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器 装饰器来自Decorator的直译,理解装饰这个词就等于理解了装饰器。在 python 中的装饰器则是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下面通过一个例子进行装饰器的介绍。例子:‘’’ 需求:实现func函数执行前输出一个before,执行后输出after ‘’’尝试1def outer(origin): def inner(): print('before')
转载 2023-11-27 01:42:33
153阅读
                                 &n
转载 2023-11-20 17:07:14
41阅读
## Python中的after()用法 ### 一、整件事情的流程 为了教会小白如何使用Python中的`after()`方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导入`Tkinter`模块 | | 2. | 创建一个窗口对象 | | 3. | 创建一个标签对象 | | 4. | 定义一个函数,用于在一定
原创 2023-09-13 12:12:46
1852阅读
# 如何实现“python after XXX” ## 概述 在Python中,实现“python after XXX”的功能可以通过使用定时器来实现。在本篇文章中,我将向你展示如何使用`threading`模块中的`Timer`类来实现这一功能。 ## 流程步骤 下面是实现“python after XXX”的流程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原创 2024-02-23 03:37:12
17阅读
利用datetime来实现日期倒计时,具体代码如下: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future = datetime.strptime('2022-06-30 08:00:00','%Y-%m-%d %H:%M:%S') #当前时间 now=datetime.now() #时间差 delta = future-now hour = delta.seconds/60/6
转载 2023-05-22 13:55:17
22阅读
日常的自用Python脚本没有太大的工程压力,能紧跟更新步伐、尝试新的特性。但是语法糖用的好就是效率提升,用的不好就是可读性灾难,有些语法的出现也伴随着种种的争议,用更新的语法不代表能写出更好的代码。通过语法的更新变化还有变化带来的争议,也能窥透语言的设计哲学、汇聚浓缩在一个特定点上的社区开发经验。选择合适自己的、保持对代码精简可读的追求才是最重要。那么就从老到新,理一理那些有意思的小featur
.table_cell:not(:first-child)::after{/*border-left-width: 1px;*/}为了显示出效果 加大 成5px.table_cell:not(:first-child)::after{border-left-width: 5px;}问题1 .table_cell:not(:first-child)::after{ border-left-
原创 2017-09-28 10:37:25
4813阅读
.pay-type_select-after, .amount-item_select-after { padding: 0; border: @wx-width-one_unit solid @color-main_blue; @v: @wx-width-one_unit*24; &:after { display: block; ...
转载 2018-10-03 09:28:00
177阅读
2评论
java.util.Date.after()方法用于检查日期的当前实例是否在指定的日期之后。用法:dateObject.after(Date specifiedDate)参数:它仅采用一个参数类型为Date的数据类型Date。与调用该函数的日期实例相比,这是要检查的日期。返回值:该函数的返回类型为布尔值。如果日期的当前实例严格大于指定的日期,则返回true。否则,它返回false。异常:如果指定的
转载 2023-05-23 22:01:07
625阅读
after() 方法在被选元素后插入指定的内容。法一:在每个p元素后插入内容:$("button").click(function(){ $("p").after("<p>Hello world!</p>"); });法二:$("button").click(function(){ $("p").after(function(n){ return "<p&gt
转载 2023-05-26 20:56:52
532阅读
在讲装饰器的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实例,假设你的老板现在对如下代码,实现在函数输出之前输出before,函数执行之后输出after这样的需求def func(): print("我是func函数") value=(11,22,33,44) return value result=func() print(result)相信有很多小伙伴的思路是这样的,在函数执行的语句之
def drop_first_last(grades): first,*middle,last=grades return middle这段代码的作用是grades中的元素,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分别被提取到first和last,而middle提取中间部分的所有其他元素。注意:drop_first_last(1,2,3,4)会报参数错误,正确的写法是drop_first_last([1,2,3,
1
转载 2023-06-06 20:14:13
257阅读
before()和after()都有添加的意思,不过一个是添加在被选元素之前,一个是被选元素之后。 before()方法在被选元素之前插入指定内容。 after()方法在被选元素之后插入指定内容。 这是HTML代码所示:<p>这是一个段落</p> <button id="btn1">before</button> <button id="
转载 2023-05-30 16:15:51
765阅读
# @After注解在Java中的使用 ## 介绍 在Java编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在测试方法执行后执行一些特定操作的情况。为了方便管理和执行这些操作,JUnit提供了一个注解`@After`。 `@After`注解用于标记一个方法,在每个测试方法执行后自动调用该方法。它通常用于执行一些清理操作,例如关闭数据库连接、删除临时文件等。 本文将介绍`@After`注解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
原创 2023-08-22 05:22:48
387阅读
# MySQL AFTER: 了解并使用AFTER触发器 --- ## 引言 MySQL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众多的功能和特性来支持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其中之一就是MySQL触发器(Trigger)。触发器是一种在数据库中定义的特殊类型的存储过程,它会在特定的数据库操作(如插入、更新、删除)发生时自动执行。本文将重点介绍MySQL触发器中的AFTER触发器,并给出相应
原创 2023-08-18 08:35:34
277阅读
基本概念1.他们都是CSS伪元素,与:hover/:active等伪类不一样。 2.:before/:after伪元素是在CSS2中提出来的,所以兼容性可能到IE8了。 3.::before/::after是CSS3中的写法,为了将伪类和伪元素区分开。但是平时为了兼容性,还是会用一个冒号的写法。基本用法p:after{} img:before{}1212这两个伪类下特
转载 2017-07-02 13:41:36
4271阅读
::before/:before和::after/:after的使用 之前总是可以看到::before :before ::after :after,但是没有使用过,今天查了些资料,终于知道了他们的关系和作用。下面做一总结。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与:active 和 :hover这些伪类不一样,
转载 2016-12-04 21:31:00
305阅读
2评论
前言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匹配,可以直接调用模块级函数,如match()、search()、findall()等,函数第一个参数是匹配的正则表达式,第二个参数则为要匹配的字符串。也可以使用re.compile()先将正则表达式编译成RegexObject对象,然后再调用RegexObject对象的方法,参数为要匹配的字符串。例如: re.search(r'flash', 'Flash_
一、程序输出,print 语句 注:在python3中,print语句被修改为print()函数 可以用 print 语句显示变量的字符串表示,或者仅使用变量名查看该变量的原始值 >>> myString = 'Hello World!' >>> print myString Hello World! >>> myStr
一、介绍css3为了区分伪类和伪元素,伪元素采用双冒号写法。(:before和:after是在CSS2中提出来的,CSS3中的写法是::before和::after)常见伪类——:hover,:link,:active,:target,:not(),:focus。常见伪元素——::first-letter,::first-line,::before,::after,::selection。::be
转载 2023-09-15 15:27:22
23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