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使用os.system("cmd") 特点是执行的时候程序会打出cmd在Linux上执行的信息。 import os os.system("ls") 2. 使用Popen模块产生新的process 现在大部分人都喜欢使用Popen。Popen方法不会打印出cmd在linux上执行的信息。的确,Popen非常强大,支持多种参数和模式。使用前需要from subprocess import Po
这是用来快速学习 Python Socket 套接字编程的指南和教程。Python 的 Socket 编程跟 C 语言很像。 Python 官方关于 Socket 的函数请看 http://docs.python.org/library/socket.html 基本上,Socket 是任何一种计算机网络通讯中最基础的内容。例如当你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 www.oschina.net 时
转载 2024-10-14 09:43:20
39阅读
在平常的一些的小规模的数据的过滤、清洗过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正则表达式,但是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大,正则表达式就显得有些心有余力不足了。正则表达式在一个 10k 的词库中查找 15k 个关键词的时间差不多是 0.165 秒。但是对于 Flashtext 而言只需要 0.002 秒。因此,在这个问题上 Flashtext的速度大约比正则表达式快 82 倍。从上面的示例图的性能对比中,可以发现随着我们需要处
Wind是一款面向云的高性能、高效率以及高扩展性的大型分布式游戏服务器引擎。Wind利用Python语言的简洁语法以及丰富的生态库来提高游戏业务的开发效率,针对一些对性能有要求的游戏业务功能(如实时战斗功能),Wind利用Golang的高并发特性来保证服务的高性能,同时Wind接入云的组件来保证游戏服务的动态扩展性,提高服务资源的利用率。https://github.com/ferris1/win
# 如何实现Python端口配置 ## 概述 在Python中,如果需要配置端口号,通常是在网络编程中使用。端口号是用来标识应用程序之间通信的端口,通过指定不同的端口号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下面我将为你介绍如何在Python配置端口号。 ### 流程 以下是配置Python端口号的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步骤一 | 导入socket模块
原创 2024-03-15 06:18:07
163阅读
# Python项目端口配置 ## 1. 流程概述 为了实现端口配置,我们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 步骤 | 操作 | |----|----| | 1. | 导入所需的模块 | | 2. | 创建一个Python项目 | | 3. | 在项目中配置端口 | | 4. | 测试端口配置的有效性 | 下面详细介绍每一步的操作。 ## 2. 导入所需的模块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导入一些
原创 2023-10-27 13:22:07
202阅读
# 如何在Python Flask中配置启动端口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教导刚入行的小白如何配置Python Flask的启动端口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展示整个配置端口的流程,并详细说明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使用的代码。 ## 配置端口的流程 下面是配置Python Flask启动端口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1 |
原创 2024-06-21 04:27:55
258阅读
原理概述:  在以太网(ethernet)中,通过划分VALN来隔离广播域和增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以太网通常由多台交换机组成,为了使VLAN的数据帧跨越多台交换机传递,,交换机之间互联的链路需要配置为干道链路(Trunk link)。  当Trunk端口发送数据帧时,当该所发送帧的VLAN ID与端口的PVID不同时,检查是否允许该VLAN通过,若允许,直接透传,,不允许接直接丢弃,,当该帧的VL
转载 2024-02-28 22:28:26
175阅读
        大家好,欢迎来到《分享本周所学》第四期。本人是一名人工智能初学者,最近一周学习了如何用Flask将一个AI模型实现服务化,觉得非常有收获,就想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大家。不管你是像我一样想做AI的服务化,还是做其他程序的服务化,还是单纯想学一下Flask,相信这篇文章都会对你有所帮助。然后因为我也只是一名小
flask可以通过配置一些自身带的参数来满足一些功能配置方法:方式一: app.config['DEBUG'] = True PS: 由于Config对象本质上是字典,所以还可以使用app.config.update(...) 方式二: app.config.from_pyfile("python文件名称") 如: set
转载 2023-10-18 23:19:37
381阅读
redis.host=192.168.200.128redis.port=6379redis.pass=redis.database=0redis.maxIdle=300redis.maxWait=3000redis.testOnBorrow=true
转载 2023-05-18 22:57:09
105阅读
交换机基础命令hostname> ;用户模式 hostname# ;特权模式 hostname(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 hostname(config)# no ip http server;关闭http 服务 hostname(config-if)# ;接口状态 hostname(config)#no ip domain-lookup ;错误命令不解析 hostname(con
转载 2024-04-05 13:54:07
112阅读
最近在重构尚硅谷的硅谷外卖,看到十几集有个用mongodb来做接口的,想想咱也会python,就直接学习一下用python的flask来写接口。看的b站上明平Mp的视频。 第一集:虚拟环境就是为了分隔,防止变量污染,考虑到我们只是做简单接口,就不用这个虚拟环境了,我直接使用python自带的idle就好了,使用pip安装包也是基本操作。Pip install Flask即可,用idle直接运行会出
12.3.3 Tunnel端口配置 2008-07-08 09:02 李利军/韩小琴/金素梅编著 科学出版社 我要评论(0) 字号:T | T 综合评级: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战指南》第12章路由器命令行配置,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联设备,除了用于借助长途链路将局域网连接在一起构建广域网络外,还被应用于局域网的Internet连接,本节为大家介绍的是Tunnel端口配置。 12
转载 精选 2012-02-21 16:54:11
1263阅读
实验案例一:配置端口安全1、需求描述:(可先用模拟器模拟)配置交换机设置端口安全,保证合法的客户端可以接入网络,非法客户端不许接入网络并且将交换机端口置为err-disable状态2、实验拓扑:3、实现思路a)将交换机的F0/1、F0/2、F0/3端口为接入模式,属于Vlan 10 b)在这3个接口启用端口安全c)配置黏贴功能sticky(粘连)特性d)配置端口违规e)配置err-disable状
原创 2013-12-29 17:42:17
1061阅读
【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需求分析】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上实现端口聚合,并且在聚合端口上设置 Trunk,以增加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实验设备】三层交换机 1 台二层交换机 1 台【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
原创 2016-10-11 11:23:32
8823阅读
【实验名称】端口聚合配置。【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采用两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交换机进行转发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为此网络管理员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采用两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两个端口聚合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需求分析】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
原创 2016-10-11 16:58:57
675阅读
实验名称:端口聚合配置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实验仪器:两台交换机(三层二层各一台)两台计算机(输入配置信息)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
原创 2016-10-11 17:36:44
2178阅读
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
原创 2016-10-17 14:26:32
845阅读
实验目的 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需求分析 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上实现端口聚合,并且在聚合端口上设置Trunk,以增加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实验原理 端口聚合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城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直接能够相互冗余备
原创 2016-12-14 15:20:56
57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