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术、赋值、比较(关系)、逻辑、三目(三元)运算符详解算数运算符概述加法运算符(+)拼接字符串减法运算符(-)求负乘法运算符(*)重复字符串除法运算符(/ 和 //)求余运算符(%)次方(乘方)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概述基本赋值运算符连续赋值扩展后的赋值运算符比较(关系)运算符概述== 和 is 的区别逻辑运算符概述逻辑运算符的本质三目运算符(三元运算符)概述三元运算符的嵌套 算数运算符概述算
转载 2023-08-06 14:20:37
309阅读
运算符重载只是意味着在类方法中拦截内置的操作,也就是说当类的实例出现在内置操作中,Python自动调用我们的方法,并且我们的方法的返回值变成了相应操作的结果。关于重载的关键知识点:运算符重载让类拦截常规的Python运算类可重载所有Python表达式运算符类也可重载打印、函数调用、属性点号运算等内置运算重载使类实例的行为像内置类型重载是通过提供特殊名称的类方法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当类中提供了某个特殊
   二元加法运算符“+”可以对两个数字做加法,也可以做字符串连接操作:加号的转换规则优先考虑字符串连接,如果其中一个操作数是字符串或者转换为字符串的对象,另外一个操作数将会转换为字符串,加法将进行字符串的连接操作。如果两个操作数都不是类字符串(string-like)的,那么都将进行算术加法运算。 从技术上讲,加法操作符的行为表现为: ·如果其中一个操作数是对象,则对象会遵循对象到原始值的转换规
算数运算符算数运算符意义+加法运算,字符串连接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取模运算,两个数字相除取余数++、 --自增自减运算注意:Java中,整数使用以上运算符,无论怎么计算,也不会得到小数。byte、short、char在进行数学运算时会自动提升为int类型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1234; System.out
用javascript写的加法运算的两种方法 Code: 1.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2. <html> 3. <head> 4. <title>Demo01.html</title>
转载 2023-06-13 09:30:30
324阅读
# Python加法运算代码科普 Python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加法运算符是Python中的基本运算符之一,用于对数字、字符串等进行加法运算。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Python加法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 加法运算符的基本用法 在Python中,加法运算符用符号"+"表示,可以用来对数字、字符串等进行加法
原创 2024-07-07 04:42:15
53阅读
# Java加法运算代码实现指南 ## 概述 本文将教你如何使用Java编写加法运算代码。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你已经安装了Java开发环境并对基本的Java语法有一定的了解。 ## 实现步骤 下面是实现Java加法运算代码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一个Java类 | | 2 | 在类中定义一个main方法 | | 3 | 声明两个整数变量
原创 2023-07-22 09:33:33
334阅读
# JavaScript代码加法运算的实现指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指导你如何在JavaScript中实现简单的加法运算。即使你是刚入行的小白,也能通过以下步骤逐步掌握这一过程。 ## 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加法运算的基本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获取用户输入] B --> C[将输入转换为数字] C --> D[执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1、先讲加法的巧算。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a)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其中a,b各表示任意
转载 2023-07-27 15:55:36
68阅读
赋值运算符用来把右侧的值传递给左侧的变量(或者常量);可以直接将右侧的值交给左侧的变量,也可以进行某些运算后再交给左侧的变量,比如加减乘除、函数调用、逻辑运算等。Python 中最基本的赋值运算符是等号=;结合其它运算符,=还能扩展出更强大的赋值运算符。基本赋值运算符=是 Python 中最常见、最基本的赋值运算符,用来将一个表达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请看下面的例子:#将字面量(直接量)赋值给变量
