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注意,在python中使用串口,虽然import serial,但安装的模块却是pyserial,帮助文件在这里。
转载 2023-07-01 15:30:50
87阅读
使用GPS有一阵,今天突发奇想,使用python接受GPS信号。GPS(garmin)使用的是串口线(当然也支持USB线)波特率为4800bps,python使用pyserial模块控制串口将GPS的接口协议调整为NMEA协议,使用pyserial接收到的信号(每两秒钟刷新一次)例如为$GPRMC,,V,,,,,,,230509,4.0,W,N*23 $GPRMB,V,,,,,,,,,,,,A,
转载 2023-06-29 19:57:57
466阅读
串口类win电脑上,采用两个ttl模块来进行插入可以看到另一个串口的信息,这里我看到的另一个串口是COM11需要提前安装串口工具,这里我选用的是conda的环境,因此就是切换到用的虚拟环境,之后pip安装即可下面先来一段,一秒钟打印一个字符 import serial import time serial = serial.Serial('COM11', 115200) print(s
树莓派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嵌入式开发板,它具有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扩展性。其中,串口通信是树莓派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可以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互。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树莓派上使用Python编写串口接收数据的程序。 ## 1. 准备工作 在开始编写代码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作: 1. 树莓派一块 2. 串口线一根 3. 一台电脑(用于连接树莓派) 首先,将串口线的一端连接到树莓派的GPIO引脚上
原创 2023-09-28 09:07:56
747阅读
  首先熟悉了一下板子,板子是顾老师(注:顾老师其实也是我们导师的学生,大我3界,后来研究生毕业留校做学生工作)做的,已经做过好几个版本了,至今还算挺稳定,以前傻乎乎的,以为做硬件不要写代码,其实不是,做硬件比想象中的要难,要做好一个硬件,要将一个完整的硬件接口提供给其他同学,我现在的工作就是调通它们,然后才可以考虑如何将他们集成起来。先前板子上预留的接口不多,这次所做的是将原先调试用的串口改造成
linux下的串口通信程序详解 2009-07-19 12:37 为了说明问题,下面给出测试程序来理解linux下的串口操作流程,例程receive.c用来接收串口发来的数据,而例程send.c用来发送数据到串口。二者成功建立串口连接后,串口接收端会收到串口发送端发来的字符串数据“Hello,this is a Serial Port test!”。 1
转载 2024-05-02 06:59:31
21阅读
最近在测试一个开发板的串口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开发板使用了linux系统,因此就写了个串口的收发程序来测试。1.首先使用open函数打开串口,在linux中一切设备都被当做文件来看待,测试的串口所对应的文件为  /dev/ttySAC。fd = open("/dev/ttySAC2",O_RDWR|O_NOCTTY);得到了一个文件描述符fd。2.然后就是对这个串口进行设置,设置其波特率、
转载 2023-11-19 17:05:33
105阅读
网上很多串口助手,但是串口数据不好实时读取。因为我需要读取串口数据,然后做处理。所以想用python读取串口数据1.代码如下:import time import serial ser = serial.Serial( # 下面这些参数根据情况修改 port='COM5',# 串口 baudrate=115200,# 波特率 parity=serial.PARITY_ODD,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使用Python串口实时显示数据并绘图的例子,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安装pyserial以及基本用法使用pyserial进行串口传输,在cmd下输入命令pip install pyserial注:升级pip后会出现 "‘E:\Anaconda3\Scripts\pip-script.py' is not present."错误使用 easy_install
