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基础      区域生长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有相似性质的像素点合并到一起。对每一个区域要先指定一个种子点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点周围领域的像素点和种子点进行对比,将具有相似性质的点合并起来继续向外生长,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被包括进来为止。这样一个区域生长就完成了。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a> 给定种子点(种子点如何选取?)  &
区域生长算法2014年9月19日 17:01:44大道理一摆:(以下说明转载,感觉写的很好)历史:区域生长是一种古老的图像分割方法,最早的区域生长图像分割方法是由Levine等人提出的。该方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给定图像中要分割的目标物体内的一个小块或者说种子区域(seed point),再在种子区域基础上不断将其周围的像素点以一定的规则加入其中,达到最终将代表该物体的所有像素点结合成一个区域
泛洪填充(Flood Fill)很多时候国内的开发者称它为漫水填充,该算法在图形填充与着色应用程序比较常见,属于标配。在图像处理里对二值图像的Hole可以通过泛洪填充来消除,这个是泛洪填充在图像处理中很经典的一个用途,此外还可以通过泛洪填充为ROI区域着色。这个在图像处理也经常用到。让我们首先看一下泛洪填充算法本身,然后再说一下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场景。泛洪填充算法通常泛洪填充需要从一个点开始,这个
图像的输入、输出获取图像基本信息像素取反色彩空间转换捕捉视频中的颜色物块通道的分离与合并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调整图像亮度、对比度泛洪填充模糊操作高斯噪声、高斯模糊边缘保留滤波(EPF)像素直方图像素直方图应用直方图反向投影(定位)模板匹配图像二值化图像金字塔图像梯度Canny边缘提取直线检测提取水平、竖直线圆检测轮廓发现对象测量膨胀、腐蚀开闭操作其他形态学操作分水岭算法(图像分割)人脸检
区域生长是一种基于像素相似度的图像分割方法,它从一些种子点开始,将与种子点相似的像素点逐步加入到同一区域中。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从种子点开始,将其邻近的像素点加入到当前区域中,并判断这些像素点与当前区域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大于某个阈值,则将其加入当前区域。然后,将新加入的像素点作为种子点,重复上述过程,直到不能再加入新的像素点为止。区域生长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且不需要事先知道分割目标的数量。但是,
数字图像处理的书数不胜数。相关的方法,从直方图、卷积到小波、机器学习方面的方法也举不胜举。OpenCV库给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图像存储、显示方法外,也集成了很多很多的图像、视频处理算法以及机器学习算法,以函数的形式提供给我们使用。然而在初学阶段,我们往往过分依赖于OpenCV中的那些库函数。虽说OpenCV集成了很多高效算法,然而,毕竟不是无所不包。OpenCV中基础的算法有时会缺失,有时用起来不是很
首先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叫我们练习区域生长,种子可以手动选取,但最好自动找出来。于是乎我就像挑战一下,感觉网上例程很多的样子,比如: 本人搜了半天,网上虽然看似很多,但就其根本就只有这一个。于是就用了一下其中的找种子环节(函数)。#初始种子选择 def originalSeed(gray, th): ret, thresh = cv2.cv2.threshold(gray, th, 255,
1、理论基础      区域生长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有相似性质的像素点合并到一起。对每一个区域要先指定一个种子点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点周围领域的像素点和种子点进行对比,将具有相似性质的点合并起来继续向外生长,直到没有满足条件的像素被包括进来为止。这样一个区域生长就完成了。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a> 给定种子点(种子点如何选取?)  &nbs
一、理论概念  区域生长是按照事先定义的生长准则将一个像素或者子区域逐步聚合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连通区域过程。对于图像感兴趣目标区域R,z为区域R上事先发现的种子点,按照规定的生长准则逐步将与种子点z一定邻域内符合相似性判据的像素合并成一个种子群以备下一阶段的生长,这样不断的进行循环生长直到满足生长停止条件为止,从而完成了对感兴趣区域由一个种子点生长为一个独立连通区域的过程。其中相似性判据可以是像素灰
转载 2023-06-01 15:52:50
448阅读
