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NumPy在对数值数组进行数值计算时会发光.虽然有可能(见下文)NumPy不适合这个.你可能最好使用Pandas.问题原因:值正在按字符串排序.您需要将它们排序为整数.In [7]: sorted(['15', '8'])Out[7]: ['15', '8']In [8]: sorted([15, 8])Out[8]: [8, 15]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order_array包含字符串.
有的员工,没有公司开户行银行卡,发放现金工资。有时人多,需要计算币数。现金工资表中,其中一为实发工资,import pandas as pd,转化为pd.DataFrame。 面值[100,50,20,10,5,1],简化版为[100,50,10,5,1]、[100,10,1]、[1]。 做个函数,def f(x),参数为实发工资。定义两个空list,循环分别插入取整、取余
转载 2023-07-10 17:26:24
243阅读
# Python 数据处理简明指南 在数据科学与数据分析中,处理数据是一个常见且重要任务。Python Pandas 库特别擅长处理数据,可以轻松地执行数据清洗、变换和分析等操作。从 CSV 文件读取数据到处理数据框,掌握 Python 数据处理是每个数据分析师必备技能。 ## 什么是数据? 数据指的是由多个特征()组成数据集。比如,一个旅游数据集可
原创 2024-08-26 07:18:15
73阅读
# Python DataFrame 分组求和应用 在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组和聚合操作。特别是在使用Pandas库时,基于多个进行分组并对多个求和是一个非常实用技能。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Python中利用Pandas进行分组和求和,并给出代码示例,以及状态图和关系图以增强理解。 ## 1. 环境准备 在开始之前,请确保你环境中已经安装了Pa
原创 2024-09-22 04:17:25
289阅读
编译整理 | 乾明出品 | 量子位(QbitAI)最近,大数据工程师Kin Lim Lee在Medium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8个用于数据清洗Python代码。数据清洗,是进行数据分析和使用数据训练模型必经之路,也是最耗费数据科学家/程序员精力地方。这些用于数据清洗代码有两个优点:一是由函数编写而成,不用改参数就可以直接使用。二是非常简单,加上注释最长也不过11行。在介绍每一段代码时,
行选择Pandas进行行选择一般有三种方法:连续多行选择用类似于python列表切片按照指定索引选择一行或多行,使用loc[]方法按照指定位置选择一行多多行,使用iloc[]方法行选择Pandas进行列选择一般有三种方法:通过指定列名选择单列,df['列名']通过指定列名选择,df['列名1','列名2']非常容易让人混淆,通过索引号选择,df[[0,1,2]
转载 2023-06-16 19:48:53
917阅读
Pandas /行操作一、操作1.1 选择1.2 增加1.3 删除(del 和 pop 函数)二、行操作2.1 选择行2.1.1 通过 label 选择行(loc 函数)2.1.2 通过序号选择行(iloc 函数)2.1.3 通过序号选择行切片2.2 增加行(append 函数)2.3 删除行(drop 函数) 一、操作1.1 选择d = {'one' : pd.Series([
数据分析过程中,经常会使用Python之对DataFrame数据运用apply函数操作,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快速综合数据得到相应结果。如果得到结果只有一个数,则可以直接赋值到DataFrame中新字段,但是我在分析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函数结果为元组(例如得到两个字段),此时需要将结果分别赋值到DataFrame中两个新字段,否则需要两次运用apply函数赋值两次。经过搜索,可以通过下述方
转载 2023-06-10 00:20:19
240阅读
使用pandas时,经常会对某行、某、满足条件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以下总结了pandas数据选择常见方法,包括loc、iloc等方法使用。 首先读取数据:df = pd.read_excel('zpxx.xlsx')1、元素、索引、列名获取可以利用DataFrame基础属性values、index、columns,分别获取元素、索引、列名print('获取元素:\n', df.value
转载 2023-10-08 09:33:21
3435阅读
pandas中切片方法[],loc,iloc,at,iat,ix 基础数据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random random.seed(0) rnd_1 = [random.randrange(1,20) for x in range(10)] rnd_2 = [random.randrange(1,20) for x in range(10)] rnd_3 = [
转载 2023-07-21 22:07:34
230阅读
目录1.分别存储每一2.普通输入3.多行输入4.控制台输入input()、sys.stdin()5.笔试题练习美团编程奇安信笔试题1,买信封问题奇安信笔试题2,三角形三边和相等华为2017软件工程1.汽水瓶问题2.随机数去重排序2016年试卷 1.分别存储每一#分别存储每一 n = int(input()) a = [] b = [] c = [] for i in range(n):
