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均值参考博客:opencv K均值(python)Kmeans图像分割实践能够将具有相似属性的对象划分到同一个集合(簇)中。方法能够应用于所有对象,簇内的对象越相似,算法的效果越好。K均值的基本步骤K均值是一种将输入数据划分为k个簇的简单的算法,该算法不断提取当前分类的中心点(也称为质心或重心),并最终在分类稳定时完成。从本质上说,K均值是一种迭代算法。在
背景与原理:问题与分类问题有一定的区别,分类问题是对每个训练数据,我给定了类别的标签,现在想要训练一个模型使得对于测试数据能输出正确的类别标签,更多见于监督学习;而问题则是我们给出了一组数据,我们并没有预先的标签,而是由机器考察这些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将相似的数据为一,是无监督学习的一个典型应用。而k-means算法则是非常常见的算法,其思想是如果我们想把这些数据为k,那么我们预
转载 2024-06-07 11:49:21
31阅读
 一、Mean Shift算法概述Mean Shift算法,又称为均值漂移算法,Mean Shift的概念最早是由Fukunage在1975年提出的,在后来由Yizong Cheng对其进行扩充,主要提出了两点的改进:定义了核函数;增加了权重系数。核函数的定义使得偏移值对偏移向量的贡献随之样本与被偏移点的距离的不同而不同。权重系数使得不同样本的权重不同。Mean Shift算法在,图
机器学习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三大,分类与回归。MeanShift作为方法之一,在视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作为深度学习回归后的后处理模块而存在着。接下来,我们先介绍下基本功能流程,然后会用代码的形式来分析。一、算法原理:    MeanShift,顾名思义,由Mean(均值)和shift(偏移)组成。也就是有一个点x,周围有很多点xi,我们计算点x移动到每个点所需
转载 2024-04-01 16:38:06
737阅读
目标在本章中,我们将了解K-Means的概念,其工作原理等。理论我们将用一个常用的例子来处理这个问题。T-shirt尺寸问题考虑一家公司,该公司将向市场发布新型号的T恤。显然,他们将不得不制造不同尺寸的模型,以满足各种规模的人们的需求。因此,该公司会记录人们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并将其绘制到图形上,如下所示:公司无法制作所有尺寸的T恤。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将人划分为小,中和大,并仅制造这三种适合所有
K-均值(Python3)1. K均值算法K-均值是发现给定数据集的个簇的算法。簇个数是由用户给定的,每个簇通过其质心(centroid),即簇中所有点的中心来描述。给定样本集,“均值”(-means)算法所得簇划分最小化平方误差 其中是簇的均值向量。直观来看,上式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簇内样本围绕簇均值向量的紧密程度,值越小则簇内样本相似度越高。工作流程:创建k个点作为起始质心(经常是随机选择)
文章目录一、K均值二、Q型三、R型 三种方法: 【说明】 1、三种方式输入矩阵行为个案,列为变量 量纲不同需要预处理,一般使用zscore() zscore()标准化为对每一列操作减去均值除以标准差2、k均值需要自己确定k取值。Q、R型需要运行完以后再确定选择一、K均值matlab实现%% 数据预处理 %如果量纲不同,需要进行预处理,数据的列为属性,行为个案 clear;clc;
K均值算法K均值算法是一个经典的,被广泛使用的算法。算法过程K均值算法中首先选择K个初值。K是用户指定的参数,即希望成的簇的个数。每个点指派到最近的质心,指派到一个质心的点集为一个簇。然后更新每个簇的质心,直到簇不发生变化,或质心不发生变化(二者等价),结束算法。算法: K均值 -------------------- 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质心。 (STEP 1) repeat 将每
k-均值算法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算法,主要思想是:在给定K值和K个初始簇中心点的情况下,把每个点(亦即数据记录)分到离其最近的簇中心点所代表的簇中,所有点分配完毕之后,根据一个簇内的所有点重新计算该类簇的中心点(取平均值),然后再迭代的进行分配点和更新簇中心点的步骤,直至簇中心点的变化很小,或者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K-Means算法如何工作?输入:样本集D,簇的数目k,最
转载 2023-08-24 15:06:13
100阅读
K均值算法(K-means)聚类分析主要过程Kmeans.mkmeans1.mK_means2.mK_means.m表格资料全部资料 聚类分析主要过程(1)将数据展绘 % 随机生成3个中心以及标准差 s = rng(5,'v5normal'); mu = round((rand(3,2)-0.5)*19)+1; sigma = round(rand(3,2)*40)/10+1; X = [m