OpenCV是一个巨大的开源库,广泛用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典型应用是人脸识别,物体检测,人类活动识别,物体跟踪等。现在,假设我们只需要从整个输入帧中检测到一个对象。因此,代替处理整个框架,如果可以在框架中定义一个子区域并将其视为要应用处理的新框架,该怎么办。我们要完成一下三个步骤:• 定义兴趣区• 在ROI中检测轮廓• 阈值检测轮廓轮廓线什么是ROI?简而言之,我
引言本文章将带大家实现灾害监测中一种常用的图像分类方法,即区域生长算法。与前面介绍的几种图像分割方法不同,区域生长算法可直接对高于Uint8灰级的数据直接进行处理,所以保持了原数据的结构形式。另外,区域生长算法涉及到的参数较多,分类的结果与参数关联度较高,所以笔者也添加了阈值参量的调试程序。代码实现流程多波段TIF图像转jpg图像输入jpg图像,查询目标种子坐标区域生长算法最优阈值调
区域生长法:通俗的讲就是利用初始种子点,通过邻域判断,获取更多的种子点,以达到生长的目的。有点像是核聚变的链式反应,一个点找到更多的种子点,然后新的种子点再找到更多的,最后生长结束,种子点库也就清空了。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四领域和八领域:四邻域 (左) 和八邻域 (右) 的示意图:区域生长的流程图:   以下是部分代码(参考:结合python与遥感图像的区域生长算法实现
    前几天看到一篇博客,题为《为什么你应该写博客》,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思考了很多,里面讲到“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你有价值的思考,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任何明显的坏处”,一句话概括就是: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分享是为了让思考更有价值!        这是本人开通CSDN博客的第一天,刚开始着手学习计算机视觉这方面不久
目录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弊端现状改进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弊端我们都知道种子区域生长算法是基于图像像素的运算操作,可简单分为4联通和8联通。但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处理较大任务量时,处理效率大幅度降低。现状现在大部分人选择将大幅图像分区,进行种子区域生长算法处理,之后再将分区的结果拼接。这样的虽然会增加种子区域生长算法的处理速度,但是由于图像分区运行,每个分区不存在衔接,拼接后的结果会存在明显的条带现象或者衔接不
文章目录1 环境2 效果3 原理4 案例 1 环境Python 3.8.8PyCharm 2021opencv-python2 效果3 原理  区域生长的基本思想是将具有相似性质的像素集合起来构成区域。具体先对每个需要分割的区域找一个种子像素作为生长的起点,然后将种子像素周围邻域中与种子像素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像素(根据某种事先确定的生长或相似准则来判定)合并到种子像素所在的区域中。将这些新像素
 opencv_createsamples.exe 用来生成正样本vec的,用来准备训练用的正样本数据和测试数据。他的输出为以 *.vec 为扩展名的文件,该文件以二进制方式存储图像。 Usage: opencv_createsamples.exe [-info <collection_file_name>] //就是跟存放正样本图片目录位置相同的描述文件的路径
OpenCV与图像处理学习十——区域生长算法(含代码)一、区域生长算法概要二、区域生长算法原理三、代码应用 一、区域生长算法概要区域生长是一种串行区域分割的图像分割方法。区域生长是指从某个像素出发,按照一定的准则,逐步加入邻近像素,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区域生长终止。区域生长的好坏决定于:初始点(种子点)的选取。生长准则。终止条件。区域生长是从某个或者某些像素点出发,最后得到整个区域,进而实现目标
这里实现的区域生长法,是最原始的区域生长法,基本原理是判断像素点的强度值是和种子点的强度值差是否小于阈值,如果小于阈值则被标记。实现过程中利用了栈的先进后出的思想,将8邻域中符合生长要求的点压入栈,然后依次取出,然后在取出的点的基础上对8邻域再次进行生长。学习部分1、获取像素点坐标值分成两种,第一种是利用指针来取值的,第二种是利用点来访问强度值的,可以使用pt点,也可以使用x,y的坐标访问,但是这
目录一、主要函数介绍1. cv2.erode()2. cv2.dilate()3. cv2.findContours()4. cv2.circle()5. cv2.line()二、代码  这里首先确定是否安装imutils库,这个库能让调整大小或者翻转屏幕等基本任务更加容易实现。这一次主要应用的是对于图片的形态学处理函数。一、主要函数介绍1.cv2.erode()  腐蚀与膨胀
目录1 算法介绍2 起点坐标种子点实现区域生长3 以灰度值作为种子点进行区域生长4 总结 1 算法介绍区域生长算法:将按照事先定义的生长准则讲一个像素或子区域逐步聚合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区域的过程。对于图像上某个区域R,p为区域R上指定的一个像素点,称作种子点,按照规定的生长准则逐步将与种子点z一定邻域内符合相似性判据的像素合并成一个种子群以备下一阶段的生长,这样不断的进行循环生长直到满足生长停止条
  • 1
  • 2
  • 3
  • 4
  • 5