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92标准表的连接笛卡尔笛卡尔乘积是一个数学运算。假设我有两个集合X和Y,那么X和Y的笛卡尔就是X和Y的所有可能组合,也 就是第一个对象来自于X,第二个对象来自于Y的所有可能。SELECT * FROM player, team笛卡尔也称为交叉连接,英文是CROSS JOIN,它的作用就是可以把任意表进行连接,即使这两张表不相 关。但我们通常进行连接还是需要筛选的,因此 需要在连接后面
转载 2023-09-22 18:00:06
166阅读
Oracle数据库数据库对象和多表查询■ 高级查询 多表查询如果查询两张表,并且没有定义连接条件,那么查询的结果集是两表相乘的结果,这样的情况称之为笛卡尔乘积 笛卡尔乘积会产生很多行结果。比如,第一张表的行数为50行,第二张表为100行,那么笛卡尔乘积产生的结果为5000行。因为第一张表的每条记录会对应第二张表的100条记录,即50*100=5000 例如 SELECT e.empno,
转载 2024-05-17 11:38:47
48阅读
背景知识笛卡尔笛卡尔又叫笛卡尔乘积,简单的说就是两个集合相乘的结果。但是这样冗余的数据并不是我们想要,所以想要你的结果避免笛卡尔,既要做到以下几点:1.关联范围在最小粒度的列。 2.如果是三张表连接,并且是1:n:n的关系,就要先关联两张表,然后将两张表关联的结果与第三表在进行关联,这样就可以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多张表同理1. Data Query Language DQL数据查询语言DQL
多表关联查询什么是连接?连接是在多个表之间通过一定的连接条件,使表之间发生关联,进而能从多个表之间获取数据。连接时需要的条件?如果有n个表进行连接时,需要n-1个条件。连接时产生笛卡尔?• 笛卡尔是:–第一个表中的所有行和第二个表中的所有行都发生连接。• 笛卡尔积在下列情况产生:–连接条件被省略–连接条件是无效的• 为了避免笛卡尔的产生,通常需要在WHERE子句中包含一个有效的连接条件笛卡尔
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之Oracle多表查询,通过具体的内容向大家展现,希望对大家学习Oracle数据库有所帮助。一、笛卡尔集:概念:假设A,B是2个集合,A X B所形成的集合叫笛卡尔集。实例1:A={a,b} B={c,d,e},那么A X B={(a,c),(a,d),(a,e),(b,c),(b,d),(b,e)}图形实例如
WITH Roster AS (SELECT 'Adams' as LastName, 50 as SchoolID UNION ALL SELECT 'Buchanan', 52 UNION ALL SELECT 'Coolidge', 52 UNION ALL SELECT 'Davis', 51 UNION ALL SELECT 'Eisenhower', 77),TeamMasco
原创 2023-01-16 07:41:24
310阅读
sql 各种 Join用法详解在关系代数中,连接运算是由一个笛卡尔运算和一个选取运算构成的。首先用笛卡尔完成对两个数据集合的乘运算,然后对生成的结果集合进行选取运算,确保只把分别来自两个数据集合并且具有重叠部分的行合并在一起。连接的全部意义在于在水平方向上合并两个数据集合(通常是表),并产生一个新的结果集合,其方法是将一个数据源中的行于另一个数据源中和它匹配的行组合成一个新元组。SQL提供了多
总结到SQL优化中,就三点:最大化利用索引; 尽可能避免全表扫描; 减少无效数据的查询;Part3SELECT语句 语法顺序: SELECT DISTINCT <select_list> FROM <left_table> <join_type> JOIN <right_table> ON <join_condition> WH
转载 2024-05-06 10:03:32
133阅读
多表连接要从多张表中得到信息,就需要以一定的条件将多张表连接起来。笛卡儿连接多表连接主要分类:等价连接不等连接外键连接自连接实验18:表的连接查询笛卡儿(Cartesian)连接笛卡儿是把表中所有的记录作乘积操作,结果是第一张表的所有行和第二张表的所有行进行矩阵相乘,得到m*n行的结果。而通常结果中可用的值有限。笛卡尔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是由于连接条件缺失造成的。SQL> selec
转载 2023-12-14 12:29:34
94阅读
   最近在用几张表连接起来查询的时候发现有时会得到一模一样的数据,有时却不会,为了搞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特地学习了一下关于笛卡尔与连接相关的知识。    所谓的笛卡尔,也就是笛卡尔乘积,因此如果是普通的两张表连接,就是将2张表乘起来显示,如有以下2张表:number:idvalue11002150string:Idvalue