JavaScript 常用操作符小结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 ++ + :一般情况下是加法运算符,但是当运算符两边任意一边出现字符串时就变成了字符串拼接了。++:自增,++a:在a的基础上先自增1,再参加运算;a++:先参加运算,再给a自增1- / -- - :减法,如果运算符两边有一边不时数字式,先基于Number()转换成数字再运算--:自减,-
目录4、JavaScript运算符1、算术运算加法自增、自减2.赋值运算符3.比较运算符4.逻辑运算符5.三目运算符4、JavaScript运算符这部分算是JavaScript中比较神奇的一部分了,这与之前在学校学过的一些C语言呀、Java呀、python呀都不太一样,都有些不同点,接下来我会一一描述,必要的地方也会用代码举个例子。首先JavaScript运算符有五种分别是算术运算符、赋值运算
问题描述设计函数分别求两个一元多项式的乘积与和。输入格式:输入分2行,每行分别先给出多项式非零项的个数,再以指数递降方式输入一个多项式非零项系数和指数(绝对值均为不超过1000的整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输出格式:输出分2行,分别以指数递降方式输出乘积多项式以及和多项式非零项的系数和指数。数字间以空格分隔,但结尾不能有多余空格。零多项式应输出0 0。输入样例:4 3 4 -5 2 6 1 -2 0
练习10-6 加法运算提示用户提供数值输入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用户提供的是文本而不是数。在这种情况下,当你尝试将输入转换为整数时,将引发 ValueError 异常。编写一些程序,提示用户输入两个数,再将它们相加并打印结果。在用户输入的任何一个值不是数字时都捕获 ValueError 异常,并打印一条友好的错误消息。对你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先输入两个数,再输入一些文本而不是数。1 try:
转载 2023-07-01 14:47:55
201阅读
我们都知道计算机不仅仅可以进行数学计算,还可以处理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各种数据。在程序处理的时候,不同的数据需要定义不同的数据类型。当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运算符,因为这些数据常常会用到一些运算。 一、运算运算的结果根据最终获得的值不同,可分为两类,即结果为具体的值,结果为布尔(bool)值。算数运算、赋值运算最后所得结果为具体的值。比较运算、逻辑运算和成员运算结果为布
文章目录动态语言与静态语言算数运算符位运算符比较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注意:本系列文章的python版本为3.6.9动态语言与静态语言静态语言声明了变量类型之后,变量的类型不能再改变,编译时会进行此类检查动态语言不用事先声明变量类型,随时可以赋值为其他类型 因此在编程时,有些变量的类型没有声明,使用时会比较难判断 python属于动态语言算数运算符+,-,*,/,//,%取模,**幂运算减法:主要用
转载 2023-08-10 22:05:11
69阅读
/* 函数(方法): 函数的作用:提高功能代码的复用性。 需求:做两个数的加法功能 目前存在的问题:以下的代码都是在做一个加法功能,而 这里加法功能的代码目前是没有任何的复用性的。 解决方案:如果一个功能的代码被复用起来,那么这时候可以把这里的功能代码封装起来, 在java中把功能代码封装起来的是以函数的形式体现的。 函数定
转载 2023-07-06 20:02:51
149阅读
# Python实现加法运算 ## 1.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整个实现加法运算的流程,以便新手开发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表格展示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输入两个数 | | 2 | 将两个数相加 | | 3
原创 2024-07-08 04:56:50
330阅读
# Python整数加法运算入门指南 Python 是一种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编程语言,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就是整数加法。对于刚入行的小白开发者来说,学习如何实现整数加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通过流程图、状态图,逐步教你实现 Python 整数加法运算。 ## 一、学习流程概述 学习 Python 整数加法运算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33阅读
目录前言1. 算术运算符1.1 加法运算符(+)1.2 减法运算符(-)1.3 乘法运算符(*)1.4 除法运算 ( / )1.5 整除运算符(//)1.6 取余运算符(%)1.7 幂次运算符(**)1.8 赋值运算符(=)2. 复合运算符3.比较运算符4.逻辑运算符4.1 not( 非  取反)4.2 and(与)4.3 or (或)前言学习python
转载 2023-06-20 19:49:38
29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