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penvswitch工作原理  openvSwitch是一个高质量的、多层虚拟交换机,使用开源Apache2.0许可协议,由 Nicira Networks开发,主要实现代码为可移植的C代码。它的目的是让大规模网络自动化可以通过编程扩展,同时仍然支持标准的管理接口和协议(例如NetFlow, sFlow, SPAN, RSPAN, CLI, LACP, 802.1ag)。此外,它被设计位支持
转载 2024-07-30 13:55:39
114阅读
OpenvSwitch完全使用手册本文主要参考 Overview of functionality and components 以及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以及结合自己的理解。 http://sdnhub.cn/index.php/openv-switch-full-guide/ 1 什么是OpenvSw
转载 6月前
12阅读
华为是一家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其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深受全球客户的认可和欢迎。其中,华为的Openswitch VXLAN技术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Openswitch VXLAN是华为推出的一种虚拟局域网扩展技术。在传统的局域网中,设备通信受到物理拓扑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网络的需求。而Openswitch VXLAN技术则通过在物理网络之上建立虚拟网络,实现了广域网范
原创 2024-02-05 12:38:30
104阅读
SYBASE OpenSwitch 部署 在现代数据管理中,SYBASE OpenSwitch 是一种强大的组件,它允许对多个数据库的访问,使数据集成变得更加便捷。在本文中,我将详细记录如何部署 SYBASE OpenSwitch,确保整个过程清晰、可操作。 ### 环境准备 在开始部署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环境准备。这包括操作系统的选择、必要的软件包和依赖的安装。 #### 前置依赖安
原创 7月前
23阅读
sybase OpenSwitch工作原理 Sybase OpenSwitch 是一个高效的数据库中间件解决方案,主要用于实现数据库之间的互通,以便支持灵活的数据访问和分布式管理。在过去的几年中,随着大数据和分布式计算的普及,企业对于数据集成和管理的需求不断上升,OpenSwitch应运而生,极大地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mermaid timeline title Sybase
实验环境虚拟机软件(vmware workstation)装有 mininet、python2、Floodlight 的 Ubuntu20.04实验目的能够对 Open vSwitch 进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交换机支持的OpenFlow命令对流表进行操作;能够使用 Floodlight 控制 OVS 交换机实验内容基础技能 创建一个不连接到任何控制器的 OVS 交换机,创建 OVS 交换机的端口
转载 2023-08-07 23:52:09
383阅读
作为IT开发人员和中小型软件公司一直都受益与开源社区和开源项目,我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基于GNU计划的Linux,只要我们遵守GNU GPL就可以使用或发布源代码。后来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又接触很多开源社区(Open source、China Unix.net等),开源项目(Hadoop、Openstack等)和支持开源项目的基金会(如Apache软件基金会)。
原创 2015-12-25 21:11:23
1510阅读
原理概述:  在以太网(ethernet)中,通过划分VALN来隔离广播域和增强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以太网通常由多台交换机组成,为了使VLAN的数据帧跨越多台交换机传递,,交换机之间互联的链路需要配置为干道链路(Trunk link)。  当Trunk端口发送数据帧时,当该所发送帧的VLAN ID与端口的PVID不同时,检查是否允许该VLAN通过,若允许,直接透传,,不允许接直接丢弃,,当该帧的VL
转载 2024-02-28 22:28:26
178阅读
通过成为Linux基金会羽翼下的一员,OpenSwitch使得其基础设施和管理资源实现开源,并且吸引了一批对该项目有兴趣的开发者。毕竟Linux基金会拥有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开源基础设施项目,如云计算、OpenDaylight和Zen项目等等。Linux基金会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该项目是中立的,非盈利的组织,而不是由利益驱动的供应商主导的。即便如此,OpenSwitch仍然有很多人支持它,如HPE和A
原创 2021-05-02 09:54:16
226阅读
在微服务架构中,多个服务是通过服务注册中心进行管理的,服务需要将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发送给注册中心,这样该服务才能被其它服务感知并调用。但是当服务在docker容器内运行时,服务获取到的自身IP是宿主机分配的内部IP(默认情况下会在172.17.0.0/16子网下),如172.17.0.1, 这个地址只能在宿主机内部使用(通过docker0网桥转发),其它机器是无法ping通的。我们就以服务注册的
转载 2024-06-19 17:36:16
208阅读
redis.host=192.168.200.128redis.port=6379redis.pass=redis.database=0redis.maxIdle=300redis.maxWait=3000redis.testOnBorrow=true
转载 2023-05-18 22:57:09
105阅读
交换机基础命令hostname> ;用户模式 hostname# ;特权模式 hostname(config)# ;全局配置模式 hostname(config)# no ip http server;关闭http 服务 hostname(config-if)# ;接口状态 hostname(config)#no ip domain-lookup ;错误命令不解析 hostname(con
转载 2024-04-05 13:54:07
112阅读
12.3.3 Tunnel端口配置 2008-07-08 09:02 李利军/韩小琴/金素梅编著 科学出版社 我要评论(0) 字号:T | T 综合评级: 《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实战指南》第12章路由器命令行配置,路由器作为网络互联设备,除了用于借助长途链路将局域网连接在一起构建广域网络外,还被应用于局域网的Internet连接,本节为大家介绍的是Tunnel端口配置。 12
转载 精选 2012-02-21 16:54:11
1267阅读
实验案例一:配置端口安全1、需求描述:(可先用模拟器模拟)配置交换机设置端口安全,保证合法的客户端可以接入网络,非法客户端不许接入网络并且将交换机端口置为err-disable状态2、实验拓扑:3、实现思路a)将交换机的F0/1、F0/2、F0/3端口为接入模式,属于Vlan 10 b)在这3个接口启用端口安全c)配置黏贴功能sticky(粘连)特性d)配置端口违规e)配置err-disable状
原创 2013-12-29 17:42:17
1061阅读
【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需求分析】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上实现端口聚合,并且在聚合端口上设置 Trunk,以增加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实验设备】三层交换机 1 台二层交换机 1 台【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
原创 2016-10-11 11:23:32
8823阅读
【实验名称】端口聚合配置。【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背景描述】假设某企业采用两台交换机组成一个局域网,由于很多数据流量是跨过交换机进行转发的,因此需要提高交换机之间的传输带宽,并实现链路冗余备份,为此网络管理员在两台交换机之间采用两根网线互连,并将相应的两个端口聚合为一个逻辑端口,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需求分析】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
原创 2016-10-11 16:58:57
675阅读
实验名称:端口聚合配置实验目的: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实验仪器:两台交换机(三层二层各一台)两台计算机(输入配置信息)实验原理:端口聚合(Aggregate-port)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成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网络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之间能够相互冗余备份,其中任意一条链路
原创 2016-10-11 17:36:44
2178阅读
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
原创 2016-10-17 14:26:32
845阅读
实验目的 理解端口聚合的工作原理,掌握如何在交换机上配置端口聚合需求分析 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之间的冗余链路上实现端口聚合,并且在聚合端口上设置Trunk,以增加网络骨干链路的带宽。实验原理 端口聚合又称链路聚合,是指两台交换机之间在物理上将多个端口连接起来,将多条链路聚合城一条逻辑链路。从而增大链路带宽,解决交换网络中因带宽引起的瓶颈问题。多条物理链路直接能够相互冗余备
原创 2016-12-14 15:20:56
570阅读
步骤1:配置两台交换机的主机名和管理IP地址步骤2:在两台交换机上配置聚合端口步骤3:将聚合端口设置为Trunk步骤4:设置聚合端口的负载平衡方式步骤5:验证配置
原创 2016-12-20 15:36:50
114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