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一句: 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也许正是转变的时候:改变固有的思想,人生就可能迎来转机。幸运,总是离努力的人更近一些。 # 【程序1】 # 题目:有1234个数字,能组成多少个互不相同且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都是多少? # 程序分析:可填在百位、十位、个位的数字都是1、2、3、4。组成所有的排列后再去掉不满足条件的排列。 for i in range (1,5): for j in r
使用Python基础的过程 在处理线性方程组时,基础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在这篇博文中,我将详细记录这个过程,涵盖环境预检、部署架构、安装过程、依赖管理、服务验证及最佳实践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些步骤,我可以确保高效而稳妥地完成这一任务。 ### 环境预检 在开始之前,我确保我的开发环境是合适的。首先,我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我的环境依赖和硬件拓扑结构,以保证在运行代码时不会出现额外的问题。
原创 5月前
23阅读
小闫语录:输了并不代表一无所有,你所经历的同样宝贵。如果你没有总结教训,只是沉浸在阴霾中,这样你就真的输了。昨天突然来了好多新的小伙伴,希望大家学有所成,也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帮助到你。同时谢谢大家的。新来的小伙伴一定要先看使用指南。在文末的『优质文章』第一篇。历史文章通过关键字查询方法见菜单栏『来看看嘛』中。方便你更好的使用本。算法1. 算法的五大特性输入:算法具有0个或多个输入
import collections import random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class Ten_classics_arithmetic(object): '''十大经典算法''' def bubbleSort(self, nums): '''冒泡排序''' for i in rang
转载 2023-11-14 03:10:02
78阅读
# Python 基础解析 ## 摘要 Python 是一种高级、通用、解释型的编程语言。它是一门易于学习且功能强大的语言,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分析、人工智能、Web 开发等领域。本文将介绍 Python基础概念、语法和常用特性,并通过代码示例进行解析。 ## 目录 1. Python 简介 2. Python 的基本语法 3. Python 的数据类型 4. Python 的控制
原创 2023-09-05 15:50:47
34阅读
回顾一下Python基础数据结构,接下来工作可能更多用到的是利用Python对数据的ETL的处理以及利用Python进行自动化运维。1.变量Python中的变量不需要声明。但是每个变量在使用前都必须赋值,变量赋值以后该变量才会被创建。1.单个变量赋值123a = 3print(a)2.多个变量赋值123# 多个变量赋值a = b = c = 2print(a, b, c)3.多个对象指定多个变量
## Python如何得到基础 在高等数学中,线性方程组的可以通过矩阵的形式来表达。基础是指线性方程组的一个集,这个集中包含了一组基,这组基能够通过线性组合来生成其他所有解。因此,了解如何Python计算基础对于许多科学与工程问题都至关重要。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通过Python和NumPy库来计算线性方程组的基础,并用图示来帮助理解。 ### 一、线性方程组的基础
原创 10月前
221阅读
一、python基本语法认识一些python基础知识,从最基础的开始认识。1.1 列表介绍1.1.1 列表定义: 列表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元素组成。在Python中,用方括号 [ ] 来表示列表,并用逗号来分隔其中的元素。bicycles=['trek','cannondale','redline','specialized'] print(bicycles)打印出来的列表是包括方括号的。[
一、拉格朗日乘子法简介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它是SVM的理论基础,是凸优化的重要研究部分。它用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过程简单巧妙,也是各类考试的常考题型。然而,拉格朗日乘子法的原理我却一直模模糊糊,每次看的时候才知道,一段时间不看就又忘了,所以特地写这篇博客来供自己时刻学习。先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假如我们需要求一个函数的最小值,即,约束条件为。我们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来求解:首先用描述
1.内点法概述  内点法是求解线性规划的一个方法,是求解不等式约束最优化问题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不能处理等式约束。内点法在大规模线性优化,二次优化,非线性规划方面都有比较好的表现,内点法是多项式算法,随着问题规模的增大,计算的复杂度却不会急剧增大。  本文主要介绍使用障碍函数思想的内点法,该思想的内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可行域的边界筑起一道很高的"围墙",当迭代点靠近边界时,目