1 MeanShift(均值偏移)算法1.1 基本思想核心概念:沿着密度上升方向寻找簇点(爬山算法)。 均值偏移(Mean shift)算法是一种基于滑动窗口(sliding-window)的算法,它试图找到密集的数据点。它还是一种基于中心的算法,它的目标是定位每一组群/的中心点,通过更新中心点的候选点来实现滑动窗口中的点的平均值。这些候选窗口在后期处理阶段被过滤,以消除几乎重复的部分,形
     meanshift的基本原理这里就不介绍了,详情可参考我的博客。        meanshift图像的。这里的也像过去的滤波一样,需要一个矩阵模板,不过这个模板就是当前处理的像素周围提取一个r*r的矩阵,然后把这个矩阵化为一维向量,再对这个向量进行meanshift,最终迭代到的值再赋值给当前处理的
k均值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迭代求解的聚类分析算法,其步骤是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中心。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每分配一个样本,中心会根据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
转载 2023-06-21 22:16:53
69阅读
一.系统法 1.基本思想 将模式样本按距离准则逐步分类,类别由多到少,直到获得合适的分类要求为止。算法:第一步:设初始模式样本共有N个,每个样本自成一,即建立N,。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初始时即为各样本间的距离),得到一个N*N维的距离矩阵D(0)。这里,标号(0)表示开始运算前的状态。第二步:假设前一步运算中已求得距离矩阵D(n),n为逐次合并的次数,则求D(n)中的
1.K-均值法的概述    之前在参加数学建模的过程中用到过这种方法,但是当时只是简单知道了在matlab中如何调用工具箱进行,并不是特别清楚它的原理。最近因为在学模式识别,又重新接触了这种算法,所以便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它的原理。弄懂了之后就自己手工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最后的结果还不错,嘿嘿~~~   简单来说,K-均值
MeanShift:见名知意        大家英语怎么样,不好也没关系,没有人比百度更懂翻译。看看这个算法的名字,Mean和Shift紧紧相随,Mean的意思是平均值,Shift的意思是转移,挪动,可以更形象的解释为漂移。组合起来就是均值漂移。      &
《基于matlab的模糊聚类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matlab的模糊聚类分析(42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1、1,基于Matlab的模糊聚类分析及其应用,管理数学实验课程汇报 学号:2120111705 姓名:贾珊,预备知识,1,基于MATLAB的模糊聚类分析的传递方法,2,实例应用,3,Contents,3,1.预备知识,4,1.预备知识,聚类分析和模糊聚类分析
k-均值算法一.聚类分析概述1.簇的定义2.常用的算法二.K-均值算法1.k-均值算法的python实现1.1 导入数据集1.2 构建距离计算函数1.3 编写自动生成rand质心的函数1.4 K-means函数的实现 一.聚类分析概述类分析是无监督机器学习算法中常用的一,其目的是将数据划分成有意义或有用的组(也被称为簇)。组 内的对象相互之间是相似的(相关的),而不同组中的
FCM(fuzzy c-means)模糊c均值融合了模糊理论的精髓。相较于k-means的硬,模糊c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结果。因为大部分情况下,数据集中的对象不能划分成为明显分离的簇,指派一个对象到一个特定的簇有些生硬,也可能会出错。故,对每个对象和每个簇赋予一个权值,指明对象属于该簇的程度。当然,基于概率的方法也可以给出这样的权值,但是有时候我们很难确定一个合适的统计模型,因此使用具有自
转载 2023-06-13 20:02:55
185阅读
一、简介 K均值算法是先随机选取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中心。然后计算每个对象与各个种子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每个对象分配给距离它最近的中心。中心以及分配给它们的对象就代表一个。每分配一个样本,中心会根据中现有的对象被重新计算。这个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满足某个终止条件。终止条件可以是没有(或最小数目)对象被重新分配给不同的,没有(或最小数目)中心再发生变化,误差平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