# 使用Python实现串口接收超时 在嵌入式开发和物联网项目中,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设置串口接收的超时时间,以避免程序长时间等待而导致的不必要延时。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串口接收超时的功能,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流程步骤 在实现串口接收超时之前,我们先来确定一下整个实现的流程。下表展示了实现的主要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170阅读
# 如何实现Python串口接收数组 ## 概述 在Python中,可以使用`serial`库来实现串口通信。要接收数组,需要先将数组转换为字节流,然后再从串口接收字节流并解析为数组。下面将详细介绍实现这一功能的步骤。 ## 流程 下表列出了实现“Python串口接收数组”的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打开串口 | | 2 | 接收字节流 | |
原创 2024-04-24 06:31:00
138阅读
最近调试通信模块时,需要用UART串口输入AT命令控制模块,手动输入不便于自动化,所以就学习了下使用python进行串口控制。serial模块安装pip install pyserial常用的方法函数导入串口模块import serial;打开串口ser = serial.Serial(端口名称,...其他参数),ser.open()方法可以在close之后再次打开相应端口;关闭串口ser.clo
转载 2023-07-01 13:33:42
389阅读
import serial#导入模块 ser = serial.Serial(串口号,波特率) #打开第一个串口 print ser.portstr 能看到第一个串口的标识,windows下是COM1 ser.write(“hello") 就是往串口里面写数据 ser.close() 就是关闭ser表示的串口 ser.open() 会打开这个串口 ser = serial.Serial('COM1
转载 2023-08-14 22:01:33
243阅读
pySerial封装了对串口的访问,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特性在支持的平台上有统一的接口。通过python属性访问串口设置。支持不同的字节大小、停止位、校验位和流控设置。可以有或者没有接收超时。类似文件的API,例如read和write,也支持readline等。支持二进制传输,没有null消除,没有cr-lf转换。有关Python的环境配置请参考: 《Python入门》Windows 7下Py
转载 2023-07-07 13:26:10
138阅读
一、概述     pyserial模块封装了对串口的访问。 二、特性     在支持的平台上有统一的接口。     通过python属性访问串口设置。     支持不同的字节大小、停止位、校验位和流控设置。   &nbsp
转载 2023-06-30 13:56:08
460阅读
串口协议包的接收及解析处理对于串口接收问题前面之前有文章介绍过串口缓存机制的应用。当然这里不应用缓存机制也是完全可行的。这里我们讲解基于不带串口缓存机制的处理。对于串口接收我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在串口中断中接收数据。利用串口接收数据包信息大致分为下面三种情况:接收一帧数据,对帧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利用串口接收非空中断和串口空闲中断实现)中断中边接收边处理存储,并将有效数据存储起来,再对有效数据进行解析
转载 2024-05-08 22:48:16
179阅读
网上合宙的esp32 C3 的测试版 9.9元,简洁小巧,用于学习测试非常方便。原来是装的Luatos,可以直接用Arduino开发。Arduino安装的为最新版 V2.00RC8,有点类似 vScode的风格,支持代码提示 、补全等功能 。下载安装网址:Software | Arduino支持中文模式:安装完Arduino 后,需要安装Esp32 Arduino 支持包,最新版为 2.03,安装
import serial #导入模块 import timeportx="/dev/cu.usbmodem14421" bps=9600 timex=5 ser=serial.Serial(portx,bps,timeout=timex) print(“串口详情参数:”, ser)print(ser.port)#获取到当前打开的串口名 print(ser.baudrate)#获取波特
转载 2023-06-21 00:34:52
615阅读
python串口读取数据可以使用: serial.read(n) n为读取数据个数,无参则读取一个 serial.readline() 读取到\n,读不到则阻塞直到读取到\n 在接收不定长数据时,没有n可以指定,接收数据也未必有\n,python又没有串口空闲中断,但是可以用延时来解决。import serial from time import sleep ser = serial.Serial
python3 读取串口数据 demo最近在写一个demo,zigbee串口连接树莓派,树莓派使用串口通信接受zigbee穿过来得值。其中我是用的树莓派是3代B+,zigbee每隔三秒钟从串口输出数据。下面是python串口通信,但是不是linux的,是我在windows上写的测试demo,python版本是3。python串口读取数据# TODO 串口读取数据 # Auther wjw impo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