# 最优Python实现指南 在编程过程中,最优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特别是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找到一个理想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效率。本文将通过简单的步骤指导您完成这个过程,并结合Python代码进行演示。 ## 整体流程 我们将整个最优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定义问题 | | 2 | 确定目标函数
python支持一下类型的运算符:算术运算符比较(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成员运算符身份运算符1、算术运算符算术运算符在上个博客中已经介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是:a = -3**2# 这里会返回-9print(a)即负号的优先级比幂运算低。2、比较运算符比较运算符的使用和Java中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和java中不同,python中的False = 0,True =1和java中
# Python最优的步骤 ## 1. 理解问题 在开始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要求和约束条件。了解问题的背景和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将指导我们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 2. 设计算法 一旦我们理解了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算法来解决它。算法是一个清晰而可执行的步骤序列,它将从给定的输入生成一个期望的输出。 ## 3. 实现代码 在设计好算法之后,我们需要将其转化为可
原创 2023-08-18 17:00:32
153阅读
分析找到递推式存子问题【钢条切割问题】1、题目描述某公司出售钢条,出售价格与钢条长度之间对关系如下表:问题:现在有一段长度为n的钢条和上面的价格表,切割钢条方案,使得总收益最大。长度为4的钢条的所有切割方案如下:(c方案最优)思考:长度为n的钢条的不同切割方案有几种?答:长度为n就有2^(n-1)次切割方法给出题目的最优表现在就是需要从小到大的最优算出来即可,即当要计算长度为4的最优,可以观
最优化算法python实现篇(1)——进退法算法简介算法适用问题python实现示例运行结果 算法简介进退法的用途是为一维极值优化问题寻找到一个包含极值的单峰区间,即从一点出发,试图搜索到使函数呈现“高-低-高”的三点,从而得到一个近似的单峰区间。算法适用问题凸优化问题,即目标函数为凸函数,若不是凸函数,则搜索到的单峰区间依赖初始值的选择,一般只能找到包含极值的单峰区间,而找不到包含最值的区间,
# Python最优的探索 在现代程序设计中,最优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无论是优化资源分配、路径规划,还是数据分析,最优都能显著提升效率。Python作为一种灵活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库和框架来帮助开发者解决这些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如何使用Python最优,并通过代码示例阐释应用方法。 ## 何为最优? 最优通常是指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某个目标函数取值最小或最
原创 2024-10-24 05:32:03
166阅读
原题在古埃及,人们使用单位分数的和(如  ,a是自然数)表示一切分数,这种表现方法称为埃及数。例如: ,但不允许加数中有相同的,例如  。对于一个分数  ,表示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哪种最好呢?首先,加数少的比加数多的好;其次,加数个数相同的,最小的分数越大越好。如:符合条件的最优是最后一个。编程求出分数  (0<a<
转载 2024-08-20 12:50:48
72阅读
# Python参数最优 在实际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经常需要寻找参数的最优来优化模型的性能。Python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库来实现参数优化的目标。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来求解参数的最优,并通过代码示例演示具体操作过程。 ## 第一步:导入必要的库 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scipy.optimize`库中的`minimize`函数
原创 2024-07-06 04:32:25
120阅读
# Java中如何最优 在软件开发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求解一个问题的最优的情况,比如在旅行路线规划、资源分配等方面。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算法来求解最优,其中包括贪心算法、动态规划、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等。本文将以旅行路线规划为例,介绍如何使用Java来求解最优。 ## 问题描述 假设有一个旅行者需要依次拜访多个城市,每个城市之间有不同的距离。我们需要求解旅行者依次拜访
原创 2024-07-12 03:32:55
16阅读
# Python规划最优 ## 介绍 在编程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求解最优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寻找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最大流等。Python提供了许多强大的算法库和工具,使得实现这些问题变得简单。在本文中,我将为你介绍一种通用的流程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相应的示例代码。 ## 整体流程 下面是整个问题求解的流程图,你可以根据这个流程图来理解整个过程。 ```mermaid flo
原创 2023-10-25 19:43:55
7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