SQL笛卡尔简记摘要:简单记录一下SQL中的笛卡尔与简单应用;1 什么是笛卡尔?/* * 什么是笛卡尔? * 笛卡尔:在SQL中的实现方式就是交叉链接(CROSS join) 所有连接方式都会 * 生成临时笛卡尔表;笛卡尔是关系代数里的一个概念,表示两个表中的每一行数据任意组合. * 在实际应用中,笛卡尔本身大多没有什么实际应用,只有两张表连接查询时加上限制条件,才会有意
转载 2023-09-01 15:33:35
123阅读
select * from A cross join B cross join c   附加:某些情况下,用于 寻找连续日期中残缺的数据 的时候,可以先笛卡尔做一个排列组合。然后和目标表进行关联,查找哪些数据缺少了。例如有个考勤记录表,记录着100个人的2011年4月的考勤信息,理论上这些人应该每天都有记录的。但是实际上某些人在某些天上面的数据,缺少了。一天一天
转载 2023-06-01 17:35:09
133阅读
本篇文章中,主要说明SQL中的各种连接以及使用范围,以及更进一步的解释关系代数法和关系演算法对在同一条查询的不同思路。 多表连接简介 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查询往往会涉及多个表,因为很少有数据库只有一个表,而如果大多查询只涉及到一个表的,那么那个表也往往低于第三范式,存在大量冗余和异常。因此,连接(Join)就是一种把多个表连接成一个表的重要手段.比如简单两个表连接学生表(Student)
文章目录1、去重distinct2、连接查询①、连接查询的分类②、笛卡尔现象③、表的别名③、避免笛卡尔现象 1、去重distinct去除查询结果中的重复记录 select distinct 字段 from 表名distinct 关键字只能出现在所有字段的最前面示例: 查询共有哪些工作岗位 统计工作岗位的种类select distinct 字段1,字段2,字段3... from 表名disti
Oracle快速入门(基本概念+查询大全)Oracle快速入门(常用函数大全)Oracle快速入门(多表查询大全)一、笛卡尔集1、笛卡尔的概念笛卡尔集:实际上是两张表的乘积其中RxS代表笛卡尔2、Oracle当中笛卡尔查询的格式格式:select * from 表1,表2;3、多表查询(1)查询emp表select * from emp;(2)查询dept表select * from dept
数据库在通过连接两张或多张表来返回记录时,都会生成一张中间的临时表,然后再将这张临时表返回给用户。总结笛卡尔select * from Student b , Score a想必写这句select * from tablea ,tableb where tablea.id=tableb.id sql肯定有人写过无数次了吧,肯定还是有人会这样写,并且依然没有看出问题,select * from
转载 2024-02-19 19:35:43
29阅读
目录笛卡尔的错误等值连接非等值连接自连接非自连接SQL99语法实现多表查询内连接外连接笛卡尔的错误笛卡尔笛卡尔乘积是一个数学运算。假设我有两个集合 X 和 Y,那么 X 和 Y 的笛卡尔就是 X 和 Y 的所有可能 组合,也就是第一个对象来自于 X,第二个对象来自于 Y 的所有可能。组合的个数即为两个集合中元素 个数的乘积数。产生笛卡尔的原因:省略多个表的连接条件(或关联条件)连接条件
SQL 中的笛卡尔1.概念百度百科:百度百科的解释不够严谨,用定义自己解释自己,使人费解查资料后做一点补充: 定义:假设A和B是两个集合,存在一个集合,它的元素是用A中元素为第一元素,B中元素为第二元素构成的有序二元组,这个集合称为集合A和集合B的笛卡尔,记为A X B。eg:假设集合A={a, b},集合B={0, 1, 2},则两个集合的笛卡尔积为{(a, 0), (a, 1), (a,
SQL中的连接可以分为内连接,外连接,以及交叉连接 。1.CROSS JOIN (交叉连接)如果不带WHERE条件子句,它将会返回被连接的两个表的笛卡尔,返回结果的行数等于两个表行数的乘积; 笛卡尔(Descartes)乘积又叫直。假设集合A={a,b},集合B={0,1,2},则两个集合的笛卡尔积为{(a,0),(a,1),(a,2),(b,0),(b,1), (b,2)}。可以扩展到多个
转载 2023-10-15 18:07:12
111阅读
day3: 1.多表查询 实质上是单表查询 多张表连接成一张表时会产生笛卡尔 如何消除笛卡尔:连接条件(放在where语句)如果有n张表的连接,至少需要n-1个连接条件才可以完全消除笛卡尔? 连接方式: 1)等连接:连接条件使用=连接 常用主键的值等于外键的值 例一:查询所有员工的ID,名字,和所在部门的名称 步骤一:分析查询的表 s_emp,s_dept 步骤二:连接条件 s_emp.de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