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需求: 最近本人在学习SpringBoot,希望自己能搭一个简单的Demo应用出来,但是搭到前端的时候遇到了困惑,因为网络上大部分教程前端都是应用模板引擎thymeleaf生成的,它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进化版的JSP,但是很明显这种开发方式已经有些落后了。现在前端越来越工程化,Angular/Vue/React等框架非常流行,所以我希望搭
本文整合Django和Vue.js  并引入elementUi 实现前后端分离项目环境最终的成品是设计出一个ElementUi风格的页面可以添加和显示学生信息.一.前言Django作为Python 三大Web框架之一,因其集成了大量的组件(例如: Models Admin Form 等等)而大受欢迎,但是他本身自带的template模板实在是有点弱.于是考虑整合Vue.js同时引入Ele
vue+springboot前后端分离工程中跨域问题的解决假如是在同一台机器上开发,前后端分离的工程中出现跨域问题的原因是,前端工程和后端工程运行在不同的端口上。只要协议、域名、端口有一个不同就会产生跨域问题,所以在前端工程中请求后端的接口时就会因为端口不同而产生跨域问题。一、解决跨域的原理假设前端A要去访问服务器C,可以在A和C之间之间设置一个代理B,A访问C时先访问B,再由B代为请求C并把请求
最近遇见一个需要上传百兆大文件的需求,调研了七牛和腾讯云的切片分段上传功能,因此在此整理前端大文件上传相关功能的实现。在某些业务中,大文件上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交互场景,如上传入库比较大的Excel表格数据、上传影音文件等。如果文件体积比较大,或者网络条件不好时,上传的时间会比较长(要传输更多的报文,丢包重传的概率也更大),用户不能刷新页面,只能耐心等待请求完成。下面从文件上传方式入手,整理大文件上
前端:vuevue-router,axios,vue-video-player,element-ui后端: express ,mysql环境:macos工具:Sequel Pro(mysql可视化工具)项目比较简单,主要是从后端拿数据进行渲染。顺利把vue项目前后端的流程实现了一遍。首先上一个项目的目录结构:主要的文件夹有:src:存放前端代码dist:存放打包后的前端代码server:存放no
转载 2024-03-06 15:08:17
62阅读
本文为后端配置。 前端配置详见 ​​《使用Vue3 & Vite + Laravel 前后端分离基础案例 (1前端》​​第一步:创建Laravel项目composer create-project laravel/laravel la10vue3第二步:配置数据库创建数据库, 配置用户名和密码// .envDB_DATABASE=la10vue3DB_USERNAME=rootD
原创 2023-03-03 17:39:17
1486阅读
0.需求需要将深度学习算法Demo做成可以用来展示的网页应用1.技术栈前端:框架:VueUI库:Bootstrap后端:开发语言:PythonREST API: flask2.前端2.1环境搭建因为选择使用Vue来作为开发的框架,我们需要安装Node.js# 官方安装教程:https://github.com/nodesource/distributions # 或者从安装仓库安装 sudo
Repositoryrepository是用来定义数据的相关操作的,比如根据id找到对应的用户有了jpa以后,我们可以仅仅使用接口定义的方式就能够完成数据集的增删查改定义一个Repository首先要在项目中创建一个repository的包,并且在里面创建一个user包再在其中创建一个UserRepository接口,代码如下package kmhc.repository.user; impor
转载 6月前
70阅读
前后端怎样分离前端只需要独立编写客户端代码,后端也只需要独立编写服务端代码提供数据接口即可。前端通过Ajax请求来访问后端的数据接口,将Model展示到View中即可。前后端开发者只需要提前约定好接口文档(URL、参数、数据类型.….),然后分别独立开发即可,前端可以造假数据进行测试,完全不需要依赖于后端,最后完成前后端集成即可,真正实现了前后端应用的解耦合,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前端应用:负责数
# Python Vue 前后端分离的实现教程 在现代Web开发中,前后端分离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架构模式。前端使用Vue.js进行开发,后端使用Python的Flask或Django框架提供API。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Python Vue前后端分离,适合刚入行的小白。 ## 整体流程 在开始编码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实现的整体流程如下表所示: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06 05:29:09
204阅读
