else...语句if...elif...else语句if
转载 2023-08-04 09:59:28
121阅读
条件判断if...else...比较运算符 格式化代码快捷键:CTRL+ALT+L # 可以一键调整代码格式,该空格的空格,该缩进的缩进 关键词:if...else 如果(条件判断)否则... # if...else # 案例:判断是否是成年人 age=int(input()) # 接受从外界传递过来的值,并将数据类型从str转换为int if age>=18:
本文是在学习完李航老师的《统计学习方法》后,在网上又学习了几篇关于LR的博客,算是对LR各个基础方面的一个回顾和总结。一 简述  逻辑斯蒂回归是一种对数线性模型。经典的逻辑斯蒂回归模型(LR)可以用来解决二分类问题,但是它输出的并不是确切类别,而是一个概率。       在分析LR原理之前,先分析一下线性回归。线性回归
1,错误 在编程的过程中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有可能写错了,少符号之类的等等。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进行调试修改了。 首先需要了解错误。 SyntaxErrors:语法错误Python中的常见错误之一 >>> for i in range(10) SyntaxError: invalid syntax 上面那句话因为缺少冒号“:”(英文半角),导致解释器
在程序设计中,and称为逻辑与运算,也称布尔运算;1.and是在布尔上下文中从左到右计算表达式的值;2.0、''、[]、()、{}、None、False在布尔上下文中为假;其它任何东西都为真;3.如果布尔上下文中的某个值为假,则返回第一个假值;4.所有值都为真,则返回最后一个真值。例如:#1.(0、''、[]、()、{}、None、False) and 任何数等于假 >>> 0
1、代码块及缩进对齐在python中,代码块通过缩进对齐表达代码逻辑,而不是像其他语言(如C、C++等)一样使用大括号。因为没有了额外的字符,所以python程序的可读性更高,而缩进也能清楚的表达一个语句属于哪个代码块,并且一个代码块也可以只有一个语句组成。2、逻辑运算符1、and和or其中,and表示逻辑与,or表示逻辑或,相当于Java等其它语言的&&和||,而对于按位与和或,
# Java项目套餐剩余次数统计逻辑实现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将教会你如何实现Java项目套餐剩余次数统计逻辑。在本文中,我将向你展示整个实现流程,并提供每个步骤所需的代码和注释。 ## 实现流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实现过程,我将使用以下表格展示整个流程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一个Java类来表示项目套餐 | | 2 | 在项目套餐
原创 2024-01-14 11:00:50
9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