# 如何在Python中选择矩阵:从小白到高手 在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许多编程应用中,矩阵操作是必不可少技能。其中,选取矩阵是一个非常基本且常用操作。本文将带你逐步了解如何在Python中实现这一操作。 ##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来简单梳理一下整个操作流程。以下是我们实现“选取矩阵几个关键步骤以及对应代码。 | 步骤 | 说明 | 代码
原创 2024-08-31 04:10:14
32阅读
   定义    Python 是一个高层次结合了解释性、编译性、互动性和面向对象脚本语言。    Python创始人为Guido van Rossum。1989年圣诞节期间,在阿姆斯特丹,Guido为了打发圣诞节无趣,决心开发一个新脚本解释程序,做为ABC 语言一种继承。  &nbsp
## Python DataFrame斜率 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和展示数据集中各之间关系和趋势。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斜率,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在不同变量之间变化速度和趋势。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pandas库DataFrame来处理数据集,并通过numpy库polyfit函数来计算斜率。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计算DataFrame中斜率,并
原创 2024-03-24 06:18:21
355阅读
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常常需要展示数据关系,而 bar 图是一个非常有效工具。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 bar 图绘制,帮助读者解决相关问题。 ## 问题背景 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领域,使用 bar 图展示数据可以直观地显示各分类下不同项数量和比例。这对业务决策和数据驱动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数据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业务需求复杂化,业务人员在分析和展示数据
原创 6月前
33阅读
# 提取Python数据处理技巧 在数据科学和数据分析领域,Python是一个强大工具,特别是当我们需要快速处理和分析大型数据集时。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Python中提取数据,特别是在使用`Pandas`库时应用。 ## 什么是Pandas? `Pandas`是一个强大Python库,主要用于数据操作和分析。它提供了多种方便工具,用户可以用它来读取、处理和分析数据
原创 10月前
74阅读
# Python合并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多个数据合并成一个新Python提供了很多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比如使用pandas库中concat和merge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将数据合并成一个新,并提供相应代码示例。 ## pandas库简介 pandas是一个开源数据分析和处理库,提供了快速、强大、灵活和易于使用数据结构,用于数
原创 2024-05-15 07:21:05
110阅读
# Python存储实现步骤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开发者,我很乐意教会你如何实现Python存储。在本文中,我将为你展示整个流程,并提供每一步所需代码和解释。 ## 1. 确定需求和规划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我们需求并制定一个规划。以下是一个简单甘特图,展示了实现Python存储步骤。 ```mermaid gantt title Python存储实现步骤
原创 2024-01-09 10:46:48
33阅读
# Python输出Python中,我们经常需要输出数据,比如显示表格、统计数据等。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输出数据,并且提供一些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 为什么需要输出数据? 输出数据可以使数据更加清晰、易读。比如当我们需要展示一组数据不同属性时,将这些属性以形式展示可以让用户更容易地比较和分析这些数据。另外,在数据分析、报告生成等场景下,输
原创 2024-05-28 04:00:05
60阅读
# Python 聚合实现 在数据分析中,数据聚合常常是非常有用操作,尤其是在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使用 Python 实现聚合。我们将使用 `pandas` 库,它是一个非常强大数据处理工具。这篇文章将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向你展示整个过程。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设定一下实现流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2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