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这里也有讲解1:undo segment的概念 当数据库进行修改的时候,需要把保存到以前的old的数据保存到一个地方,然后进行修改,用于保存old数据的segment 就是undo segment。 以前老的东西是可以被覆盖掉的,因为undo segment是一种循环利用的方式。 看下图 如上图所示:当oracle开启一个事务对table表中的数据进行修改,修改的那个数据(行数据)会被拷贝到 右图 undo segment(用圆形表示是因为表示会被覆盖)中,这个时候事务没有提交,在这个时候查询table中的数据,进行全部查询的时候, 当进行全表扫描 扫描到 被事务修改的数...
转载 2013-06-28 19:01:00
286阅读
2评论
什么是一? 一指的是在从查询那一刻起,中间的变化不予理会。 举例说明 比如我有两个帐户A,B. A 有1000块,B有1000快。我查询的时候查询速度比较慢。中间A转500到B账户。 已经查询到A账户有1000,B账户有1500,这个时候我查询的结果是查询的结果应该是2500还是2000呢? 正确结果当然是2000。 这里就设计到oracle查询的问题了. o...
原创 2021-07-22 16:55:51
323阅读
ORACLE数据库中有物理(Physical Reads)、逻辑(Logical Reads)、一(Consistant Get)、当前模式(DB Block Gets)等诸多概念,如果不理解或混淆这些概念的话,对你深入理解一些知识无疑是一个障碍,但是这些概念确实挺让让人犯晕的。下面我们总结、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捋一捋他们的关系和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物理(...
原创 2021-08-23 09:35:07
541阅读
Oracle 物理 逻辑 当前模式总结浅析  在ORACLE数据库中有物理(Physical Reads)、逻辑(Logical Reads)、一(Consistant Get)、当前模式(DB Block Gets)等诸多概念,如果不理解或混淆这些概念的话,对你深入理解一些知识无疑是一个障碍,但是这些概念确实挺让让人犯晕的。下面我们总结、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点。捋一捋
原创 2021-04-10 00:41:26
441阅读
1. 一锁定(consistent locking read)        在某些情况下,用户需要显示地对数据库读取操作进行加锁,以保证数据逻辑的一。而这要求数据库支持加锁语句,即使是对于SELECT的只读操作。InnoDB存储引擎对于SELECT语句提供了两种一的锁定(locking re
转载 2024-02-27 18:54:15
74阅读
查询数据库中所有的undo表空间。SQL> select tablespace_name from dba_tablespaces where contents='UNDO' ;TABLESPACE_NAME------------------------------UNDOTBS1创建一个undo表空间SQL> create undo tablespace undot
原创 2013-09-04 21:13:57
996阅读
Oracle数据库中,undo主要有三大作用:提供一(Consistent Read)、回滚事务(Rollback Transaction)以及实例恢复(Instance Recovery)。一是相对于脏(Dirty Read)而言的。假设某个表T中有10000条记录,获取所有记录需要15分钟时间。当前时间为9点整,某用户A发出一条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T,该语句在9点15分时执行完毕。当用户A执行该SQL语句到9点10分的时候,另外一个用户B发出了一条delete命令..