VUE构建前后端分离的前端项目(超详细)1.使用vue-cli创建项目 2.使用elementUI组件编写页面 3.使用axios与后台交互 4.使用webpack构建工具打包 5.部署到Tomcat1.技术背景前后端分离的优势:分工明确,提高工作效率,前端主要关注页面、用户体验,后端主要关注业务、安全。性能提升,前端通过路由配置实现按需加载,后端无需解析前端页面。前后端同时开发,提升开发效率。发
一、实现样式二、实现思路1.案例说明:1.1需求:文件管理系统,客户根据两个维度(文件标准信息,文件类型信息)信息进行录入,而为了更加方便管理文件,需要针对于标准、类型信息去统计客户上传的文件数量,达到数据的可视化。1.2 数据库字段信息文件标准信息 需要取出 id信息,和name信息(文件类型信息类似)文件信息 存储对应数据的id信息2.实现思路2.1前端vue使用的数据表格合并列rowspan
转载 2024-03-29 10:07:26
177阅读
本文将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示 Vue3 & Vite + Laravel 前后分离的基础示例。用户注册并成功登陆后方可访问Home页面。Laravel使用Passport OAuth 用户登录认证。第一步:创建Vue3项目按照Vue官网提示,默认安装 (注意:在相应位置输入你的项目名称)npm init vue@latest✔ Project name: … <your-project-
原创 2023-03-03 17:07:45
1834阅读
# 如何实现“stripe前后端配合 python3” ## 1.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整个流程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前端页面集成 Stripe Checkout 按钮 | | 2 | 用户点击按钮,前端发送请求到后端 | | 3 | 后端接收请求,创建支付 Intent | | 4 | 后端将支付 Intent 返回给前端
原创 2024-06-30 06:11:00
89阅读
download:Spring Boot + Vue3 前后端分离 实战wiki知识库系统 通过一个界面简约、功能完整的知识库项目,带你快速掌握Spring Boot核心知识+ Vue全家桶全栈技能。在此过程中,打造一套通用的组...
转载 2021-04-11 23:02:01
619阅读
2评论
Spring Boot + Vue3 前后端分离,实战wiki知识库系统spring boot + vue3 前后端分离处理跨域问题什么是跨域请求同域资源:在协议,域名 (或 ip 地址)相同,端口号相同下的请求资源,可以看做是同域资源请求跨域资源:请求的资源只要 是协议 、域名(或 ip 地址)、端口号中任意一个不同的资源都可以认为是跨域资源如:端口号不同127.0.0.1:80 与 127.0
转载 2021-05-06 19:11:44
1896阅读
2评论
ZKmall开源商城作为一款企业级电商解决方案,其前端架构基于Vue3实现了高效、灵活的开发模式,结合响应式设计、组件化开发与全链路性能优化,为多端协同和复杂业务场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
一、前端项目搭建过程1、项目初始化前端使用vue-cli3.0+webpack 搭建项目结构,需要先安装vue,可以通过npm来安装,因此首先需要安装node,步骤如下(1)进入 node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安装完毕后,执行node --version、npm --version 查看是否安装成功。(2)node安装完成后,即可通过npm来安装vue,可先执行(npm install -
转载 2024-06-29 22:35:54
546阅读
一、为什么需要前后端分离1.1什么是前后端分离  前后端分离这个词刚在毕业(15年)那会就听说过,但是直到17年前都没有接触过前后端分离的项目。怎么理解前后端分离?直观的感觉就是前后端分开去做,即功能和职责上的一种划分,前端负责页面的渲染,部分页面交互的逻辑,然后通过网络请求与后端进行数据的交互;后端则着重关注业务逻辑的处理,直接操控数据库。1.2前后端分离前(1)jsp + serv
转载 2024-08-14 12:12:34
56阅读
前言:2gitee源码:https://gitee.com/web-paul/springboot-vue第一部分:vue前端目录:一、assets目录: 引用了一个全局css样式,最后在main.js引入即可 main.js中:import '@/assets/css/global.css'二、components目录:Aside代表侧边栏组件:el-menu这个标签记住了 1处代表设置默认高亮
转载 2024-05-14 15:32:08
2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