转载 2021-11-12 14:06:51
546阅读
Q:如果我从T时开始执行一个查询,在T+3时数据才能查询完成,在此期间被查询的数据发生了变化。那么请问,我返回的数据是那个时点的数据?oracle用时如何保证该查询的?A:首先,查询的记录时有查询发起的时间点来决定的。需要返回T时数据的情况,而非数据返回时数据的情况。oracle是通过一个全局变量(SCN)来判断的.SCN System Change Number,是一个只能增加的数字。当有数据变
原创 2021-04-21 20:58:22
163阅读
在上一篇《当前模式与一的区别》文章里,提到了“如在事务启动后到数据块被读取之间的这段时间内,相应的数据块发生了改变,那么可能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这样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可能能被我们接受,但也可能难以被接受。我们先看一下以下2条UPDATE语句:1:update t_test1 set lio=0 where object_id in (101,102);2:update t_te
原创 2013-10-24 09:59:09
890阅读
1点赞
2评论
笔者希望通过下述两个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到当前模式与一之间的区别。让我从以下2个例子展开我们的探讨。Case1:HELLODBA.COM>set time on10:22:09 HELLODBA.COM>update t_test1 set SECONDARY='A' where object_id = -1;1 row updated.10:22:22 HELLODBA.C
原创 2013-10-24 09:55:55
615阅读
   在Oracle数据库中,undo主要有三大作用:提供一(Consistent Read)、回滚事务(Rollback Transaction)以及实例恢复(Instance Recovery)。    一是相对于脏(Dirty Read)而言的。假设某个表T中有10000条记录,获取所有记录需要15分钟时间。当前时间为9点整,某用户A发
原创 2013-11-29 09:33:33
965阅读
1点赞
undo segment的概念 当数据库进行修改的
转载 2022-07-12 11:55:09
69阅读
Oracle数据库中,undo主要有三大作用:提供一(Consistent Read)、回滚事务(Rollback Transaction)以及实例恢复(Instance Recovery)。     一是相对于脏(Dirty Read)而言的。假设某个表T中有10000条记录,获取所有记录需要15分钟时间。当前时间为9点整,某用户
原创 2013-03-01 09:42:52
320阅读
前置知识隔离级别未提交:读取未提交事务,导致脏、不可重复读、幻已提交:读取已提交事务,解决了脏,未解决不可重复读、幻; 可重复读取:同一个事务中可重复读取,解决了脏和不可重复读取,但是仍然会有幻; 串行化:所有事物按照串行的执行,解决脏、不可重复读和幻,但是会导致数据库性能低下。存在的问题脏:读取到内存中尚未提交的事务; 不可重复读取:同一事务中,同一条SQL语句不同时间
原创 2023-07-06 09:12:50
150阅读
Oracle数据库中,undo主要有三大作用:提供一(Consistent Read)、回滚事务(Rollback Transaction)以及实例恢复 (Instance Recovery)。 一是相对于脏(Dirty Read)而言的。假设某个表T中有10000条记录,获取所有记录需要15分钟时间。当前时间为9点整,某用户A 发出一条查询语句:select * fro
查询执行路径 ##### MySQL 客户端/服务端通信 - MySQL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方式是“半双工”; - 客户端一旦开始发送消息,另一端要接收完整个消息才能响应。客户端一旦开始接收数据没法停下来发送指令。 - 对于一个MySQL连接,或者说一个线程,时刻都有一个状态来标识这个连接正在做什么 - 查看命令 show full processlist / show processlist
锁定读在默认配置下,即事务的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 READ模式下,InnoDB存储引擎的SELECT操作使用一非锁
转载 2023-03-15 00:21:28
78阅读
一前言MySQL在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下提供两种模式一(非加锁),当前(加锁)。本文主要研究一读取。二原理概念官方概念"AconsistentreadmeansthatInnoDBusesmulti-versioningtopresenttoaqueryasnapshotofthedatabaseatapointintime.Thequeryseesthechangesmadebyt
原创 2021-05-17 10:15:19
437阅读
哈希是分布式哈希表(DHT)其中一种实现,如读者还不是很了解分布式哈希可以看看这篇博客在开始介绍一哈希概念之前,让我们来回想一下Memcache缓存的使用场景。在我们遇到的大多数业务场景中,都是多写少,因此为了提升读取数据的性能,我们会在数据库和应用之间引入Memcache缓存。当应用规模比较小时,缓存的数据量不大,可能只需要一个Memcache实例就可以了。但是当应用规模逐渐变大之后
MySQL——一非锁定(快照读)MySQL数据库中分为一非锁定、一锁定非锁定(快照读),普通的SELECT,通过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实现。一锁定(当前),SELECT ... FOR UPDATE/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INSERT/UPDATE/DELETE,通过锁实现。本文主要介绍一下一非锁定,简单看一下2个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